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感、语识与语文思维的互动

2021-09-23李华平陈剑泉尹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语感

李华平 陈剑泉 尹莉

摘 要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灵敏的、直觉的感知,具有流畅性、规范性、准确性的特点;语识是能够言传的语文知识,具有言说性、可传递性的特点。语感与语识紧密联系,与语文思维相互依存。语识、语感制约着语文思维发展,语文思维又发挥着反作用,支撑着语识、语感。

关键词 语感;语识;语文思维

影响语文思维的因素很多,其中语感、语识尤其需要注意。不仅语感、语识影响语文思维的发展,语文思维也影响语感、语识的发展。它们纠缠在一起,又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相互助推。这种相互影响的状态,亟需从学理的层面予以厘清。

一、语感与语识

1.语感

1924年,夏丏尊在一篇文章中认为,学生国文成绩总不见显著进步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文字感受肤浅;决解问题的办法是教师“自己努力修养,在知的方面,情的方面,各具有强烈敏锐的语感,使学生传染了,也感得相当的印象”[1]。1990年代,王尚文先生从哲学的高度认为,“如果说语言是人之为人的直接源头,那么语感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是他的语感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过程”。[2]特级教师洪镇涛深入开展语感教学实践,形成了广为人知“语感教学”(亦称语文本体教学)模式。

(1)什么是语感

“语感”的“语” 是指语言文字运用,“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灵敏感觉。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理解与表达两个方面,理解指读得懂、听得明白,表达指写得好、说得清楚,所以“语感”就是对听说读写的灵敏感觉。灵敏指的灵活、敏捷;感觉指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不需要理性思考。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语感”就是对听说读写的直接的、灵活的、快速的感知。比如,婴幼儿想吃糖时马上就发出“我要吃糖”的话语,根本不需要经过筛选语词、考虑词序、选择语气等思维过程,婴幼儿能够瞬间用恰当的话语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这说明他(她)在“说”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灵敏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备了“说”的语感。

不同的人对听说读写的灵敏感觉有程度强弱之分,这说明语感也有强弱之分。语感强的人对复杂的听说读写问题处理得既快又好,语感弱的人只能处理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听说读写现象。婴幼儿处理听说读写问题常常不如成年人,就是因为婴幼儿的语感还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

(2)语感的基本特征

夏丏尊先生指出,语感是对于普通文字所具有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文字应有的“灵敏感觉”[3]。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或有“灵敏的感觉。”[4]可见,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是语感的本质特征。

从语言文字运用过程来看,语感具有流畅性特点。对听说读写某个层次或某种类型具有语感的人,一旦遇到相应层次或类型的理解和表达,就会如行云流水般通畅,如同熟练的驾驶员一样——只要在自己熟悉的路段上开着自己熟悉的车,启动、加速、减速、转向、会车等系列操作就如条件反射一般自然而然完成,根本不需经过大脑去仔细分析、比较和判断。

一個人在语言文字运用的速度快于他人却在理解别人话语时不正确或表达时不清不楚,我们就不能说他具备了相应的语感。具有语感的人不仅语用速度快而且效果好,能够准确实现交际目的,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具备了某种语感。所以语感又一特征是语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所谓规范性,即在语用过程中使用了人们普遍认可的语言形式,如句法规则、交际原理、词语搭配规则等。所谓准确性,即语用效果好,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别人的话语或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

语感的流畅性、规范性、准确性的特点是靠什么来支撑的呢?

语感的流畅性是靠语用主体对语言形式、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的下意识来支配的。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解过程中,想表达某种意义时,对于该用哪个词语、该提取哪个句式、该用何种语气等都是一种本能式的反应,不需要仔细思考即可信手拈来,如鱼得水,水到渠成,一气呵成。正如一个人走路一样,跨出左脚后右脚跟着就迈出,遇到梯级自然要抬脚,碰到障碍就绕行,都是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只有形成了对某类语用现象的下意识处理方式,才能保证语用过程的流畅性。

语感的规范性、准确性是靠语用主体对语言形式、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直觉意识来支配的。语感好的人,只要自己的语用过程一结束,凭直觉就会发现自己的语用符不符合规范,语用效果能不能实现交际意图。这是通过语用者的直觉意识来支配的,虽然说语用主体有时并不能清晰的说出自己判断语用效果好不好的标准,但其心理上已经对语用效果正确与否、好坏与否进行了直接的判断,这证明这个标准已经存在,只是语用主体没有注意到而已。所以,语用主体只有对某类语用效果形成了直觉判断,才能保证语用过程的规范性与正确性。

