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与病毒共存得怎样?

2021-09-23王晓枫

财经 2021年19期
关键词:英国政府变异防疫

王晓枫

英国政府7月19日开始解除大量防疫限制措施,如今已过去将近两个月,这是英国采取“与新冠病毒共存”策略(下称“共存策略”)迈出的第一步。在英国决策者探索实施这一充满争议策略的同时,其他欧美国家也在观望。如果共存策略收效良好,欧美国家会相继效仿,这会对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深远影响。

英国比其他西方国家更早經历由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的感染,由于英国疫苗接种比例超过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这让英国成为实行共存策略的一块试验田,从中可以观察疫苗在多大程度上能让新冠肺炎变成可以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一样应对。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政府公布大量数据,使外界可以密切跟踪疫情进程。

英国卫生部8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058例,七日平均值为3.1万。与此同时,住院人数并未显著增加,死亡人数也远低于疫情初期水平。英国因感染新冠病毒每日入院人数在今年1月达到峰值,为4200人/日。7月,入院人数最高达到每日约900人。8月14日数据显示, 七日入院平均值为838人。1月的每日死亡人数曾达到1200人,当前的七日平均值为100人。

虽然每天有3万个新增病例和近百个死亡病例,但这一数字仍低于一些传染病学家此前的预估——疫情解封后,英国每天新增病例可能达到10万,1000人住院,甚至可能达到每天20万例确诊,2000人入院。

根除新冠病毒已不可能 

对于目前疫情状况,英国公共卫生专家有不同解读,这背后也折射出他们应对疫情的不同思维,即应该坚持“零传播”策略还是选择共存策略。在一部分人看来,目前情况表明,后一种策略似乎在奏效,因为疫苗在控制病例数、确保减少住院和死亡人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学校放假、天气和其他因素也在减少传播。

这种看法获得一定的数据支持,目前英国日均疫苗接种数量超过22万剂,已经有62%总人口和75%成年人完全接种疫苗。根据对血液样本统计分析,英国政府估计,90%至94%英国成年人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程度免疫力,原因是他们已经至少接种一剂疫苗,或之前感染过新冠病毒。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流行病学家保罗·亨特教授(Paul Hunter)就认同这种观点,在他看来,英国的感染情况正接近达到一种平衡状态(equilibrium),疫苗接种意味着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像过去那样引发新的大规模感染浪潮,但仍可能导致分散性疫情,特别是在防护程度较低的地区。

这种平衡不能被等同于实现群体免疫。亨特对《财经》记者指出,对新冠病毒实现群体免疫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对任何一种冠状病毒都没有实现群体免疫。

“像人类遭遇其他冠状病毒时那样达到一种平衡,即大规模接种疫苗让疫情得以缓和,但仍会反复出现,导致人类患病甚至死亡。”亨特说。

亨特是英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支持共存策略的公共卫生专家。他不赞成在英国实施“零传播”政策,因为新冠病毒在英国等欧洲国家已经发展到地方性传染病阶段(endemic),这意味着这种疾病可能会在当地传播数百年,人们在有疫苗的状况下也会重复感染新冠病毒。在这种状态下,实施零传染策略阻断传播就没有多少额外价值,因为公共卫生干预从未阻止传播,只是延缓传播。

关于新冠病毒演化趋势,很多相关领域专家都和亨特持类似观点,即新冠肺炎已经或将发展为地方性流行病。今年1月,科学杂志《自然》询问了全球100多名免疫学家、病毒学家和卫生专家,新冠病毒能否根除?近90%受访者说不能,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会成为地方性病毒,并继续在世界各地传播。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流感病毒和导致普通感冒的四种冠状病毒就是地方性病毒。世卫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29万到65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疾病。但这些疾病已经变得可控,死亡人数也在预料之中。科学家们希望新冠病毒也如此,这种情况下,病毒会继续存在,但人们通过接种疫苗和自然感染对它产生一定免疫力,引发的重症病例更少,住院和死亡人数也不会保持在目前规模。

“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严重程度几乎总低于第一次,接种疫苗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也较低。所以,用不了多久,新冠就会变成造成普通感冒的另一个病因。”亨特特别强调,新冠病毒可能成为造成普通感冒的原因,而不能把新冠病毒等同于流感病毒。

