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科学减负?

2021-09-25申国昌申慧宁

教育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课外机构政策

申国昌 申慧宁

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基础教育的沉疴与顽疾,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如影随形。2021年7月24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国家层面为减轻学生负担而发布的最新文件,《意见》的颁布正式宣告了“双减”政策的落地,其站位之高、目标之准、力度之强备受关注。分析“双减”政策发布的背景、明晰其内容并探索科学减负的新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双减”政策之背景分析

早在民国时期,时人便形容当时参加会考的考生被“堆得如山似海的试题”压在身上,已分不清是“被锻炼还是被摧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减负的口号与规定就开始频繁出现于各项教育议题与政策之中。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都颁布过相应的减负策略,以期缓解学生负担。近年来,各地在多项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展开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减而未果、时减时生,短视化、功利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双减”政策正是针对当前突出的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与校外培训负担过重问题而被提出。

作业负担过重主要是指由于教师作业布置不当,在数量或者难度设计上超过学龄儿童身心可承受的范围,给其带来了疲劳性体验,如睡眠不足、视力下降、脊椎弯曲、厌学情绪、考试焦虑等。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对作业功能的认知存在偏差,缺乏针对班级学生特点设计作业的能力。部分教师仅将作业视为巩固学生知識与技能的手段,认为作业数量与学生成绩成正比,窄化了作业的内涵与功能,使作业陷入了机械单一的境地,丧失其趣味性。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为保证自家孩子在考试中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储备,热衷于购买额外的教辅资料给孩子“加餐”,从而加剧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培训负担是“双减”政策的另一个落脚点。近年来,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教育部门强有力的监管使学校系统内的减负行动初见成效,但随着“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等新现象的出现,中小学生的课外培训负担过重问题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难点。学生课外培训负担过重不仅表现为课外可休息、娱乐的时间较少,还反映在课外学习任务繁重、难度系数大等方面。部分机构为提高口碑,吸引生源,在学习进度和难度上采取超前教育模式,这不仅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干扰了学校内的正常教学秩序。此外,课外培训机构规模总量庞大,违法违规情况突出,培训项目繁杂无章,培训费用居高不下等现象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家庭教育负担,扩大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

“双减”政策之内容明晰

“双减”政策的落地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学教育观的坚持,对教育公益属性的坚守,对解决学生学业负担的坚决。《意见》是切实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现阶段学生减负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其站位之高、目标之准、力度之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在宏观层面明确提出“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在校内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使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在校外全面规范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基本消除各种培训乱象,减少家庭教育支出。

其次,在中观层面部署推进“双减”工作的治理思路与行动方针,为减负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强有力的行动指引与政策保障。《意见》要求“双减”工作的展开应遵循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全链条推进减负工作,共同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

最后,在微观层面基于“双减”工作的主要痛点难点提出可实施的具体策略方案。针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明确增补以下要求: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教师职责,减轻家长负担等。为加速解决校外培训总量庞大、违法违规、资本裹挟三大突出问题,《意见》分别从坚持从严审批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五方面提出具体治理举措。

“双减”政策之路径探索

学生负担过重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像一张大网囊括了太多诉求。因此,“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实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双减”政策从颁布到落实需要统筹政府、学校、家庭、校外培训机构等多方力量,要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和边界,令它们各司其职。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履行主导职责,支持学校构建课后育人体系,并统筹考虑教师的工作安排与福利保障;敦促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优化转型,整治行业乱象;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预的现象,合理合法给予其他主体以自主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在实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性措施,以巩固减负成果。

第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优化学校教育服务体系。首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为此次“双减”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要求学校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和管理,在作业分层、个性化、实践性等方面组织教师团队深入研讨,并进行资源共享,真正为学生减负做出努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其次,实施“双减”政策,必须科学定位并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育人体系与学校课后育人体系,明确二者的重心。在课程育人体系方面,学校应牢牢把握课程标准,推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基础学习与全面发展;在课后育人体系方面,学校应以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为落脚点,积极整合家、校、社教育资源,与第三方机构共同开发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课后服务,将学生由校外辅导班吸引回校内。最后,学生回归校园势必会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如何同时保证教师精力与教学效果是今后学校发展课后服务体系、分配教师任务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可推行教师上下班弹性制度,提高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学校也可考虑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时间和精力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范畴,或在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

第三,强化素质导向,推动校外培训机构的合理转型。此次“双减”政策是国家层面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一次重拳出击,对培训机构的经营性质、办学时间、融资形式、营销模式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且严格的规定。校外培训机构的迅速崛起与繁荣壮大助长了家长的竞争心态,导致大家都被卷入教育市场的竞争。教育培训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也是治理行业乱象的绝佳机会。校外培训机构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对产业进行重新定位与结构升级,探索职业教育、托管服务、综合素质培养等新出路。

第四,正确认识减负的目的与意义,调节家长心态。“双减”政策以空前力度打击了校外培训机构的“七寸”,目的是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但是,要想在家长层面真正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依靠外部政策约束还不够,要在根本上纠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只有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减负工作才能由内而外真正落到实处,才能逐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颜源

猜你喜欢

课外机构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