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繁森

2021-09-27郝鑫城崔秀娜

山东画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福兴孔繁森阿里

郝鑫城 崔秀娜

据孔繁森女儿孔玲回忆,父亲在西藏期间最牵挂的就是家人,每年过春节,他都要面向家乡的方向给奶奶磕个头。但就是这样一个心中对家人有牵挂的山东汉子选择两次援藏,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西藏。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带队赶赴塔城巴克图口岸考察边贸工作,由于路面結冰,加之车速太快,车辆颠覆。托里县军民在第一时间实施抢救,年轻的战士们在医院排着长队准备献血,最终也没能挽留住他未及五十岁的生命。

他的遗物中,有四页便笺,这是孔繁森遇难前拟就的“关于阿里发展的1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想到竟成了他留在高原上的绝笔。四页便笺字里行间都倾注着他对阿里发展的急切心情,渗透着他对阿里建设的心血,也留下了对阿里发展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盼望。

阿里地委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除了一个袖珍收音机之外,就是他身上仅剩的8块6毛钱……这就是一个地委书记的全部家当!孔繁森在藏十年,去世之后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产,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通信员梁福兴眼中的孔繁森:“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

梁福兴现在是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与孔繁森相处的点点滴滴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

1992年,18岁的梁福兴从老家重庆参军来到武警西藏阿里支队服役,被组织安排给时任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当通信员。

孔繁森喜欢照相,更喜欢给身边的人照相。梁福兴珍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是他与孔繁森收养的两个孤儿的合影。

“男孩叫曲印,女孩叫贡桑。孔繁森在拉萨任副市长时,辖区县城发生了地震。他见两个孩子成了孤儿,就收养了他们。”抚摸着孔繁森拍摄的这张照片,梁福兴的思绪一下子就拉到了当年在孔繁森身边的时光,“到阿里工作后,孔繁森也把两个孩子带到了阿里上学。尽管在阿里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孔繁森还亲自为两个孩子辅导功课,接送他们上学,给孩子做饭洗衣,还经常带孩子们出去玩。”

领养了孤儿后,孔繁森经济上更加拮据。1993年,49岁的孔繁森先后3次以“洛珠”的名字到血库卖血900毫升。用这900毫升献血换来的900元钱,给孩子们买了新书包、新衣服,交了学费。

如果不是后来西藏军区总医院提供了三份献血登记表,谁也不知道世界上会有这样一位干部,抛家舍业,扎根边疆,无法照顾自己的母亲和孩子,却节衣缩食、献血去抚养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藏族孤儿。而这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发生在了孔繁森的身上。

如今,两个孩子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也有了幸福的家庭,曲印从部队复员以后到拉萨电视台工作,贡桑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回到西藏考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工作。

令梁福兴难忘的是,1994年初,孔繁森鼓励他报考军校。考试期间,为了让梁福兴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孔繁森早早起床,做好饭叫醒梁福兴,再将他送到考场。最终,梁福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武警西安技术学院,改变了命运。1994年8月,孔繁森夫妇在老家聊城与梁福兴拍摄了一张合影。那时梁福兴正准备去西安上军校,孔繁森也准备回西藏。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时,梁福兴就感慨万千。没想到那一面竟然是他和孔繁森的永别。“在与孔繁森相处两年的时光中,他一心为民、平易近人的品格深深感染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起他,想起他给我的鼓励。”

女儿孔玲眼中的孔繁森:

“爸爸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是人格”

2017年清明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与亲书·孔繁森写给女儿孔玲的三封信》,孔繁森小女儿孔玲讲述了这三封信背后的故事。最让人感动的是写于1993年的第一封信。当时,孔玲刚考上重庆的一所大学。

“玲玲:你的来信爸爸收到了,已了解到目前你的处境。我想这是必然的,这是你独立生活的第一步,遇到这些困难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你考上了大学,了却了爸爸盼望已久的心事。爸爸不盼望你当什么名人,而是想让你尽早成为一个人格、素质俱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

读到父亲的信,孔玲感慨很多:“爸爸经常跟我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是人格。一个有作为的人、聪明的人,一是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训,二是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优点。”

孔繁森第一次赴藏时,妻子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生活非常艰难。但他还是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在西藏一干就是三年。

1988年,已担任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认为孔繁森政治上成熟,年富力强又有在藏工作的经验,便准备让他带队。

这次赴藏,孔繁森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老母亲。那时,他的父亲已经过世,母亲已经87岁高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自己这一走,很可能是和老母亲的诀别了。

要走了,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朵旁,声音颤抖地说:

“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过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

已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头问:“三儿啊,咱不去不行吗?”

