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理论研究 探索云南实践

2021-09-30本刊综合

今日民族 2021年7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云南

多彩梯田 罗庆峰 摄

6月10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创新,指导边疆民族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场全景 段芃 摄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建院级国情调研基地的重要内容和开启调研基地5年建设周期的标志性工作。

中共红河州委书记洪正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杨正权,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拉玛·兴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主持。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何祖坤,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沈向兴,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黄颖出席。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及省内的百余位社科、民族学专家学者,围绕“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实践研究”4个主题进行平行论坛,并深入元阳、屏边、弥勒等县(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成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深度研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智慧,形成了一批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厚度的研究成果。现摘编部分研讨会主旨演讲,以飨读者。

(本刊综合)

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深刻把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杨正权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民族团结进步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总结我国民族工作成功经验,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创造性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双江县勐勐镇忙乐四组布朗族村幸福的生活 陈飞 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民族工作,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先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考察云南,对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进行再部署。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把民族工作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来守护,继承和发扬云南省各民族团结向党的光荣传统,牢记民族团结誓词,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主阵地主渠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保持和发展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越开越艳。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增进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远眺独龙江乡的崭新民居 罗金合 摄

二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国家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各族人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要深化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人们的心灵深处。

三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增进各民族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支撑。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滋养中华文化血脉、展现中华文明气度。要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彰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

四是强化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情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要针对新时代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来做,在凝聚人心上下功夫,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

五要加强研究交流,增进学术认同。要研究制定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讲清楚,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着力在铸牢“五个基础”上下功夫,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何祖坤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期待和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战略布局,科学指明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为我们提供了总方向和总遵循。

新阶段新征程,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刻认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不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同德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着力在铸牢“五个基础”上下功夫,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迪庆松茸产业园区——松茸加工 杨峥 摄

一是紧紧围绕“五观五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神圣职责。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继承和发扬云南各民族团结一心向党的光荣传统,把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各族群众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上永远绽放。

二是始终紧紧抓牢发展这把总钥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总钥匙。现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必须把民族地区发展融入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始终正视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把解决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把政府推动发展同吸引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发展统一起来、把生产条件改善同生活条件改善统一起来、把生产同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统一起来,采取倾斜政策,推动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立足当前改变一代人,着眼长远培养一代人,不断提高各族群众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始终坚持发展惠及大多数、发展让大多数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的内生动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注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秉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好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努力构建各民族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扶持互助、文化上包容互荣、社会上共建共享、生态上和谐互利的良好格局。大力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交流活动,根据各地实际,打造各民族节庆活动,开展好“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活动,增进各民族间的感情交流,不断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四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是国家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着力实施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切实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着力推进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以现代化引领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特征。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文化发展观,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使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使之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黏合剂。

五是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基础。牢牢把握云南的基本省情特点,让国家制度体系在云岭大地落地落实,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认真搞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工作。健全边疆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加大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力度,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保证民族事务和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不断推进理念手段方法创新,提升治理水平和效能。

从“多元一体”到共同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王延中

回顾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观的历史演进,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观两跳三个阶段”。“三观”是指古代中国天下观下的古典民族观、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转型中的民族主义民族观和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民族观。“两跳”是指民族观的演进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的转换,在一百多年中先后迈上了两个台阶。“三个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作大体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改革开放阶段和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目前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指导“三个阶段”民族工作的民族观具有一脉相承的指导思想,但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丘北县新寨村委会千亩连片蔬菜基地 张彤 摄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结构的整体性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评价称,费孝通教授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国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组有力的认知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

从“多元”走向“一体”是中国各民族互动、整合和认同的历史趋势。中国各民族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最佳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为中国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必要支持。

费孝通先生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之间不断扩大相互交往的进程,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阐发了中华民族从以东亚平原为核心逐步实现地区性的多元统一、各民族自发融合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完成了从自在实体到自觉实体的转变等重要论断。最重要的是费先生没有停留在“中华民族”是不是“一个”、是“实体”还是“组合体”等概念的讨论中,而是把“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正式确认56个民族即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分层,中华民族是上层(即国家意义上的“民族”),56个民族是下层。中华民族和56个民族共同组成“多元一体”格局。

这个划分解决了中华民族作为国家层面的“民族”与56个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的“民族”的概念混淆问题。56个民族的政治法律地位与中华民族不能相提并论,不具有“中华民族”那样的“国家民族”属性,也不可以按照“民族自决”的理论寻求独立建国、成为国际法意义上“民族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费先生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避免了概念的烦琐论证,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也充分照顾了历史发展、认知状况和不同群体的“民族”情感,是很科学的、很辩证的,也是很包容、很高明的,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崇,受到关注和赞誉。

中国在民族结构上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由“多元”组成了“一体”。这与一些历史上的王朝国家或帝国分裂为不同的民族国家很不相同。中国境内的“多民族”没有在近代建立各民族自己的“民族国家”而分裂,而是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现代国家,即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同时,现代中国没有因为“中华民族”具有“国家民族”的地位而否认56个民族同样具有“民族”的地位,都可称之为“民族”。

