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研究

2021-09-24吴正煜申晓亮沈西宅刘蓬勃王恩涛陈竹卿

医疗卫生装备 2021年9期
关键词:储备突发事件公共卫生

吴正煜,张 骁,申晓亮,沈西宅,刘蓬勃,王恩涛,陈竹卿

(1.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医学工程科,天津 300142;2.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卫勤处,天津 300142;3.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药剂科,天津 300142;4.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医疗保障中心,天津 300142)

0 引言

2020年全国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随后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影响[1-3]。紧急情况下我国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有效对策,最终使疫情得到控制。但是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能忽略,有关报道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普遍出现医用物资供应跟不上和筹措困难等问题,显现出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与储备管理体系的缺陷[3-7],归纳起来包括4个方面:(1)疫情控制急需医疗物资的筹措缺乏统一的组织与管理;(2)针对各类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结构、布局缺乏有效审核,没有准确反映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不足或质量不达标等问题;(3)如何从战略高度进行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来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与论证;(4)缺乏准确的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与技术支持需求信息发布机制,存在信息发布不充分、不及时等问题,对储备应急医疗物资以及临床医学工程和药学技术支持人员调配不及时。由于医用设备、材料、药品等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机制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内容。本文探讨并构建基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院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为应对未来公共卫生及其他灾害突发事件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提供参考。

1 构建基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的意义

1.1 全局性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的严重短缺,充分说明我国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与储备体系仍存在不足[1-2],有必要研究建立对应的专业化管理模式与保障对接机制。更重要的是,医院作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防控与救治的具体实施机构,需要从组织管理方法、保障策略、储备管理等方面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也可为其他灾害救援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提供参考。

1.2 规范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管理与保障工作流程

从汶川地震的应急医疗救援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应急救治,由于应急救治与保障人员队伍为临时抽组,历次突发事件医疗物资应急保障都是经历了无序、混乱过程后才趋于稳定,基本原因是缺乏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方法与工作流程[3-5]。预先实践、论证确立一种规范的医疗物资应急管理与保障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未来应急管理与处置行动的效率,从而提高应急保障的质量与效果。另外,医疗物资采购供应是长时期“高危”监督管理范畴,其应急保障不能以无序、违规为代价,不能以超标、违纪为结论,需要形成一种运行机制体现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流程、管理与监督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系统化管理方法

医疗物资的应急保障影响着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总体筹划与决策、指挥与协调,在其模式设计上体现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服从服务于疫情防控与应急救治以及其他灾害医学救援的指导思想,符合系统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2.2 经验总结法

参考作者所在单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灾害医学救援等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的成功做法,并吸纳其他医院的有关经验,通过梳理和归纳总结,形成应急保障的基本方法与流程。

2.3 资料对比分析法

通过查阅公共卫生、灾害等突发事件相关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和对比分析,吸纳有益的管理思路与方法,改进本研究的模式设计。

3 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

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主要包括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系统基本构架、一体化组织管理与保障模式、应急保障实施的基本方法与流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模式和远程技术支持模式5个部分,现分别介绍如下。

3.1 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系统基本构架

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系统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防控与救治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其基本架构包括医学工程技术支持、临床药学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支持、应急医疗物资筹措、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等分支,它们分别以各自的保障职能发挥作用。该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系统服从于疫情防控与救治体系的系统化管理要求,各保障分支及保障对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其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表征为该系统的结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系统服务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防控与救治任务,并在新冠肺炎防控与救治中发挥了支撑和促进作用,表征为系统的功能。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系统内部的各分支及要素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表明该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独立运行能力。

图1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防控与救治体系基本构架图

3.2 一体化组织管理与应急保障模式

一体化组织管理与应急保障模式是指建立突发事件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主任负责制,以人员责任要素为主导,统一协调与指挥医学工程、信息技术、临床药学、医用物资采购、消毒供应与库房管理等专业应急保障与技术支持小组,形成整体责任担当。执行应急保障任务过程中,组织管理是关键因素,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的一体化组织管理,有利于紧急状态下的统一指挥,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管理要素的作用。基于疫情防控与救治系统应急指挥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要求,研究建立了基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物资保障一体化组织管理与应急保障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一体化组织管理与应急保障模式架构图

3.3 医疗物资应急保障实施的基本方法与流程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为例,探索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的方法与流程。