2.语识

(1)什么是语识

刘大为先生认为,具有语感的语用主体在语感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靠潜意识、下意识和直觉意识等无意识行为来展开其流畅的言语过程。如同正常的成年人进餐一样,握筷、夹菜、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下意识地提取潜意识中本已存在的握筷方法、夹菜方法、咀嚼方法、吞咽方法,并通过直觉意识判断目前所使用的握筷、夹菜、咀嚼、吞咽等方法是符合规范且是有效的,否则就会相应地改变这些方法。这些进餐的程序及采取地相应动作符合什么原理、该如何调节和控制、动作幅度该多大才合理等等,进餐者常常说不出来,也无法说出来,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那么哪些人说得出来存在于潜意识中的这些原理、方法呢?研究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的专家或许能够将其中的一部分原理、原因、原则、方法等探索出来,然后解释给大家。其中必然也还存在着尚未完全弄清楚的地方,没有弄清楚的地方仍然一个未解的谜。

语感也一样,语感过程中的原理、原因、原则、方法等因素,也许语用主体意识不到,无法清楚明白地说出来,但一些语用研究专家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语用行为、语用效果,然后借助语文思维这个工具,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等思维过程,或许能够探索出语感中所涉及到的语文知识,当然也未必能够完全揭示出语感涉及到的所有语文知识。那些被语用学家探索出来的语文知识被刘大为教授命名为“语识”。[5]简单地说,“语识”指说得清、道得明的显性化的语文知识。

(2)语识的基本特征

语识的第一个特征是其言说性,即可以被明确地用语言文字言说出来。由于语识是被语用分析专家对语感心理、语感过程、语感效果施加注意,并借助一定的思维工具加以逻辑分析而总结、概括、梳理出来的,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具有明晰性的特点——凡是理性的、明晰的,都是可言说的。

通过语识的言说性特征可推出语识的另一个特征——可传递性。能够言说意谓着能够被语言文字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因此语识能够通过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书写者与阅读者之间清晰明白地递传下去。也就是说,语识是可教的、可学的,可以在课堂上按一定的教学模式高效地让学生掌握。

我们知道,语感是语用主体对语文知识无意识地支配行为,语用者也说不出自己语感形成的机制、原理、原则、方法等,因此学生想通过语感好的榜样示范来学习语感,就只能靠领悟、感悟、顿悟、醒悟、彻悟,靠漫长的语用实践,速度是缓慢的,效率是低下的。如果将语感中不可言说的知识、程序、策略等语文知识借助一定的思维工具加以揭示出来,形成可以言说、可以传递的语识,则语感学习便会有规律可循,此时便会大大提高语感学习的效率,缩短学习的时间。

3.语感与语识的关系

(1)语感通过思维加工,可将潜意识中部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识

语感是对语用过程的灵敏地、直觉地感知,那么语用研究专家可以通过对语用者下意识的言语行为和直觉意识的判断表现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借助语文思维对语用规则进行推理、判断,就会逐渐挖掘到存在于语用者潜意识中的部分语文知识,从而将其揭示出来,再在语感过程中对揭示出来的语文知识进行检验、纠正、完善,从而获得可以言说的语识。

比如,有人说:“站在城市的邮筒旁,我们不知道该把自己的孤单寄往何方。”语用研究专家会迅速地对“把自己的孤单寄往何方”这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施加注意,将这种表达与常见的表达“把自己的孤单向谁倾诉”进行比较,同时借助语义搭配规则进行分析:“孤单”这种抽象的情感是否能当作具体的实物一样邮寄到别处,这种处理方式是否违背了语用规则,语用者是不懂语用规则还是故意违背语用规则等。最后依据文学的表达原理,归纳、总结、概括、梳理出相关的语文知识:故意通过比拟的修辞手法,使用错位的词语搭配,能产生出陌生化的表达句子,这种句子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通过语用研究专家的探索,语感中某些无法言说的语文知识就转化为可以言说的语识了。