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在统一的地理空间内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实现“大一统”是历代王朝政权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并且为境内建立政权的各民族的统治者接受和实践。追求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思想在各民族根深蒂固,这是中国古代多次分裂而最终形成“统一”国家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观的继承与创新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续的必要条件,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结构性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品质,它的产生除了是费孝通先生对学术研究成果集大成的创新演化,也与改革开放过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正确认识民族关系的现实需要有关。

进入新时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新的时代目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探寻如何让中华民族这个“一体”形成新时代的团结凝聚力量,是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必须回答的一个时代命题。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任务,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民族现象尽管十分复杂,每个时代也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并进而推动民族工作实践不断向前。不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需要站在新时代的角度,对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出新的解释和概括,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走向及重点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清晰化的解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承认我国各民族在彼此之间共同性不断增长的客观事实基础上,树立各民族亲如一家、共同组成一个相互依存、族性趋近的更大范围的人群共同体即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相类似,一旦通过不断的教育使56个民族的成员都具备我们是一个更大范围即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就会是超越56个民族的一种新型民族类型,即包容性更大、凝聚力更强、民族身份与国民身份更加趋近的“新中华民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志,我们可以树立新的中华民族观即中华民族共同体观,56个民族是一个内部共同性不断增强的更大的共同体,56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理解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重大判断。他不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把“三个相互”解释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聚为“一体”的内生动力。这是基于中国历史事实和发展逻辑得出的深刻认识,也是指引我们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运用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推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黄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实现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的升华,必须全面地系统地谋划和推进,实现各地方、各领域工作联动和集成,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我省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正确指导思想,把民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谱写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局面。坚持全方位发展,努力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信念。云南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持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行动计划。坚持全地域统筹,确保实现“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誓言。建立健全各类对口帮扶机制,帮助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近 5 年来,8 个自治州、29 个自治县贫困发生率降幅均超过 10 个百分点,贫困自治县顺利脱贫摘帽,民族地区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全省各州市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被命名和表彰数量居全国前列,涌现出郑家庄、“宾弄赛嗨”等民族团结典型。

新时代云南省情新变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更高的系统性要求。从省内发展看,面临着欠发达省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不牢的考验。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并存,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同步,经济社会、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给各民族带来一定的心理落差。从外部环境看,面临多变的周边局势与意识形态领域激烈交锋的考验。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乃至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省民族间、地区之间内外交往更加频繁,西方多元价值不断涌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及实施带来了挑战。

因此,必须坚持系统谋划、系统推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云岭大地。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必须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发挥好各级各类示范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同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同时,不断增强广大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把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第二,要围绕“九个坚持”,加强全局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经验“九个坚持”的高度概括,涵盖了我们党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探索和创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光芒,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精髓要义,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些宝贵经验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创造性地用好这些宝贵经验,将其有机融入并落实到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的水平。

第三,贯彻“五大理念”,加强战略性布局。必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部署中,统筹效率和公平、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治理、开发与保护、收入和分配等多重关系,坚持创新思路方法和体制机制,既要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更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既要重视经济发展,更要重视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既要关注发展本身,也要补足民族地区治理短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同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步、加快发展与治理提升同步,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立足“五位一体”,加强整体性推进。要紧紧抓住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机制,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快民族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第五,要突出“四个共同”,加强共同性教育。“四个共同”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我们必须把“四个共同”与“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宣传教育有机融合,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突出表现为“五个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沈向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总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政治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重要指示精神的现实需要,更是云南4700万各族儿女实现美好生活的战略需要,对推动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总结“云南实践”,既要立足云南省情看个性,也要对比其他省份看差异,更要站在全国看共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实践”既是云南的,也是国家的,或者说是全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看,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实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其他省份看,云南正在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实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自身看,云南民族兼具历史性、多元性、独特性,“云南实践”具有鲜明的个性。正是由于这种个性、差异性和共性的高度统一,才造就了鲜活感人的“云南实践”,突出表现为“五个一”:

“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云南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本质和核心,入了党,就要一辈子一心一意地跟党走,对党就要知恩感恩报恩。”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国人民共同奋斗,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道路上,不断涌现出一个个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模范代表,不断展现出一个个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感人故事,不断谱写出一首首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传世歌曲。比如,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云南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最真实写照;《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佤族人民过上幸福日子感恩共产党的心声吐露;一辈子跟党走的“老州长”召存信是云南少数民族儿女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典型代表;“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是怒江人民“一跃千年”迈上幸福路的真情表达……在云南,感党恩跟党走的典型数不胜数。云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各族群众住上了好房子、开起了新车子、过上了好日子,相信党、感谢党,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名人之一,哈尼族老人方有福(中)讲述当年“剽牛盟誓”的情景

“一个大家庭”的云南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云南省始终坚持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云南,一个大家庭有多个民族随处可见。云南大理的郑家庄,被誉为“7个民族一个庄”,125户人家有藏族、汉族、傣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和彝族7个民族成分,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云南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2014年以来短短7年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接见”“两次回信”“一次听取工作汇报”“多次指示批示”“一次亲自授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独龙族人民的深切关怀。目前,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都像独龙族一样实现了整族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在云南,“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早已深入人心。

