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提升政治教育效果的几点思考

2021-09-28车龙袁宝玉丹红勋

中国军转民 2021年8期
关键词:官兵战士思想

车龙 袁宝玉 丹红勋

习主席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这一重要论述高屋建瓴,为新时代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参考镜鉴。然而部分单位“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缺乏针对性、有效性,“一人有病全家吃药”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必须找准穴位、把稳脉搏,及时从观念和内容入手,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突出一个“活”字,在明抓手中知進

俗话说:“打铁要看火候”,花逢时则开,事逢时则成。同样的道理,教育要选对时机,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谈晚了,时过境迁,就变成了“马后炮”。

一要时机活。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很有效、很便利的方法手段就是随机教育,它是集中教育、系统教育的重要补充。书评影评、一事一议、个别谈心、现场鼓动等随机教育与广大官兵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我们把随机教育做到与之有效融合,进一步增强实践运用意识,每一次运用都要认真准备、思考、总结,讲实情、真话,别讲虚话、套话,尤其在官兵早操、点名这些场合更要改进和加强。随机教育的关键是什么?一是要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就事论理、简明扼要,富有鼓动性、感染力,千万别婆婆妈妈,空洞说教;二是落实好《纲要》“双四一”要求,即,四个知道(知道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一个跟上(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要跟上),四个报告、一个依靠(报告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遇到困难和问题依靠组织解决)。

二要地点活。开展政治教育的地点不应只局限在学习室,我们可以在训练场、在营区、在班排;我们可以通过会议系统、军职在线教育;我们可以看一场电影,听一首音乐……等等。前一段时间我们总队利用手机军职在线平台开展了心理健康、道德法纪等基础教育,广大官兵就比较爱听。疫情封闭期间我们组织收看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攀登者》,结束后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效果就比较好。西柏坡现地教学,在最后一个教学点“碑林”小广场,组织人员讲讲进京赶考,讲“两个务必”,广大官兵就能更深刻领悟教育精髓。在篮球场上和比赛间隙,在官兵宿舍摆上清茶几杯,与战士谈心交流话家常,这些行为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都能可圈可点,成效明显,确实发现解决了很多官兵的思想疙瘩和问题苗头。

三要载体活。要想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守正创新,优良传统阵地要传承坚守好,绝不能丢弃,新的平台渠道要开发创新好,绝不能落后。综合运用好板报、橱窗、广播、内网、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扬各类英模事迹和时代典型,开辟楼道文化、床头文化,设置荣誉室、文化长廊,将广大官兵取得的成绩和执行大项任务的场景展现出来,多举措营造出“抬头看得见、竖耳听得到、处处受熏陶”的浓厚氛围。要主动在网络上“安营扎寨”,创建开发微信公众号,打造“微教育”平台,定期发布新闻动态、典型人物、历史故事、评论文章等,使网络成为不关门的学习课堂、不落幕的文化课题、不离身的良师益友。在网上开辟名著名篇、特色理论等专题专栏,通过要点罗列、热点解读、重点剖析、难点答疑,帮助官兵明白真谛、掌握精髓、加深理解,切实把网络打造成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制高点”“发布场”。

二、强调一个“实”字,在明底数中知短

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讲求科学,注重实效。确实做到想官兵之所想,帮官兵之所需。

一要摸清底细施教。要摸底调查,广泛听取教育对象的意见。在教育实施前、过程中、结束后都要听取,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特别是教育准备过程中充分调查分析才能摸清需求、问题和意见建议,量身定制教育方案。重大教育前的试点就是普遍开展前的调研和验证。不要贪大求全,从内容上要敢于善于做减法。各单位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方式应各有侧重,各有取舍,不宜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面面俱到,也不能为搞得红火热闹而花样百出、名目繁多、层层加码,最重要的是摸清本级教育对象的需求,增强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要联系实际施教。教育者要紧贴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做到情况明、教育灵,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在这个基础上开展教育,一开始就成功了一半。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反复抓、时常抓,才能抓得好的工作,它应当像“好雨”那样“知时节”,在战士最需要的时候“乃发生”,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教育才最有效,这样的政治教育才能与中心工作及其它各项工作达成最大公约数。

三要注重实效施教。教育者要吃透上级在教育中的要求,摸清本级教育对象的需求,这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中间的差别就是我们实施教育的空间。现在基层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上下一般粗、不接地气,只有拿出符合单位实际和教育对象特点的教育方案,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人员范围尽量扩大、教育内容尽量拓展、教育时间尽量延长,从形式上确保教育的全覆盖、无空档,教育效果更应高度关注。为此要瞄着问题去,以解决问题为最大目的,要做解决问题的“痛客”。在制定方案时务必把本单位存在的问题研究透,在实施教育中务必围绕问题来进行,在总结教育时务必以解决问题来衡量成效。

三、讲求一个“真”字,在明精髓中知法

习近平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于一个‘真字。” 要坚持讲真话,讲实话,要直面官兵的活思想和现实问题进行教育引导,过好情感关、审视关和信服关,用真情感染官兵的心,用真做打动官兵的心,用真理说服官兵的心,让教育进入官兵的心坎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感召力。

一要用真情感染官兵。基层干部骨干要充当好“家长”“师长”“兄长”三个角色,真正树立“身在兵中,兵在心中”的观念,放下手机与战士交朋友,走进班排、走向训练场,多闻闻战士的汗臭味、多问问战士的苦与累、多听听战士的烦心事,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填补感情间隙,让战士有话想讲,“无话不讲”。要平等相待、坦诚交流,不能带着官气威严、居高临下。要从“一杯水”“一顿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认可的微笑”等小事做起,把解难减负作为聚心暖心工程,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事做到,让战士心有所盼,情有所依,爱有所属。

二要用“真做”感召官兵。心理学认为:任何个体在接受外界事物时,都会有一种“审视”心理,“审视”合乎标准,“心理距离”就拉得近,认同度就高,投入就急切。在思想工作中,官兵对教育者做出“审视”和判断的依据是教育者的人格。在基层战士心目中,高尚的人格应该是“行动的巨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行动才是最好的语言。说的和做的合上拍,自己怎么讲的,对官兵怎么要求的,自己先真诚地做到、做好,这样才能真正让官兵充分地相信,觉得有样可学,有标准可依,继而发自内心地接受,自觉按照要求践行。

三要用“真理”说服官兵。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以,我们必须要敢说“真理”、会说“真理”,在日常教育中要用官兵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讲好大道理、批驳歪歪理。要“接地气”地多利用小故事讲“理”,我们一定要善说兵言兵语,兵言兵语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习主席善于运用亲切质朴的群众话语讲道理,在访问俄罗斯时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比喻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选择问题;在兰考县谈教育实践活动时用“每个党员都能红红脸,出出汗,多做提提领子、扯扯袖子的工作”说明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在北大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非常有亲和力。

(作者简介:车龙,男,武警河北总队训练基地教研室教员;袁宝玉,男,武警河北总队训练基地警官教导二队教导员;丹红勋,男,武警河北总队训练基地教研室教员)

猜你喜欢

官兵战士思想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国际主义战士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