“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

“那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干粮、衣裳,路上可别喝凉水……”

年迈的老母亲同意了,可这时的孔繁森却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通”跪倒在母亲面前,流着眼泪给母亲磕了一个头,便依依不舍地又一次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1993年的一天,孔玲的母亲急性胃出血,远在阿里的孔繁森收到了一封加急电报,但女儿赶到医院后发现父亲并没有回来。

“我妈妈当时都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流着泪跟我说,你不要恨你的爸爸,他也挺不容易的。”想到这里,孔玲心痛落泪。“过了几天以后,爸爸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回来以后他在医院里就抱着我妈妈一直在那哭,我就特别怨他。但他说,西藏阿里还有6万多人民等着他,他也没有办法。”

在西藏的时候,每次过春节,孔繁森都要面向家乡的方向给母亲磕个头,他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就是《说句心里话》。

朋友庞守义眼中的孔繁森:

“他从来不跟我们说他的苦”

“前两天得知你要来,我等着你们的到来,这是你们摄影专家的天下,我相信你们来后,定会满意的。”

1990年8月13日,孔繁森给山东画报社记者庞守义写信,对于这位老朋友马上就要来西藏采访这件事,他心里很是兴奋。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援藏,1990年時他已是拉萨市副市长。就在1990年,山东省委组织去西藏慰问在那里工作的干部,我是随团的摄影记者。作为随团记者,既要报道好慰问团在西藏的工作,又要介绍几位优秀的山东援藏干部。我提出采访孔繁森,他就是不愿意。”摸着孔繁森写给他的信,庞守义的脸上写满了对于这位老朋友的怀念之情。

于拉萨采访被拒的庞守义在出租车上,与司机师傅聊起来了。司机说,“你应该去采访我们的孔市长,许多干部做不到的事情,他都能做到了。你不去采访他采访谁?”庞守义立马去找孔繁森,“连普通民众都让采访你,你再不能推脱了。”

第二天,孔繁森给庞守义打电话,“你要不就跟我一天吧,我也不特意安排采访了,就是让你看看我每日的工作。”庞守义喜出望外,拿起相机就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当时我跟他拍完一个地方,就随他走到拉萨河周围。一对藏族青年夫妻领着他们的三个孩子正在游玩儿,看到孔繁森就跟他热情地打招呼。孔繁森很随意地坐在了椅子上,与他们很亲切地交谈,拉家常。这张照片后来成为被媒体争相刊登的照片。我想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这张照片所展现的真情和温情是自然流露的。”在庞守义心里,孔繁森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

孔繁森去世后,庞守义投入到《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画册的编辑工作中。西藏电视台的记者给他寄了几张照片,是从电视画面里截取的,虽然像素不是很高。收到照片后,庞守义泪流满面。

“我从来不知道他在阿里工作原来这么辛苦!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那几张照片是阿里地区发生雪灾,他在抗击雪灾的路上拍的。他在吃雪啊!”庞守义的泪光,代表了老朋友最真挚的感情。

采访结束,庞守义说,“他就是个好人啊!”这句最简单最真挚最朴素的回答,代表了人们心中最贴切的心声。

(未署名图片由孔繁森纪念馆提供)

猜你喜欢

福兴孔繁森阿里
云上阿里
孔繁森
疼痛后才计数
纪录片《好人好官孔繁森》首映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海边的杀马特
福兴楼夜话
张忠艳《孔繁森》教学片段与评析
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