3.3.1 基本方法

(1)统一管理。依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防控与救治体系的分工要求并按照一体化组织管理与应急保障模式,由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中心主任统一组织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方案拟订、核查全院医护人员在位情况和患者数量、测算疫情防控医疗物资消耗基数。

(2)制订疫情防控保障标准。医院疫情防控与救治管理办公室会同卫勤处、护理部,对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人员制订区分保障方案,做到优先保障发热门诊、留观与隔离病房以及其他点位发热患者诊查可能滞留的人员。通过分级、分类制订不同点位人员防护要求和防护标准,同时细化具体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等,最终形成标准化的“应急医疗物资清单”,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中心按照“应急医疗物资清单”进行医疗物资的筹措、质量验收以及配送与发放。

(3)库房储备物资点验。组织点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涉及库房储备医疗物资,如防护服、口罩、消毒制剂及急救器材,并核实其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质量保证期限,对临近效期的库存医疗物资进行更换。

(4)疫情防控与应急救治的技术支持。专门召开医学工程、信息技术、临床药学等技术支持人员会议,部署具体疫情防控与应急救治技术支持任务。

(5)应急保障的督察。成立纪检监督专项督查小组,重点对采购、捐赠、应急调配等环节进行督察,并每周对储备物资出入库、验收、登记和统计等环节进行核查,防止疫情防控物资失管、失控。

3.3.2 应急筹措医疗物资及其流程

医疗物资缺乏是疫情控制与应急救治的制约因素,筹措应急医疗物资是关键环节。应急医疗物资筹措保障包括应急采购、接受捐赠、申请配发与统一调配等,由于应急采购无法按照单位需求公示—招标文件发布—专家评审等常规流程进行实施,具体应急采购根据医院疫情防控与救治管理办公室制订的“应急医疗物资清单”,通过专家组审核制确定技术指标,并采取公开透明方式如网络视频会议方式集中询价、集体谈判进行应急采购。疫情防控应急筹措医疗物资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疫情防控应急筹措医疗物资管理流程图

3.3.3 应急医疗物资的使用培训

使用培训是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不能忽略的流程,也是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治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能会殃及每一个人,要摒弃“物资领用”的惯性思维,通过强化感控与防护器具使用方法普及性培训与演练,提高疫情控制效果。特别是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控制与应急救治器材,可采取非人员集中式的院内网络视频专题讲解的方式,确保预防、诊疗与救治环节等所有人员得到有效培训。

3.4 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模式

3.4.1 ABC分级保障管理方法

分级储备旨在降低实物储备的品种与数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集约性和经济性[8]。应急医疗物资的分级储备一方面要考虑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储备管理的方便性。本研究依据重要性、时效性、稀缺性的总体要求定义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的高低等级,A为最高级、B为中级、C为一般,ABC分级保障管理方法见表1。

表1 应急医疗物资储备ABC分级保障管理

3.4.2 储备管理模型

应急医疗物资的筹措是指其数量或品种超出ABC分级保障管理之外而采取的临时采购、接受捐赠、应急调配、申请配发等情形,是由突发事件性质决定的,需要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以便于登记与分类。属于A级储备的应急医疗物资,设立独立储备分区,建立专项储备管理目录和单独台账,并定期进行质量核查与维护。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模型图

3.5 远程技术支持模式

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不是单纯的采购、运输、配送等,在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治过程中还涉及如医学工程和临床药学技术支持等。疫情发生后疫区物资保障涉及医用装备紧急维修等,厂家工作人员对进入疫区存在畏惧心理,不愿意进入疫区[7];临床药学人员进行特殊药物疗效观察、医疗护理人员每天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长时间对患者进行救治与护理,来回穿越与交替工作容易产生交叉感染,远程协助与技术支持的需求凸显。另一方面,综合型医院常常缺乏处置感染性突发事件的经验,能够得到对应专科医院或上级专家“点对点”远程指导,成为处置疫情与患者救治的重要需求。课题组以疫情防控为契机,针对处置疫情与隔离患者应急救治的需求,并综合考虑医用装备的远程维修、对患者的远程探视等因素,设计了一种头戴式视频音频信号采集与传输专用装置,由隔离区内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感染疾病救治远程技术支持模式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人员进入疫区,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图5 感染疾病救治远程技术支持模式示意图

