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建构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2021-10-04翁晓峰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自主探究

翁晓峰

摘要:建构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大不相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核心,激发学习动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独立思考如何获取和建构知识以实现真正的学习。新课程标准为数学教育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定义,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建构知识和数学思维是统一的,对于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讨论了教学建构理论。在建构思想下设计初中数学课程;在教学设计的框架内提出了数学教学的目的,并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关键词:教学建构;自主探究;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36-0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特别是对基础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更是重点。新的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都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中学数学教师,现有知识已不再适用于未来社会。教导学生独立获得“捕鱼”的能力远比强迫“拿鱼”的知识重要得多。一方面,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教学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知识不是固有的,而是通过基于原始知识的学习和与外界的互动而独立构建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具有假设、想象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独立地构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定义了数学教育的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发挥潜能,从而使学生能够增强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和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必须首先改变他们的教育思想。意识到我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将新思想融入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它提供了情感支持和情境创设;另一方面,提供学习任务和学习引导,甚至为认知冲突和互动交流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探索和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来独立地构建新知识,实现有意学习。

一、教学建构下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

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强调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结果,因此课程应该是在学生已有认知与学习情境中形成,是一项促进教学和课程开发的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重点應放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上。为此将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表述如下:

第一,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课程只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师生才是控制课程的主角。换言之,建构主义强调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不能预先定义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

第二,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是由学生创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旨在提供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甚至使他们能够自由创造,允许他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然后发挥潜能。课程必须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

第三,基于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即知识源自经验,并主张教育就是生活。课程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兴趣,能力,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为出发点,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和需求,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促进他们的学习迁移,以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第四,人类学习能力源自好奇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课程设计时,应该专注于问题或行动。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必须独立获得思想和知识。因此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可以增强积极参与和培养实际能力。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解决问题是在社会中生存的重要能力。

第五,课程整合倡导打破学科界限,组织具有主题或活动的教学,以使学习经验具有针对性和完整性。建构主义课程设计采取学科整合的组织形式,即工作单位而不是知识的分科。学习应该从整体到局部,而不是从局部到整体。只有通过大范围组织问题所呈现的情况,学生才能学习到基本技能,收集信息并积累知识。遇到困难,问题和冲突情境时,将教学组织起来是建构教学法形成的关键。当问题和想法作为整体而不是部分孤立地提出时,这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集中在广泛的概念群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技术进而构建起新的理解。

第六,在以建构主义为重点的课程中,教师仅充当学生和环境的引导者,而不充当信息来源和行为规范者。教师应引导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挑战世界的复杂性,并努力理解、欣赏未知事物并进行负责任的探究。只要学生能够提供合理的解释并说服他人接受该解释,就可以使用不同的解答。因此,教学评估应多样化且尽可能真实,并评估学习过程和结果。

最后,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教师和学生都被视为具有主观性和内在能力的有机体。只有以共同创造经验才能看到他们的互动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建构主义主张跨越学科的薄弱界限,课程内容应当是真实性的,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并通过及时适当地分配主题和引导来培养好奇心和创造力。课程的执行被视为理解和对话,是教学构建的动态过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过程具有开放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二、教学建构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建构融合了知识观和认知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但尚未组织的材料。通过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教学设计,让学生独立揭示材料之间的关系,形成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并发展各种数学思维能力。从知识中获得增长的价值。不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满足老师的期望,而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否得到激发和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提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展望:

首先,帮助学生根据已知的初步经验和真实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阐明自我存在在持续思考中的价值,并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认知思维和以前经验的积累上更加完善,在充分了解自己之后,充分展现自己的个人品质和开发自己的潜力。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以他们的兴趣、能力、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为出发点,以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在不直接为其提供完整的知识系统的前提下,为其提供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讨论问题,甚至制造认知冲突,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和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立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

再次,適当地使用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分享知识的互动机会。教师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让学习者有一定程度的困惑,并允许他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纠正,将外部激励内化为个人知识体系,在倾听和表达交流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培养合作精神。

复次,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发展他们的人文情感和感知现实的能力,鼓励学生做出反应并思考数学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并回答有关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创建数学模型的问题,以便学生有机会来表达并创建自己的数学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发展的脉络,并在探究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理解、推理、提问、争论、批判和评估。

最后,通过活动和反馈的设计,鼓励学生边做边学,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建立独立学习的愿意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勇于接受未知的挑战。数学知识是全面的,并超越了个人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丰富生活内涵并塑造广泛而科学的世界观。

三、结束语

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和让学生机械刷题的学习方式是数学变得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重返学习,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尊重他们的生活经历,对学习的兴趣和思维方式。鼓励他们独立参与或合作学习,培养其自主建构知识系统、多元思考、逻辑推理、批判评价的数学思维,自我调适同化及与他人合作共识的建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习潜力,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并深刻理解数学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放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相信他们具有独立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能力,将知识视为开放系统中不断适应和发展的产物,将建构教学视为师生之间互动假设,相互成长和学习潜能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的最初行为和经验,并为认知冲突和情境互动创造机会,以完成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为了避免由于过度的尝试和错误学习而导致的学生犹豫和无助,教师先掌握教学单元的相关资源与重要概念,并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创造了一个多样化而开放的学习情境,并提供了提示和技巧步骤。一步一步的让学生有成就感,愿意学习。所有教学活动,包含教师要说的话、要做的质疑和引导、要促进学生的互动,要提供的教学情境等,都必须是在掌握学生的概念结构后,在教学现场创造出来的。因此,教学没有特定的过程或必须进行的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的表现灵活运用。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建构和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应具备的能力。相信只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身心。加上完善健全的配套措施,如师生之间的开放交流、多元情境创设与互动的启发式的引导等,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完全能与未来初中数学教学相适应。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自主探究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