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再出发

2021-10-01尤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圆明园十四五规划

摘 要:如何立足于“十四五”规划,放眼2035年远景目标,向建设世界一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再出发,成为了人们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圆明园遗址公园应紧紧抓住升格为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三山五园示范区”和马首铜像入藏的机遇,高水平地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分析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发展背景,并根据相关政策要求,针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提出了高水平建设圆明园遗址博物馆、建立圆明园考古工作站、高质量完成《圆明园志》的编撰工作以及实现圆明园流失文物回归工作常态化等建议。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圆明园;“十四五”规划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当代社会的文化坐标[1]。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完善了我国的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意味着我国大遗址在生态、教育和休闲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将获得巨大的释放。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23个国家考古遗址立项公园名单。历经十年建设,如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发展为36个,国家考古遗址立项公园已经发展为67个,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目前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2]。新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高度,以严的标准、实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建设高水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笔者试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例,对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再出发进行探讨,助力“十四五”时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圆明园位于自古以来就有着“上风上水上海淀”之说的北京西郊。十年来,在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的精心指导下,圆明园遗址公园借助独特的历史文化禀赋,持续推动“遗址博物院”“爱国孵化器”“文化运载体”建设[3],成功跻身国家AAAAA级景区,实现了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高水平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圆明园遗址公园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其黄金机遇期。圆明园遗址公园应坚持“以保护遗址为纲,公园要从属于遗址”的原则来升格为AAAAA级旅游景区,努力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融入“三山五园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中去,紧紧抓住马首铜像入藏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机遇,在机构建设和体制改革上革故鼎新,高水平地建设圆明园博物馆,建立圆明园考古工作站,力求在促进流失文物回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堅持按照《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要求,将圆明园遗址公园升格为AAAAA级旅游景区

2019年12月,历经十二年的不懈努力,圆明园遗址公园跻身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进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既具有考古遗址的特殊性,又具有公园的社会属性,并以公共服务的形式向社会开放。圆明园遗址公园应当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2000年)中“以保护遗址为纲,公园要从属于遗址”的原则,始终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公园新景观创造的文脉资本来留住乡愁,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对历史进行多重解释的平台,并对艺术创新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和尝试,严防圆明园遗址公园演变为现代仿古公园。

第二,遗址保护和考古研究是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贯穿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的始终。依托于圆明园遗址公园来推进圆明园博物馆、考古工作站的建设,可以让考古研究成果更有力地支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工作。

第三,圆明园遗址公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开发新的数字图像资源,运用AR、VR、AI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科技赋能文化,推出圆明园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4],给大众带来更深层次的考古文化体验。

可以说,圆明园遗址公园AAAAA级旅游景区的提升工程,只能在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融合中形成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让人民群众成为这项伟大“供给侧”改革的受益者。

二、坚持在创建“三山五园示范区”中发展

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将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列为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2021年1月,海淀区第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提出将用三年完成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配套的30项具体工作任务[5],其中包括圆明园遗址公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以正觉寺为核心建设圆明园博物馆、促进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回归、实施圆明园大宫门历史风貌保护和功德寺景观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水平等重点任务。

圆明园遗址公园在示范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区位优势显著,园内、园外研究成果较多。因此,与示范区内的各单位共享发展机遇,将是圆明园遗址公园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攻方向。毫无疑问,圆明园遗址公园应以创建“示范区”为契机,主动实现与“三山五园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第一,圆明园大宫门遗址地处示范区的中心,又是连接北京市中心的交通枢纽。圆明园大宫门历史风貌保护和功德寺景观提升工程将会极大地提升圆明园遗址公园甚至“三山五园示范区”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美誉度。因此,圆明园遗址公园要积极参与圆明园大宫门历史风貌保护和功德寺景观提升工程,与“三山五园”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第二,圆明园博物馆要努力向“示范区”里的各博物馆学习管理经验和运作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构建“三山五园”博物馆群,进一步提升中关村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联盟的影响力。

