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日志中出镜记者的口语表达技巧

2021-09-27王宇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6期
关键词:出镜记者时政新闻

王宇轩

【摘要】以Vlog这时下热门的形式将时政新闻传递给读者与观众,已被视为现代媒体的主流媒介,将记者的作用凸显出来,进而实现了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亲密感和密切度。本文以时政类Vlog例,对Vlog的传播特征、Vlog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技巧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时政新闻;出镜记者;语言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6.084

1. 时政新闻Vlog

1.1 时政新闻Vlog产生与发展

传统主流媒体电视、报纸等在内容制作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主流媒体的发展。因此,形成了媒体融合的局面,主要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优势和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进行融合,形成互补的局面,促进双方发展。而时政新闻Vlog也正是在这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诞生的。

Vlog得到大多数媒体的尝试是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很多的主流媒体在传统媒体内容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并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内容上的传播。无论是《人民日报》、央视网等一些中央级别的媒体还是各地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地方媒体都在采用这种Vlog新闻纪录的方式进行报道。Vlog时政新闻在多家媒体的成功应用,一方面的到了受众的认可,另一方面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自此,国内的很多媒体都采用了Vlog的形式对时政类新闻进行报道,如新冠疫情的报道等。

1.2 Vlog传播特征

1.2.1 “我叙事”的人格化表达

在媒介整合的语境中,记者更倾向于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内容,并转化为拟人化的形象

記者以往的形象标签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丰满立体的拟人化形象。例如,作为央视主持人的康辉在其在线视频博客中,展现了整个信息传播过程,并将他个人的形象呈现出来。以前所从事职业为他赋予的符号,逐渐被他个人丰富饱满的形象所取代,一个有自主意识的真正有血有肉的新闻传播者开始被人熟知,在此过程中,个人品牌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成为整个新闻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2.2 场景多元,满足受众期待

在Vlog叙事中,记者可以在任何场景中进行叙事和介绍。比如在后台,在记者的演播室里,在上班的路上都可以录下来,这样不仅让观众喜欢看,而且内容丰富,同时,作为幕后观察的方法之一,此法可令偷窥欲得到满足。经由时政报道Vlog传递给受众的内容更多以“幕后观察”意味呈现。新闻记者立足于个人观察视角对新闻事件全貌予以展示,这其中的虚拟博客令受众能够跟随新闻记者的观察视角逐渐探索“陌生”世界里的暗藏深意,受众借此可满足自身的另类信息获取需求。

1.2.3. 制作门槛低,参与范围广

Vlog以Vlogger为主角,展现形式为大量自拍视频,播报过程中的第一观察视角来自创作者个体,语言形式更加平民化、趣味化,受众能够透过Vlog的内容与创作者之间进行直接沟通。创作者对Vlog作品的加工多样、丰富,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甚至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拍摄,一名记者就可以完成整个报道过程。时政报道中路Vlog,能够快速吸引到受众的眼球,通过记者的第一视角,将整个新闻事件徐徐展开,再配以强烈的视觉形象和富有哲理的总结话语以及在不同场景之间的卡通转换及纯色外框等等,让观众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Vlog中兼具活泼性与亲近性的语言一改传统时政报道叙事时的严肃氛围,令时政报道的刻板模式有所创新。以2019年两会报道为例,《小姐姐两会初体验》Vlog系列中记者小彭的语言亲切、神态平和、笑容灿烂,又有着标准的英语发音以及自制动漫形象等,成为了极具个性化的个人符号

2. Vlog中出镜记者的职业要求

2.1 风格独特性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将时政记者传统的刻板印象重新进行解构,将记者的人格魅力加入到新闻传递的内容中,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所策划的内容也是自我意识的具体表达。尤其是心理上的零距离接触,改变了传统的受制于地域特征的报道模式。如《康辉的Vlog》中,大家都熟知康辉是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这次做Vlog则是一改原本固有的风格,新闻联播给人更多的是正气凌然,而在Vlog中是极具生活化,康辉带大家感受记者工作前的准备等。给足观众看点之后把主持人记者的个人风格也表现出来了

2.2 语体口语化

追求个性化的报道,要求记者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融入到新闻的报道当中,通过对内容上的适当延伸,让受众既能了解到时政新闻,又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在语言表达上,口语化是其主要特征,网络语言也可以被充分地运用起来,以发挥其形象性和让人熟的特征,从而增进了新闻记者与受众之间的情感沟通。如康辉在Vlog中报道习近平访问内容时,就曾多次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

2.3 叙述贴近性

过去,主流媒体给观众的印象,往往是优越的和刻板的。而Vlog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刻板印象。无论是在视听方面,还是在叙述主体方面。在前者,镜头始终跟着记者走,自拍成为主要镜头。在后者中,形象再不是单调的传统的黑白相间的工作服和一模一样的正妆,可以是T恤,也可以是生活日用装,有了更为多样的选择。现在媒体中,既有标准的播音腔和严谨的图片编辑,还有机器人式的“两小时”音效、变速图片。这些视听元素的加入,同样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主流媒体的新的一面,进一步缩短观众与观众的距离。