(2)语识通过反复训练,可转化成直觉性的语感

在获得语识的基础上,语用者通过语文思维工具,按照语用研究专家揭示出来的原理、规律、方法、策略等进行反复操练,直至高度熟练化、自动化的程度,此时语识便转为语感了。语用者如果要实现灵敏地、直觉地理解或表达“站在城市的邮筒旁,我们不知道该把自己的孤单寄往何方”这样的句子,就需要把语用专家所揭示出来的语识“故意通过比拟的修辭手法,使用错位的词语搭配,能产生出陌生化的表达句子,这种句子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反复理解、掌握,并在语用实践中反复操练,直至高度自动化的程度,那么下次遇到类似句子就能直接理解其内容,或遇到类似情境也会不假思索地生产出类似的句子。高级语感往往就是通过对语识的反复操作直到自动化、自觉化的结果。

(3)语感与语识之间密不可分共同作用

语感是语识的基础,只有在具备一定语感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接受语识。比如对幼儿的语言训练只能是在潜移默化的语感熏陶中进行,而不可能越过语感直接进行语识教育。语识是对语感进行分析概括的结果——没有语感,语识就无法形成。而通过传授而来的语识,只有转化为语感后才能在语言运用中起作用。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以语识来控制自我语言的意义表达与结构组织——这样的表达一定是拙劣的,不流畅的。只有转化成“不假思索”式的语感,语言活动才是有效的,且沟通顺畅的。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语感和语识是密不可分且共同作用的。一个人的初级语感可以在语识作用下形成高级语感。比如在病句辨析中,假如我们要对“我们看不上世界杯足球赛”这个歧义句进行辨析,有的人不能辨析出歧义,有的人能辨出歧义。前者语感与语识都很弱,后者可能语感能力强,或者语识能力强,或者语感与语识综合能力强。而在辨析出歧义的人中,有的人能说出辨析的思维证据——能说出“看不上”的两种意义,一种是“瞧不起”,一种是“没有条件”,这是语识能力强的突出表现。如果有人能发现歧义而并不靠语识的细致分析,仅凭语感“不假思索式”的直觉思维,那么对语言的敏感度就更高了。

再如在教学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奇句”时,可以从语识角度学习古诗中层递的技巧手法,引导学生借此进行语感分析,体会诗人通过层递把悲情抒发得无比深沉的艺术:说“作客”“登台”,已言出客中思乡之感;“常”“独”二字,又加深久客和孤独之意,这就进了一层;再写“悲秋”“多病”,以时序和个人境况更显悲苦之情,再进一层;复言“万里”“老年”,则有漂泊天涯、年衰无助之伤悲,又进一层。如此层层深入,哀不可绝也。在“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中,语识的明确与诗歌内容情感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内化相类的言语形式。当学生读到类似写法的诗歌如李清照《声声慢》时便可以形成自己的语感理解图式,并用之解决问题了。

二、语感、语识与语文思维的相互为用

1.高级语感是语文思维追求的目标

前面我们说过语感有强弱之分,是因为语感分为低级语感和高级语感。“一般来说,初级语感是由刺激、强化而形成的语感,人们对言语行为的直接感知的程度要借助于人们对言语的见多识广和反复操练表现出来。如果人们对初级语感所感知到的内容进行语文思维加工,并对这种思维加工进行反复操练并达到高度熟练化的程度,当后面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不假思索地完成这一系列的语文思维加工过程,此时人们的高级语感就形成了。”[6]也就是说,高级语感是蕴含了直觉思维的语感,是语文思维追求的目标。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把一系列前后连续的思维过程以“打包”的方式形成一个“思维集成块”,在这个集成块内思维操作行为已经高度自动化、自觉化了,无需再像初次探索那样一步步地演绎。这正如下象棋一样,从某种局势到结果的所有招数(包括各种可能性的奇招、变招)演化都已在下棋者的心中高度自动化、自觉化了,即已形成了思维集成块,每当棋局出现了性质类似的形势时,下棋者就会立即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了,并能准确预判棋局变化形势与最后的输赢。思维集成块如面粉机一样,一头输入小麦,经面粉机一运转,另一头就输出白面了——面粉机的运转已经高度自动化了,输出的白面中已蕴含着面粉机的运转程序了。高级语感与初级语感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高级语感中集成了高度自动化、自觉化的一系列连续思维过程,语用者可以用此集成块下意识地提取相关语文知识对言语环境、言语过程、言语效果直接作出判断,或采取相应的言语行为。语文教学就应该培养学生的高级语感,这是语文思维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2.语识是语文思维的结果和内容