第三,圆明园遗址公园应积极支持“三山五园”学术交流基地建设,参与搭建开放学术研究平台,完善创新合伙人机制[6],联合申报各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参加“三山五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示范区的学术研究水平,争当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引领者、探索者和实践者。

三、高水平建设圆明园遗址博物馆

圆明园遗址公园客观上需要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展示圆明园考古遗址文化的窗口。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认为,随着圆明园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从圆明园出土和回归的各类文物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圆明园要建一座博物馆已是一种现实需要[7]。特别是在马首铜像入藏圆明园遗址公园后,这种需要就显得更为迫切,势在必行。

2021年1月,海淀区决定将启动建设圆明园博物馆,全面提升圆明园正觉寺安防系统和展陈设施,以正觉寺为核心建设圆明园博物馆,常设圆明园出土文物、回归文物和考古研究成果展览,作为圆明园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展示圆明园“万园之园”的璀璨文化[8]。

圆明园博物馆还应同步建设数字博物馆,建成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博物馆平台,融合当前最新的大数据、AR 、VR等技术,以融合、智能、定制的理念,构建文物、观众、博物馆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融合平台,并将其陈列展览和服务的范围从博物馆内扩大至世界各地,從“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9],更高水平地让文物“活”起来。

为突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核心价值,可将新建的博物馆命名为“圆明园遗址博物馆”。同时,为全面、集中地展示圆明园遗址公园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博物馆可常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主题展览”。另外,为做到“宁可让人才等项目,绝不让项目等人才”,相关管理人员可根据《博物馆条例》,提前做好圆明园博物馆的人事筹备工作,选配好优秀的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并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通过组织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让他们尽快熟悉业务,适应工作。

四、建立圆明园考古工作站

考古工作站是高水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约束性指标。考古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需先行实施并长期持续开展的核心工作。考古研究与遗址保护相辅相成、互相推动。没有考古研究作为基础,人们便无法正确地认识和科学地保护遗址;而遗址得不到科学的保护,考古研究便失去了能够深入研究的对象与平台[10]。

多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本着考古先行、最小干预的原则,以委托的方式对部分重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对其进行了考古学解读,纠正和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充分体现出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园林艺术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对圆明园的考古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明显滞后于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需求和发展需求。

圆明园考古工作站迄今未建是圆明园遗址公园发展的短板。圆明园遗址公园应当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圆明园考古工作站,并积极探索市级考古权限的下放,探索出一条具有海淀特色的示范路径[11]。圆明园考古工作站要完成对全园的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勘探工作和测绘工作,基本实现全园基础信息“一张图”,从而全面、动态地掌握遗址文化内涵,明确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让考古成果能更有力地支撑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工作。

五、推动圆明园智慧旅游景区达到AAA级标准

2021年,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的《智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及等级评定》出台,这不但有利于加强北京市智慧旅游景区的规范化建设[12],还将有效地提升我国旅游市场的监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

圆明园遗址公园要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13],对标北京市智慧旅游景区AAA级标准,“跑步”进入智慧景区建设新赛道,及时地改造、优化景区原有的数字管理系统,全面做好圆明园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工作。同时,圆明园遗址公园还要突出海淀区的科技优势,率先达到北京市智慧旅游景区等级评定中的AAA级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数字化服务工作,丰富景区的服务功能,提升景区的旅游服务品质,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胜地[14]。

圆明园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率先达到AAA级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也是“智慧三山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物数字化再到景区智慧化平台的构建,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升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率先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服务大众的意识。

六、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新闻发言人制度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始于1983年,三十多年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发挥着引导社会舆论和促进社会稳定的特殊功效,目前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圆明园在中国人心中拥有特殊地位。多年来,广大群众既关注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也关心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回归和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未来发展,由此社会上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圆明园的热点问题,未来,各种争论仍会长期出现。为此,相关负责人应未雨绸缪,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新闻发言人制度,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并尽最大努力做好相关的舆论工作。