改变防疫策略

基于新冠肺炎大概率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的科学判断,再加上疫苗大规模接种已经使疫情最致命性阶段基本过去,欧美国家政府都在考虑是否不再诉诸于严格的全国性封锁来控制疫情,转而寻求长期、低强度模式来与病毒共存。

除了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也从寻求结束疫情转向准备与之共存。各国政府正在制定计划,采取接种疫苗加强针、戴口罩、频繁检测和有限的社交疏离措施,以便在该地区第三个疫情流行冬季到来之前控制住新冠病毒。

在亚洲,新加坡政府也已经选择改变防疫策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国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特殊角色让其无法一直采取零传播策略应对疫情。媒体将新加坡作为与英国的实验对照,但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表示,新加坡的路线图与英国重新开放所采取的“激进方式”(big bang approach)有很大不同。新加坡想要的是走一条中间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高接种率和保持遏制与缓解措施至关重要。

2021年7月16日,人们在伦敦市中心的一处临时疫苗接种中心排队。图/法新

正是因为英国政府以激进方式推出共存策略才引发巨大争议,很多医学专家至今仍对此颇为担忧,并持反对意见。在英国政府实施放松政策前,15名专家在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公开信,质疑约翰逊政府全面解封英格兰地区的举措,并称之为“一项危险且不道德的实验”。如今已经有超过4000名科学家、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士在该公开信上签名以示支持。

苏塞克斯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约翰·德鲁里(John Drury)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教授、欧洲公共卫生专家马丁·麦基(Martin Mckee)就是这封公开信15位联名作者中的两位。《财经》记者在采访中问及他们如何看待共存策略的可行性,他们几乎异口同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这是一个空洞无内涵的政治口号。

“当我听到‘与病毒共存这个词时,我想知道人们是什么意思。”德鲁里说。麦基也直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解释与新冠病毒共存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口号,但保持该主张的人无法说清楚具体是什么。在那之前,我无法评估它。”

谈到发表这封公开信的初衷,麦基表示,需要澄清一种对该公开信的误解,即这封公开信不是呼吁根除病毒,因为纵观人类历史只有天花一种病毒被彻底根除。这封信呼吁的是消除传染,就像对麻疹等病毒所做的那样。让国内疫情严重程度保持低水平,让大多数疫情都与输入病例有关,而不是国内大规模感染,新西兰已经证明这是可能的。但英国的主要障碍是政治,约翰逊政府从未真正明确想要实现什么。

对英国政府激进且非系统性地推出共存策略的怀疑让麦基和德鲁里都对目前英国疫情状况感到不乐观,他们不认为是策略奏效所以才没发生最坏预期场景,相反是防疫行为的惯性让最坏设想被推迟了,但今年秋冬疫情充满不确定性。

德鲁里是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顾问团(SAGE)下设流行病行为学研究小组成员(SPI-B)。他分析说,病例数未达预期水平可能原因是许多人继续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的行为,尽管他们没有被要求这样做,再加上还有许多人仍然在家工作。

目前大多数英国人听从政府建议,在限制措施放宽后仍保持谨慎。英国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机构YouGov PLC数据显示,大约70%英国人在公共场所仍然戴口罩,该比例自2020年春季以来没有什么变化。不仅如此,8月初,英国餐馆、购物中心和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客流量比疫情前低7%,公共交通使用量少33%,前往工作场所人流也减少40%。

大多数英国人依然保持防疫惯性行为并没有让德鲁里感到乐观,特别是考虑到英国政府根本没出台具体指南方针指导民众保持防疫行为。在他看来,许多英国公众有动力并尽其所能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但仍然没有足够的支持来作出明智的决定或采取正确的保护行为。如果戴口罩法规、两米社交距离规则和对大型活动的限制都消失了,公众就不清楚他们需要做些什么来保持自己、亲人和社区的安全。

“关键一点是,如果要改变法规,让每个人都靠自觉自律对自己的风险评估负责,而不是依赖法律约束,那么就需要心理学家所说的能力与支持。事实上,由英国政府委托SPI-B小组做出的报告呼吁开展一项防疫教育计划,使人们有能力评估风险,作出正确防疫行为。相反,如果人们没有得到正确信息,他们如何做出明智判断?人们只能被放任自流,那后果不堪设想。”德鲁里说。