(1)语识是语用研究专家对言语现象进行语文思维加工的结果

语文知识首先要被意识到才能言传——语识是存在于人们观念层面的东西,而观念层面的东西来源于人们对语文现象的提炼、概括、归纳、总结、归类、分类等语文思维加工。从这个角度来看,语识是语文思维的结果。

语用研究专家对语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言语结果进行语文思维加工处理,从而获得最初的语识。对最初语识的语文思维加工又会获得新的语识,新的语识又可能成为下一次语文思维加工的内容。如此循环提升,直至形成语识的网状系统。

(2)经过语文思维加工获得的语识又成为语文思维加工的对象

语文思维是一种认知加工活动,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有意识的加工活动只能加工那些已经意识到、注意到的语文知识,即只能加工语识。对于那些无法意识到的、不可言传的、隐性的语文知识,是无法进行语文思维加工的。语识包括语文领域内的陈述性知识(知识、规则、规律)、程序性知识(过程、方法、策略)、动力性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语文表象、语文概念、语文规律。这些语识是语文思维的材料、内容。也就是说,语文思维通过对语识加工来获得解决语文领域内问题的办法。这样看来,经过语文思维加工获得的语识又成为语文思维加工的对象。

比如,我们要解决这样一个语文问题:如何鉴赏文本的表现手法?此时,我们就要对表现手法的概念、表现手法的种类、表现手法的作用、表现手法的审美效果等语识进行比较、组合、取舍、验证等思维加工,加工的结果是获得鉴赏文本表现手法的方法体系。

三、语感、语识对语文思维的制约

1.语感强弱制约语文思维的创新性

刘大为教授认为,“语感是直觉的、跳跃的、横向的,具有格式塔的特征。而创造性语言活动所需要的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心理过程都首先发生在语感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语言能力,还得从语感入手”[7]。创造性语言能力体现背后最突出的思维就是创新性思维。因此,在语文学科培育中,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的实现,要依赖语感水平的高级化。

思维的创新性是指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思考,得出不一样的并且具有创造性的结论,常常表现为求疑、求异、联想等特征。作为下位概念的语文思维,也明显具备上述特征。如前所述,语感水平低,语文思维的创新性就难以实现;语感水平高,语文思维的创新性便非常容易被激活与培养。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论:“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笔者在教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宋词单元时,以体验学习方式进行柳永词《望海潮》专题学习:朗诵《望海潮》——品读《望海潮》意象——把握《望海潮》意境——绘画展现《望海潮》的意境——吟唱《望海潮》——以《望海潮·成都賦》为题模仿创作。学生能用图画展示出《望海潮》的画面美,这是对宋词语言的二次创造性的理解与表达。少年情怀也是诗,在经过理解、鉴赏,读、悟、听、唱、思等与高级语感有关的体验活动后,学生的创作才能被激活,写作思维的创新性也被激活。试分享以下例子:

天府之城,蜀国之都,蓉城自古繁华。杨柳堆烟,晓风残月,少陵惜情浣花。青城望天下,金顶赏浮云,佛镇四海。北市荷花,东市春熙,竞豪奢。火锅串串千家,有四季麻将,万人饮茶。歌撒满城,舞尽人散,嬉嬉踱步回家。望世之闲城,唯有锦官最佳。

从格律、遣词用句说,该词固然显得有点粗糙;不过,学生能在学完宋词之后,基本构建起《望海潮》的词格样式,并且灵活地选择能体现成都独特地域风俗的意象,像模像样地创作出词来,这是对已有知识能力的突破,更是在语感强化后思维创新性得到提升的表现。