詹緒武指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主流媒体一直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做宣传的重任,其权威性和高站位性,使得它的众范围变得较为狭窄,尤其是对于喜欢追逐潮流的年轻人来讲,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虚拟博客所传达的内容和使用的表达方式,往往更赢得青年受众群体的青睐,既可以吸引到传统媒体无法覆盖的受众群体,打破传统媒体的受众圈,从而产生广泛的传播效应。比如,2020年,在全国两会的vlog上,@央视新闻发布了“参观两会代表驻地-起看!”跟随着记者的眼光,人们开拓了眼界,看到了两会代表的住所、就餐场所以及其他的以往无法了解到的信息内容,让不同圈子的受众都能得到适当的满足

3. Vlog中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3.1 有声语言表达

3.1.1 情感表达

“在互联网实现的各种连接中,人与人的连接是核心。”情感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主动决策和创造的产物。它可以通过特定的语言、符号表达和行为来表达。与微信、微博相比,基于美感和情趣的虚拟博客理念对于以社交为目的的传播软件来说更为明显。情感的表达可以说在任何的有声语言表达都显示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创作Vlog视频中的记者也就是新媒体语境中称为的Vlogger,同样也是需要有情感的表达,时政新闻的新闻事实是客观的,就需要记者用自己的表达来吸引受众,把信息传递给受众。新冠肺炎全民抗击时期,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姓助力武汉。“中央电视台记者武汉Vlog”从深入武汉防疫一线的角度所作的系列报道。被摄像机记录下来的不仅有医务人员、外卖配送员,还有建筑工人、志愿者,不同群体在助力抗击疫情奋战中都做出贡献。视频带领受众聚焦普通民,关注人们的生活需求,受众可以借助对话途径参与进视频之中。可以说,视频表现出了关注个体命运的广博性,让受众能够快速形成情感共鸣。

3.2 口语表达

所谓的语言风格,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时候,根据沟通的对象和环境的不同进行调整和变化的语言表达从而形成了一系列语言特征,既包括使用的修饰方法,又包括使用的句子类型和常用词汇等等。从文体上讲,主要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而记者所采用的主要就是口头语言,这点是由新闻媒体传播的特性所决定的。无论是视频还是现场直播,记者都要通过镜头面对虚拟观众。在直播连线中,演播室通过网络与新闻记者搭建出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营造了一个仿真的沟通语境。正是由于这种人际传播的特点,记者往往需要用口头的方式通过镜头与受众建立沟通的状态。如《中国日报》推出的“两会小妹妹第次体验”系列视频非常典型。视频的标题经常使用“两会真的需要运行吗?我穿什么,让人觉得我是第一次报道两会?”以这样新颖的方式来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在视频结尾处,记者会借助网络流行用语的改变将其作为第一视角观察者的切实感受与受众分享,用户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因这一平等交流方式而被拉得更近。

3.2.1 副语言表达

体态语:Vlog的时政新闻记者出镜中,语言表达了个体意识,肢体则传递出潜意识层面的真实感受,二者相互配合可将主持人记者完整形象呈现给观众。受众通过观看主持人的形象不仅可以体会到记者本身的社会特征,同时也能感知到记者对自身的固有约束,这会对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从新闻节目的肢体语言来看,镜头中人物的动作、细节会刺激观众的视觉敏感性,形成明显观看体验。所以记者采访期间需要结合节目风格对个人着装进行定位,确保服装宜,使得肢体语言的运用更加得体。外表没什么问题,但需要对面部表情予以更多关注。

服饰语:“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穿着打扮,传达出个性特征、精神风貌甚或民族风情,这就是服饰的重要性。”它是人的风格的外形,是传播的符号,而这种符号是通过非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发型装束打扮,也可以是语言表述中的体态等,往往能为新闻受众带来最直观的原始感受。相比于传统的电视节目,Vlog的摄像记者的形象更加趋于年轻化和潮流化。作为镜头前的同一个工人,我们应该管理好自己的形象。这种形象不是单纯的视听享受,还要在衣着打扮上透露出自己的良好外在美。简单说,主持人的外在形象主要是通过服饰形象来展现,她的气质、她的性格以及她对特定场景的情感选择,都会在服饰上得以完美的展现。

参考文献:

[1]詹绪武,李珂vlog+新闻:主流话语的传播创新路径——以“康辉Vlog”为例子[J].新闻与写作,2020(03):98——102.

[2]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02)20-37.

[3]宋邵勋:非语言传播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

猜你喜欢

出镜记者时政新闻
电视新闻直播中出镜记者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信息图表在时政新闻中的可视化传播路径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突发事件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报道技巧
政治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编解码过程中的非同步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