病毒继续变异潜藏危机

麦基也认为目前判断共存策略成效为时过早,监控数据显示,人们的防疫行为暂未有太大改变,仍然非常谨慎。现在是夏天,所以人们很多时间在户外,学校还没开学。防疫图景仍然很复杂,欧洲杯期间曾经出现一波高峰,结束后,病例确实下降,但如今又在缓慢攀升,“我对疫情在秋天和冬天将会发生的变化深表担忧”。

感染病例逐步攀升让很多公共卫生专家看到潜藏的危机,那就是高流行率和高水平疫苗接种的结合创造了最可能出现免疫逃逸变异的条件,这一点SAGE早在7月就已经指出。

所谓变异是指病毒入侵身体细胞并随意复制时出现的错误。病毒感染的次数越多,侥幸获得更强变异的几率就越大。病毒有多强势取决于人们的免疫力有多大,在疫情刚开始时,到处都有很多病毒,有很多变异机会,但没必要免疫逃逸,因为没多少人有免疫力。但当大多数人从感染或疫苗中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时,变异将对病毒大为有利。

基于这种原理,科学家们指出,随着疫苗普及,可以逃避疫苗实现免疫逃逸的病毒获得的传播优势将会增加。正如诺丁汉大学的病毒学教授乔纳森·鲍尔(Jonathan Ball)所言,当只有部分人口有免疫力,特别是当病毒仍在流行的背景下只有部分人有免疫力,注定会刺激病毒朝免疫逃逸方向发展,这是无法避免的趋势。

SAGE在7月底发表分析报告更是指出这种情况的最坏设想。这篇报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认为一种可能使现有疫苗失败的新冠病毒变异大概率会出现,因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被根除,变种将继续出现,终会有抗原变异逐渐或间断积累,最终导致目前的疫苗失败。

这种最坏的设想并不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异注定会出现在英国,只是在病毒进化压力下,变异出现的机会比以前更大。鉴于此,报告建议英国政府应继续尽可能减少病毒传播,减少接种个体感染和传播,减少接种个体中变异选擇的可能性,以最终减少出现新的抗疫苗变种病毒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大力研发新疫苗以应对变异,要预防住院和疾病,还要诱导高水平和持久的黏膜免疫。

新冠病毒已出现至少四种主要变种,包括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它最初是在印度发现,目前是欧洲、亚洲和美国病例激增的主因。尽管这些变异毒株并未完全免疫逃脱,但已经显示出对疫苗获得性免疫的敏感性降低。

麦基就认为,德尔塔毒株已经显示出传播性强的变异所带来的挑战,SAGE的研究推测存在一定可能性,这为将病例降至尽可能低的水平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不是放任传播。在他看来,今天仍有许多人活在像中国这样实行“零传播”防疫策略的国家,但如果中国奉行类似英国这样的政策,情况就不会如此。

但一些科学家则对此保持乐观,在他们看来,虽然更善于逃避疫苗的病毒变异已经出现了,但不会一下子就完全抵消疫苗的保护作用,只是会逐步削弱疫苗的保护。这一点在德尔塔毒株上就可以看出。英国目前几乎所有感染都是德尔塔毒株造成的,这种变异更擅长造成再次感染,也更能躲避疫苗的保护,尤其是在那些只接种一剂疫苗人群中。

“出现逃逸突变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导致传播增加,但正如我们在其他冠状病毒中看到那样,每次出现的逃逸突变都不足以破坏所有的保护,也不足以减少对严重疾病的保护,因为病毒将继续传播,我们将继续增强对严重疾病的免疫力,从而应对逃逸突变。”亨特表示。

鲍尔也认为,出现一种既能很好地躲避疫苗,又能很快传播,还能使接受了两剂疫苗的人出现重症的变种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病毒并非在所有方面都是无懈可击,病毒在进化过程中的取舍意味着它可能不得不牺牲某些特征,以便更好地躲避免疫系统。

虽然对于病毒进化尚无定论,但为了避免最坏的情况出现,英国政府已经准备从9月开始提供新冠疫苗的加强针,以备需要在最初接种带来的免疫力减弱时增强保护效力,以及提高对新冠病毒变种的防护力,未来几个月任何新变异的出现都将受到密切监测。

猜你喜欢

英国政府变异防疫
英国政府拨款3 200万英镑用于抽水蓄能项目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变异危机
变异
脱欧后英国经济何处去?英国政府寄希望于人工智能
英国政府整顿尖锐款“指尖陀螺”,eBay表示会移除
变异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