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红色山乡“新党校”

2021-09-24宋丽群肖瑶

北京支部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行军红色教育

宋丽群 肖瑶

从“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英雄广场出发,聆听讲解员讲述英雄谱和革命烈士事迹,参观铁炉村干训所、霹破石村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唱红歌,吃行军餐,山地徒步行军,游客们在延庆区大庄科乡红色教育基地开启了一次“不忘初心之旅”。大庄科乡红色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来此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教育,“红色大庄科”成为京津冀红色文化品牌之一。

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大庄科乡是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延庆城区东南50公里的燕山深处,有个叫沙塘沟的小村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平北抗日斗争的发源地,被誉为“平北红色第一村”。1938年春,为支援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中央军委命令宋时轮、邓华率领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第四纵队途经大庄科沙塘沟、霹破石等“后七村”地区,播下抗日火种。10月,第四纵队撤回平西路过大庄科乡时,刘国梁等人留下,以“后七村”为基地开展抗日斗争。12月,刘国梁等人介绍张福、张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张福、张朴二人介绍张瑞、张银、张殿、胡殿鏊入了党。

胡殿鏊曾向家人回忆:“那时入党叫作捅胳肢窝,问是否愿意参加共产党,当时谁也不敢大声说入党,捅一下胳肢窝就表示愿意。入党之后,不能告诉父母、妻子,也不能告诉儿女,非常保密。”

1938年年底,张福等6名党员在沙塘沟村成立了党支部,这是延庆地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沙塘沟村的村民团结起来抗击日寇。游击队给前线部队送粮、送情报,妇救会做军鞋缝补军装,儿童团站岗放哨。村民闫来荣是“延庆支前六姐妹”成员,为八路军战士缝制过上百双军鞋,还将4个儿子都送去参军。

1940年5月,白乙化率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从平西挺进平北,在沙塘沟被敌军包围。党支部带领乡亲们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救伤员,支援八路军打了胜仗。这一年,平北抗日根据地正式建立起来,成为连接平西和冀东两大根据地的战略走廊。而沙塘沟党支部,就是平北根据地的第一个战斗堡垒。2005年,沙塘沟村建起的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修械所、铁炉村干训所、八路军平北疗养所……大庄科乡域内至今仍保留着众多革命遗址遗迹和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2021年3月,大庄科乡17个村67处遗址遗迹作为平北抗日根据地大莊科遗迹入选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近年来,大庄科乡挖掘整理红色资源,对遗址遗迹进行恢复、修缮。走进大庄科乡,就像走进了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随时随地都能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区域红色文化新地标

大庄科乡党委、政府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在全乡域营造红色氛围,举办红色文体活动,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2016年10月22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市首个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在大庄科乡启动,昔日抗敌战场成为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基地。红色体验基地以铁炉村干训所为核心,以沙塘沟、里长沟、董家沟、慈母川、霹破石、景而沟、铁炉村这“后七村”为重点区域,推出开放式红色体验。

大庄科乡党委宣传委员贾德勇介绍说:“与其他的红色教育基地相比,我们这里的特色是‘体验,参观者通过参与红色体验项目,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让灵魂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红色征程”徒步行军体验项目有4条徒步行军路线。这4条行军路线将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沙塘沟反击战遗址、太子沟战斗遗址、反“扫荡”藏粮洞遗址等红色遗址遗迹连成一线。参观者身穿八路军军装,背着步枪列队行军,沿途参观红色遗址遗迹,向纪念雕像献花,集体唱红歌,感受红色文化,磨炼革命意志。午饭吃“粗茶淡饭”行军餐,土豆、红薯、窝窝头、米饭、南瓜汤和咸菜。行军餐是根据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食品设计的,原材料都是大庄科地区出产的,盛放食物的容器专门选用了草编笸箩和复古茶杯、瓷碗。参加红色体验活动的延庆区中学生小陈说:“在一餐一饭中,我切身感受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辛,也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020年,大庄科乡在红色体验的基础上增设了模块化教学,设计了仪式教育类、理论教育类、情景类以及户外活动类等系列培训课程,参观者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为期一天的体验或是两天的培训活动。“红色大庄科”创新红色教育模式,成为区域红色文化新地标。

清晨6点,大庄科乡红色教育基地,嘹亮的起床号响起,学员们迅速穿好八路军军装,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戎装练兵活动。爬长城、穿峡谷,翻山越岭徒步行军;缝军鞋、做团餐,听党校老师讲党课……这是红色教育基地开办的大庄科乡新任“两委”班子成员初任培训班。“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动力。我们村是平北红色第一村,传承和发扬好红色传统、发展好红色产业,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沙塘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红霞说。

贾德勇介绍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生动,我们优化了开放式红色体验课程,推出两条精品行军路线和六大模块课程,设置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烈士墓、聆听革命传统教育课、交流讨论等课程,开展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活动,以‘读书班+教育基地+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形成区、乡、村三级党校联动,让参观者通过走、看、听、谈、写、做等多种方式感受革命精神。”

2021年,大庄科乡加快推进沙塘沟村英雄广场和展馆升级改造、重点遗址遗迹展陈设计优化等项目,深入挖掘红色遗址遗迹蕴含的历史内涵、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让每处遗址遗迹都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教材,使大庄科乡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新时代红色山乡“新党校”。

“红色+”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资源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大庄科乡的红色旅游路线上,既有许多红色遗址遗迹流传着众多红色故事,又有秀美的山水景观。如何利用红色资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路子,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是大庄科乡党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红色是大庄科的底色,勤劳智慧的大庄科人在保护开发红色文化的同时,着力打造“红色+”产业发展模式,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资源优势。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2020年9月30日,大庄科乡以“红色山乡庆丰收  邻里和谐话小康”为主题,在铁炉村举办了“2020邻里文化节暨乐活音乐节”。挑扁担、推独轮车、搓玉米……日常的农事成了团结邻里、热闹活跃的农事拓展活动。村民们推着满载玉米、谷子、南瓜的独轮车你追我赶竞相赛跑。围观的村民和游客高声呐喊加油助威,场面欢腾热烈,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欢乐。一旁做邻里宴的露天厨房里飘出了诱人的香味,10个村子拿出了具有本村特色的菜品。村民老张正在用大锅熬着白菜猪肉,这是沙塘沟村带来的行军餐。他说:“抗战年代物资匮乏,能吃上一口肉是特别幸福的事。我们村当年是革命根据地,做这道行军餐是希望大家在欢庆的时候也能不忘历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热闹的邻里文化节吸引了不少城里的游客来大庄科看好山好水、参观红色基地、品山村风味、住精品民宿。游客梁先生说:“我从网上看到大庄科邻里节的消息,就带着全家过来了。我和孩子参观了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看了青山绿水的风景,晚上就住在村里的民宿,吃农家菜,还买了绿色食品带回去,度过了愉快的假期时光。”

大庄科人在实践中创新着乡村振兴发展道路。“这届邻里文化节,我们以10个红色村庄为主体,以驻村企业为骨干,与广大游客共联欢。通过系列活动促进邻里和谐,厚植乡风文明,拉动旅游内需,凝聚民心,提升‘红色大庄科品牌。”大庄科乡党委书记张树清说,“我们要把红色资源用足、用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到大庄科红色山乡‘新党校接受红色教育,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

红色旅游形成“红色赋能”产业链,带动了民宿发展、百姓就业、农副产品销售,实现了以红色引领带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大庄科乡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猜你喜欢

行军红色教育
行军蚁
红色在哪里?
可怕的行军蚁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行军蚁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郭小郭行军锅
追忆红色浪漫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