一是建立圆明园新闻发言人制度。圆明园遗址公园按规定应制定《圆明园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办法》,集中、统一举办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新闻发布会活动,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新闻发布会,及时、直接地向新闻界发布有关信息,宣示重大项目的进展、考古发掘、文物回归和文化活动等情况,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公众,回应社会的关切。

二是精心选拔和培养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文化情怀,熟悉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情况和相关业务,还要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视野格局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皆是有效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关键因素。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新闻发言人应通过选拔培训后竞争上岗,相关负责人要努力将新闻发言人的选拔过程和培养过程转化为弘扬正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生动实践。

七、高质量完成《圆明园志》的编撰工作

1989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地区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指出:“修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我们做一个明白人。”《圆明园志》是“一园之全史”,是世人认识圆明园的重要窗口。我们可以通过编纂《圆明园志》,规范、广泛地搜集大量有关圆明园的史料和文物信息,开展多方式、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史料文献编研工作,深度挖掘、整理圆明园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提炼和升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还要坚持修用并举的原则,形成修用结合、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志书为当代资政、为盛世服务、为后世借鉴的重要作用。

早在2004年,北京市的16个市属公园已经全部完成了公园志的编纂工作,而具有世界文化价值、承载着中国近现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圆明园迄今还没有编撰完成一部完整、权威的志书,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圆明园志》的编纂工作始于2016年,迄今仍未完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地完成《圆明园志》的编纂工作,将《圆明园志》编写成名志佳作,使其服务于建设世界一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大局。

八、实现圆明园流失文物回归工作常态化

2020年12月1日,马首铜像结束了百年流离,并作为第一个回到原属地的十二兽首铜像入藏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陈列展出。马首铜像的回归是新时代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成功范例,為圆明园遗址公园谱写追索和利用文物的新篇章开辟了有效途径[15]。

文物是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圆明园盛时的文物数量十分可观,但这些文物现在基本上大都流失海外,如人们所熟知的十二生肖铜像只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圆明园遗址公园应当以马首铜像的回归为契机,充分发挥流失文物回归在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和展形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发挥圆明园遗址博物馆在中西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促进流失文物回归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流失文物回归工作常态化运行。尽管圆明园流失文物回归的路程可能无限漫长,但是流失文物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这既是丰富圆明园遗址文化内涵的需要,也是弘扬社会正气、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已经过去的实践证明:流失文物回归越热,社会舆论对圆明园的关注程度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圆明园流失文物回归工作的常态化就显得顺理成章,贵在坚持。

参考文献:

[1][2]国家文物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R/OL].(2018-10-10)[2021-05-30].http://www.gov.cn/fuwu/2018-10/12/5329798/files/0113e451e58e4af6931e2691d152e140.pdf.

[3]圆明园管理处.圆明园管理处2020年工作总结[EB/OL].(2021-01-12)[2021-05-30].http://zyk.bjhd.gov.cn/jbdt/auto4569_51864/auto4569_58656/auto4569/auto4569/202010/t20201030_4431510.shtml.

[4][6]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04-02)[2021-05-30].http://zyk.bjhd.gov.cn/jbdt/auto10489_51767/zfwj_57152/202104/t20210402_4459944.shtml.

[5]“三山五园”国家文保利用示范区将建[N].北京日报,2021-01-16(6).

[7]专家提议:建一座圆明园博物馆,你怎么看?[N].华西都市报,2020-10-19(A9).

[8]圆明园博物馆将于今年启动建设[N].中国日报,2021-01-14(3).

[9]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6.

[10]夏晓伟.考古与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两个定位[J].东南文化,2011(1):23-26.

[11][14]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EB/OL].(2021-04-01)[2021-05-30].http://zyk.bjhd.gov.cn/jbdt/auto4514_51808/auto4514_54010/auto4514/202104/t20210413_4477

[12]北京将打造“智慧旅游景区”[N].北京青年报,2021-01-16(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1).

[15]唐婷.马首铜像入藏圆明园[N].科技日报,2020-12-02(1).

作者简介:

尤李,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圆明园史、北京城市史。

猜你喜欢

圆明园十四五规划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游圆明园有感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圆明园里过大年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