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图式的演变

2021-09-27曾凡杜聪

湘潮(上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锤头党徽五角星

★ 曾凡 杜聪

中国共产党早期使用的旗帜与徽章及其意义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开始集中力量组织和从事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革命的高潮。1922年10月,河北开滦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大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们举出的旗帜图案由煤矿工人最常用的劳动工具“轮镐”和“铁锤”的具象图案组成。

通过对当时旗帜和徽章的样式从图式研究的角度分析,由于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罢工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所以工人们最常用的工具“轮镐”和“铁锤”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标志性符号。具象的工具图案既是一种阶级符号,也象征着工人阶级革命的坚定与力量。

与“轮镐”和“铁锤”同期出现的另一种图案是“镰刀”和“斧头”。湖南湘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工农运动的重点地区,现在仍有一些当时保留下来的徽章图案。这些珍贵的资料显示,当地的一些工农组织,尤其是一些工会证章,如湘潭全县竹篾工会会员证、泥木工会会员证、伞业工会会员证等,绝大多数是由“镰刀”“斧头”图案构成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湖南省农民协会出版的《农民画报》的报头,就是由镰刀、斧头、步枪和闪闪发光的五星构成的。

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员徽章

土地革命初期,各地党组织领导武装暴动时打出了由“五角星”“镰刀”“斧头”组成的红旗。同样,从图式的角度分析,虽然此时“五角星”“镰刀”“斧头”摆放的位置和朝向均比较随意,并不统一,但显然“斧头”的图案占据多数,且图案更接近实物,更为质朴。“斧头”既代表农民阶级,也象征着土地革命中的暴动,体现出工农兵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鲜明主张。无论是城市工人革命中出现的“轮镐”和“铁锤”,还是农村土地革命运动中出现的“镰刀”和“斧头”,这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早期革命运动所使用的图案和打出的旗帜都是早期工农革命的文化产物和符号语言,直接体现出了这场革命的性质,强调了参与这场革命运动的主体和阶级。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旗的诞生

虽然1921年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建立,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都没有明确和统一的旗帜与徽标。

出于对革命形势的清醒认识,毛泽东在1927年8月20日,以中共湖南省委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郑重写道:“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起义和工农运动中第一次对于“旗帜”的重视,并认识到,必须要“打出共产党的旗子”,革命才能成功。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卢德铭等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部队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随即提出秋收起义应该打出一面属于共产党自己的旗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是毛泽东创作的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所使用的图案应该是由镰刀和斧头组成的。根据当初具体负责设计旗帜的工农革命军参谋何长工回忆:“旗子和袖章图案是当时师部副官杨立三同志和我在修水设计,并请人按图案制作的。”“由我设计制作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鲜艳的红旗中间,一颗大五角星,星中是镰刀和斧头的图案,靠旗杆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十分耀眼,十分威武……”

党旗党徽几次重要的变动及意义

——土地革命时期的党旗党徽

1931年3月18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红军旗帜的图案样式为红旗顶侧“五角星”配红旗中央“镰刀锤头”,确立了早期旗帜与徽章的图案样式。

在这一时期,此前分布在旗帜中央的“五角星”改其位置为旗顶左侧,同时将“镰刀斧头”修改为“镰刀锤头”并单独放置在旗帜中央。虽然这样的设计安排使得“五角星”图案不处于视觉的正中心,但却使得“五角星”在平面布局中有了视觉图形上的牵引感,以突出党的领导地位;将“镰刀斧头”变为“镰刀锤头”则是受到当时苏联国旗和苏共党徽的影响,与共产国际保持一致。同时,“五角星”“镰刀锤头”一律使用金黄色,以增强颜色的对比度和纯度,增加了美感。这一时期的旗帜与徽章虽已初步成型,但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意义上都明显受到苏联方面的影响,且主要用于红军。此时的党旗党徽,还未完全确立绝对统一的图案样式以及意义与性质。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苏大”)隆重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关于国徽、国旗及军旗的决定》在此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此次颁布的党旗变动巨大,不仅在红旗上出现了地球形状的背景图案,还在左右分别配有“麦穗”和“谷穗”的图案,并且将原先修改后的“镰刀锤头”图案再一次变更为“镰刀斧头”的组合。