4 讨论与结论

武汉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方法的深刻思考。沈兵等[4]、杨沅霖等[5]指出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性对策;张婉昱等[9]以武汉协和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提出了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框架的医院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揭映楣等[10]阐述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生产与流通环节应急医疗物资“供应链”理论。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应急保障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进行系统性探讨,形成了基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系统基本构架、一体化组织管理与保障模式、应急保障实施的流程与方法、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模式以及远程技术支持模式等。在实施医疗物资应急保障过程中要时刻跟踪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灾害救援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保障策略,充分发挥该应急保障模式的作用。

Rasheed等[11]研究显示,通过构建应急物资供应和需求信息发布平台,能够为紧急情况区域间联防联控、应急调配和资源共享提供方便。揭映楣等[10]研究表明,政府和社会力量紧急采取措施提供各类医疗物资是应急保障“供应链”的重要来源。当医疗救治机构医疗物资保障平台与对应的应急医疗物资信息发布、查询平台以及生产流通环节“供应链”有效对接,有利于提高应急医疗物资供给的质量与有效性,以及提高应急保障的精准性与时效性。本研究认为,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仅有医疗机构自身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机制还不够,建议采用基于大数据管理的信息发布机制如疫情进展动向与物资需求、供给信息等,使得社会捐赠、政府划拨具有指向性和准确性,也使医疗机构具有明确的求助与对接渠道。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初期通常发生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其所在区域有效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对控制疫情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2],区域性共享与联合保障机制是有效解决应急医疗物资临时性短缺,并使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建议,在政策制度、资源信息、储备管理等方面建立区域化共享与联合保障机制,具体如下:(1)建立区域性应急医疗物资资源信息库,包括所在区域的生产厂家、供应商以及其他医疗机构应急救治物资保障的联系方式,以便于紧急启动医疗物资应急筹措或采购;(2)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其制度上允许医疗机构采纳近2 a所在区域政府采购的招标结果,并对符合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物资限额限量直接签订供货合同;(3)对具有通用性的应急医疗物资建立属地供应商或生产厂家预储机制,并采取先期招标、签订供货合同的方式予以确定。

实物储备是短时间内医疗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自我保障和应急处置最可靠、最直接的方式,同时又是先期投入成本最高的储备方式。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建立了一种储备管理模式,旨在使储备中的应急医疗物资始终处于质量保证效期内,也即设立“循环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13],目的是通过平时循环周转与调配使用,加快库存消耗,避免因超过质量保证效期而引起失效、性能变化或技术性能滞后而造成积压和浪费等。基于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与循环性使用机制十分重要,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负责评估和管理联邦储备的物资,医院、医疗系统的地区性组织负责维护当地拥有的储备物资[14],表明医疗机构进行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的维护与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建议从国家政策制度与管理方面,要求承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灾害救援的医疗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与质量管理机制,从而达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避免因医疗物资短缺而造成应急救诊秩序的混乱,同时也保证其应急医疗物资质量可靠。

群体性感染疾病的威胁始终存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风险从未远离。军队中心医院作为区域性卫勤保障中心,具有应急保障体量适度、应急行动快速、机动性强、精干、专业等优势,一直在执行应急保障任务中扮演重要角色[15]。军队新时期加强区域性卫生技术能力建设,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机制建设是不能忽略的内容。本文提出的基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模式是依据系统化管理的原则,对所在单位应急保障方法的总结与提炼,同时查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灾害救援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等文献资料并进行筛选和分析,吸纳有益的管理思路与方法构建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践表明,该模式具有便于指挥、组织与管理,责任层次与分工清晰,响应快速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好适用性的保障模式,对其他公共卫生及灾害突发事件的医疗物资应急保障具有参考价值。

由于本研究侧重于医疗机构自身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机制的建设探讨,对于基于大数据管理的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未深入探索,如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物资需求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生产商应急医疗物资供给与用户对接方式、库存医疗物资储备信息发布模式等方面,其对于紧急情况下应急医疗物资生产方和需求方的决策具有双重重要性。另外,远程技术支持模式涉及的技术装备也将不断优化与改进,力争在应对突发事件与灾害救援等方面带来新的体验。

猜你喜欢

储备突发事件公共卫生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