APP下载

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10-08涂雄文

大理大学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环素肝功能血小板

涂雄文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芜湖 241001)

重症肺炎是全世界成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但其流行病学特征因地区而异。虽然在高收入国家,重症肺炎的主要发病人群是老年人、患有慢性心血管和肺疾病的患者〔1〕,但低收入环境中的重症肺炎患者往往比较年轻〔2〕。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为肺器质性炎症,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进而造成患者死亡。目前治疗重症肺炎多用抗生素治疗,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式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替加环素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一类有效药物,在重症肺炎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地位较高,作用较好。但是,替加环素会带来多种不良反应,替加环素及其代谢物对凝血可能有多种影响,对于替加环素诱导的凝血障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3〕。替加环素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凋亡、增加肝脏炎症因子的分泌以及免疫应答有关。老年人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本身有肝脏疾病患者使用替加环素应密切监测。因此,本研究分析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重症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替加环素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重症肺炎相关诊断标准〔4〕;②年龄均超过18周岁;③能够接受药物治疗,无过敏现象。排除标准:①临床相关资料丢失者;②患者存在精神系统类疾病;③药物过敏。

1.2 方法对于替加环素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4例,统计相关临床数据,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对发生不良反应(ADRs)和未发生不良反应(NADRs)患者的年龄、性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吸烟、喝酒、锻炼比较分析。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124例患者行替加环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35例,发生率为28.23%,其中肝功能损伤12例(9.68%),皮疹2例(1.61%),水肿1例(0.81%),血小板药物性降低10例(8.06%),消化系统问题9例(7.26%),血小板降低并肝功能损伤1例(0.81%)。

2.2 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比较ADRs和NADRs患者的年龄、性别、ALT、AST、BMI、高血压、吸烟、喝酒、锻炼资料,结果显示两者年龄、ALT、高血压、吸烟及锻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发生ADRs的影响因素,两者性别、AST、BMI、喝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发生ADRs无关。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n=124)

3 讨论

肺炎的严重程度主要是指其局部炎症的严重程度、全身炎症的反应强度以及肺炎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肺炎的临床特点表现为严重缺氧或急性呼吸衰竭,肺炎被认为是部分器官衰竭或循环功能障碍的症状,如低血压影响、休克等。基于心肺或其他危险因素的肺炎,或特定病原体(如沙漏病毒、禽流感病毒、常见细菌等)的污染,会增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风险。重症肺炎可导致患者呈现呼吸衰竭、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如嗜睡、精神萎靡;严重患者可表现出意识障碍、昏迷等;患者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另外,重症肺炎可累及相关循环系统,严重可导致患者休克性死亡。替加环素为临床首个应用抗感染治疗的广谱类甘氨酰环肽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对阴性需氧菌、厌氧菌、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泛耐药致病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替加环素作为新式广谱抗菌药物,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由肺炎链球菌、嗜肺性军团病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已经普遍用于重症感染尤其重症肺炎感染患者〔5〕。替加环素可干扰病菌体蛋白的产生从而增加药物的通透性,影响细菌生长,且能够克服核糖体保护机制及细菌的外排泵,避免细菌出现耐药性〔6〕。文献报道替加环素的不良反应多为消化系统问题,如腹痛、恶心等,也有导致患者产生胰腺炎症状的报道〔7〕。但是,替加环素不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核糖体保护和外排机制)的影响,致使其广泛应用于患者重症肺炎感染的治疗。

本研究124例患者行替加环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病例35例,发生率为28.23%,具体为肝功能损伤、皮疹、水肿、血小板药物性降低、消化系统问题以及血小板降低并肝功能损伤。 肝损伤是由于替加环素导致ALT、AST升高,而且替加环素可促进肝脏炎症因子的分泌、细胞凋亡及免疫应答,进而诱发肝功能异常。由结果可知,替加环素常见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营养/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由此可见,替加环素会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对于临床病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尤其是肝功能损伤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应谨慎釆取替加环素治疗。另外,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资料发现患者的年龄、ALT、高血压、吸烟及锻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患者行替加环素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性别、AST、BMI、是否喝酒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患者是否存在替加环素相关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损伤、血小板药物性降低、消化系统问题以及血小板降低并肝功能损伤等,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ALT、高血压、吸烟及锻炼等。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行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提供参考,对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替加环素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环素肝功能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牛奶中多西环素残留消除及最大残留限量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价值评价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