这一重大改动使我党的党旗党徽与苏联国旗有了明显的区别,并且,增加的“麦穗”“谷穗”图案以及“镰刀斧头”的图式更加突出农民阶级武装力量的重要地位,符合这一时期我党领导下的革命形势。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改动同时也使得此时的党旗较为繁复,体现工人阶级的标志不够明显,且党旗的视觉中心被严重分散。因此,在“二苏大”召开后,新颁布的党旗图案因其设计较为复杂,加之当时条件有限、通信不畅等原因,未能得到广泛使用和认同,但党徽的图式形象仍在许多重要场合出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旗党徽

1942年4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国共产党党旗样式并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

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制作的党旗,长120厘米、宽80厘米,直径30厘米的“斧头镰刀”交叉组成为党徽图案位于全旗四分之一处(左上角)。宽6.5厘米的旗杆套为白色,不包括在整面旗的尺度之内。就这样,中国共产党制作的第一批规范的党旗在延安诞生了。

此次制定的党旗式样整体呈现出简洁、鲜明的气质,不仅与苏联国旗相区别,还使得旗中的党徽更加醒目,在视觉中保持绝对领先的位置,既强调了工农红军的性质,还体现出党的领导地位。

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经过紧张周密的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会场上,主席台正中悬挂着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鲜红的党旗则位于左右两侧,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悬挂党旗。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1942年杨家岭会议作出的决定中,党旗中党徽的样式是“斧头镰刀”图案,但在党的七大会场上及在此后各抗日根据地所出现的党旗中党徽图案,基本上都统一使用了“镰刀锤头”的图式,这一组合图形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流。

从“镰刀斧头”到“镰刀锤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改变。我们从图式语言和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镰刀锤头”相较于“镰刀斧头”,在形式上不再只具备“破坏力”的因素,相反“镰刀锤头”的组合一圆一方、一锐一钝,图形互补,在视觉上显得更加稳固,兼具力量感。同时,在当时的背景下,“镰刀锤头”图式背后最重要的含义即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阶级和广大的劳动人民以及武装力量,组成了全国统一战线。这也是“镰刀锤头”图式逐渐深入人心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旗党徽

1950年6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就党旗制作作出规定:“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镰刀斧头。旗杆套为白色。”需要指出的是,这份文件的档案原稿,竟有9处将“锤头”改为“斧头”,但文件所附的设计图样仍是“镰刀锤头”的组合图案。这样的矛盾也反映出明确规范党旗党徽图式和制作标准的紧迫性。

195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党旗问题的通知》指出:“在党的三十周年纪念时,各地可按旧例,一律采用左上角缀以黄色镰锤图案的红旗,旗上不另加中国共产党字样或其他记号。”195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旗问题的批复》指出:“党旗上只有锤头镰刀,并无五星(苏联国旗上有五星),此点请注意。”正因为有了这两个文件的发布,“镰刀锤头”的图式从此固定下来。

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并无太多变动,党旗上一直保留使用此前“镰刀锤头”位于红色旗面左上角的经典设计。

党旗党徽图案与样式的最终确立

从1995年4月起,中共中央责成中共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到了1996年9月2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在这一规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这一规定共12条,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附有标准图案和制法说明。至此,我党的党旗党徽通过法规最终确立。

自此,党徽图案确认了“镰刀锤头”的图形组合。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镰刀把”和“锤子头”在最终的设计中有了细微但十分重要的改变,镰刀由原先的“方柄镰刀”变为“圆环形镰刀”;“八角锤头”也相应修改成“方形镐锤”的样式,显得更为生动形象。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会场主席台上方第一次悬挂了党徽。此后,会场悬挂党徽成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惯例。然而,此时的党徽图案是方柄镰刀和方形锤头的组合。直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会场悬挂的党徽才有所不同:镰刀柄由方形改为圆形,锤头也由方形改为缺角形状,整体更加美观。

虽然此前“镰刀锤头”样式已经得到认同,但镰刀经过了从具象写实的“方柄长刀把”到“圆形刀把”,锤头经过了从朴实无华的钝器“八角锤头”到更为锐利和兼具力量感的“方形镐锤”。党旗党徽的图式最终更为抽象、统一和艺术化。

2002年11月14日,党徽党旗被写入党章。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81年,党徽党旗制度在党章中得以确立和规范。这对于维护党徽党旗尊严,增强党的感召力、凝聚力,增强广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组织纪律性,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锤头党徽五角星
大英农商银行全面推进“擦亮党徽”工作
拼五角星
党徽激励我奋斗
党徽戴在胸前
镰刀 锤头
镰刀和锤头之歌
党徽闪烁
酸酸甜甜的“五角星”
考眼力
K线的秘密:另类倒转锤头——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