“一个示范区建设”的云南实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要求“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云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突出边疆民族和区位特点,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不断探索“行政接边地区创建联盟”“边境地区创建联盟”“高铁沿线创建联盟”等创新做法。目前,云南共创建9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2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4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云南省39个集体和42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在云南,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红河哈尼梯田农耕社会中,哈尼族、彝族、傣族等7种散布在高山与河谷之间的民族,迄今流传着以畜力和劳动力交换为基础的“牛田亲家”跨民族交往与交换关系。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宾弄赛嗨”(傣语,意为“没有血缘关系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跨族互助制度,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基于生产生活需要自发结交并代际相承,至今已发展成为当地各族群众生产互帮、生活互助、经济互通、文化互融的典型民间交往交融机制。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云南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把民族地区发展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以更优的政策、更大的投入、更强的保障,着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6-2020年,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各民族同心筑梦、奋斗圆梦,同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小康。在云南,“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已经从梦想变为现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云南民族工作不断探索新举措,不断开创新局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持续向纵深发展,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但是,整体来看,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距离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距离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也还有较大差距。欠发达的基本省情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各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民族宗教边疆等领域新旧问题交织叠加,边疆安全维稳工作压力仍然较大,边疆民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这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云南实践”,推进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云南智慧”,提供“云南样本”。

红河州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构建

红河学院副教授 何绍明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可见,推进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指不属于同一族别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民族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居住、谋生、繁衍、发展,从而在彼此间形成经济互融、政治互融、文化互融等多层次、多维度互嵌的社会命运共同体。民族互嵌式结构主要包括依存共处的社会结构、互通有无的经济结构、平等互尊的政治结构,兼收并蓄、融汇共浸的文化结构。

哈尼梯田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建立,打破民族壁垒、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它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相互认同,有利于培育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红河州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生成的条件——立体多样的生态环境

红河州生态多样性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促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的立体气候,”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形成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立体的居住格局。红河山体地貌、立体气候和与之相应的立体分布的动植物群落,为世代生居于此的各民族提供了生存空间,他们共同繁衍生息,相交相融。红河州少数民族人口占61.35%,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各异的文化传统、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但各民族在这个生存空间始终和睦相处、和谐共荣,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和多姿多彩、美轮美奂的民族文化,成为各民族文明进步的生命之根、自立自强的力量之源。

各民族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在这山高谷深的立体地貌中呈现立体分布,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傣族、汉族、壮族等民族居住在海拔500—800 米的河谷和平坝地带,从事水田农业兼营工商业;哈尼族、彝族则在海拔 800—1500米的山区从事梯田农业;苗、瑶及布朗族则多分布在海拔 1500 米上下的次高山区,从事旱地农业,喜欢采集森林中的药材、木材、山珍;而拉祜族则居住在海拔 2000 米以上的高山区,从事采集、狩猎生活。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情形下,各民族形成立体生存空间和优良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多样性基础上结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决定了各民族之间一系列不同的经济倾向和不同的生计方式,使不同民族经济在同一时代或同一区域的经济活动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红河州各民族在生产模式和生产方式上的差异,导致各个民族创造的经济利益的互补性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各个民族单一的经济结构和生计方式也导致了物质需要的匮乏和生产生活的困难。

为了本民族自身发展和生存的需要,各民族之间需要在诸多方面都彼此合作,相互协助,才能满足自身诸多方面的需要,民族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助成为民族互嵌的常态。当地民族甘苦与共、和睦相处,自发地形成族际间物资互补、生产互帮、生活互助、相互依存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一个区域多个民族村寨“交错而居”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个行政村里,多个民族相互聚居的格局比比皆是。

红河州在生态多样性基础上结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通过经济互嵌、相互通婚,通过对居住在这里的民族集体智慧的吸纳、融合,通过文化的认同,民族间共同性增加、差异性减少。各民族逐步构建起“民族共同体”,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这是红河州各民族逐步深化团结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过程。

红河州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构建中的文化认同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红河州在文化上,各民族彼此相互学习,相互欣赏。语言方面,在形成互嵌的区域内,每个民族成员都会讲多个民族的语言。例如金平县者米乡哈备村的村民会讲汉语、哈尼语、拉祜语、傣语、苗语等。由此可知,红河州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在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欣赏,促进思想观念的共同进步。

民族节日方面,当哈尼族过“长街宴”时,当地的汉族、彝族、傣族等群众都会自发参与节日活动;当庆祝彝族的火把节时,汉族、哈尼族等在同一区域内共居的民族都会一同庆祝火把节。这样打破了民族族别的界限,各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的结果,是一种情感和内心的认同。

民族互嵌的核心和实质在于精神层面的认同(文化认同),红河州各民族互嵌式的居住格局为文化相美和思想相合创造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互嵌。生态、空间与认同的关联会实现各民族在现实领域中的良性互动,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云南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云南图片库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