2.语识宽窄制约语文思维的系统性

语识常常蕴含在言语形式之中,是“显性的语文知识”,比如修辞造句、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等。掌握的语识越多,在听说读写语文活动中对材料之间联系便把握得越好,思维的系统性也便体现得更充分。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学生能关注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句统摄全篇,这是“片言居要式”开头的语识运用;了解课文的“圆形”游踪及情感表达(从家出发经过小煤屑路到荷塘,“受用”了无边荷香月色后回到家的行踪线索;从不平静到暂得宁静再到不宁静的情感过程),这是行文思路语识的运用。二者构成一个语识系统,达到了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同时,在具体细读中,学生也很容易发现,除了写“荷塘月色”之外,还补充了“江南采莲”部分,会自然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部分?”“这个部分与荷塘月色有什么关系?”经过对文本内容选择与主题表达关系、创作构思等语识图式的深入探究,会明白作者借由这些材料营造了“实”与“虚”的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中“穿梭”的灵魂想要卸下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这样看来,语文思维的系统性必然需要较丰富的语识的促动,而以丰富的语识图式促动的语文思维必然是高级化的整体性语文思维。

四、语文思维对语识、语感的反作用

要提升语感水平,就得丰富语文知识,并把这种知识转化为潜意识,成为语感的背景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更快地、高效地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转化为潜意识呢?其答案便是语文思维。

1.通过语文思维加工,可以丰富语文知识并转化为潜意识

语文知识涉及到语言的形式、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语文领域内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动力性知识。要把这些语文知识以结构化的形式牢牢地固化在学生头脑中,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经过反复强化、刺激,在学生头脑中将语言符号与相应的语言意义形成牢固的联结,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机械记忆;另一条途径,则是运用语文思维加工,学生将语文的各类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

第一种途径做起来简单,但却花时长,见效慢,且建立起来的联结往往达不到牢固的程度,死记硬背便是如此,刚刚背过的内容没几天就全忘了,是很难固化成为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一般情况下,头脑中没有多少认知图式的婴幼儿或低段的小学生,运用这种机械记忆的方式要多一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脑袋里贮存的东西不多,记忆的东西相互干扰的可能性要少一些,所以死记硬背的效果比成年人好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头脑中的认知图式越来丰富多样,认知结构越来越复杂,认知事物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如果再采取机械地强化记忆,所获得的各类知识相互干扰的程度越来越强烈,那些游离于认知结构之外的各类知识很快就会被自己的大脑排除掉,就更没有机会转化成为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了。所以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的孩子,我們更多需要引导他们通过语文思维加工的方式,将语文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形成系统性的、结构性的语文知识,并通过实践强化,进一步转化为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

比如,当我们想把阅读理解的“还原比较法”涉及到的相关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并使学生在阅读过程遇到需要运用“还原比较法”理解的文段时就能够下意识地提取这些语文知识,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思维加工,进而从“还原比较法”的原理、方法、实践三个环节来认识和掌握。首先,经过概括思维加工,将“还原比较法”的原理揭示出来,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还原比较法”来理解文本,将文学文本写作中涉及到艺术加工的一些原理转化为学生的潜意识。其次,借助语文思维工具对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将“还原比较法”的具体方法(包括感知还原比较法、逻辑还原比较法、价值还原比较法、词语还原比较法和句式还原比较法)转化为学生的潜意识。最后,教师提供相应的文学文本供学生解读,孩子们借助语文思维工具反复操练,逐渐理解和把握“还原比较法”中所涉及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动力性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根植于意识深处,成为文学文本解读的潜意识。

2.通过语文思维操练,可以将思维集成块转化为潜意识

如前所述,低级语感在语文思维作用下可转化成高级语感,低级语感与高级语感之间区别在于,高级语感中蕴含着有思维集成块。因此,要形成学生的高级语感,我们帮助学生借助语文思维工具,对一系列的连续思维环节进行反复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的各类方法,分别打包为思维集成块,并给每个思维集成块命一个名字,并转化为学生的潜意识。这样学生只要一遇到相应的情境,相应的思维集成块的名字就会联想起来,进而就会自然而然地、不假思索地、条件反射式地将思维集成块中的各个思维环节瞬间完成,此时学生的高级语感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阅读与写作中涉及到的各类思维操作进行分析、梳理、比较、归类,然后通过语文思维加工,形成多个思维集成块,再通过训练,转化成学生的直觉意识,融入到学生的语感中,提升学生的语感水平。目前,我们已整理出以下几种思维集成块。

总之,语文学习着重于培养学生语感,特别是高级语感,而语感与语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这种联系梳理清楚,有助于我们认识语感机制,助力语感教学。无论是语感还是语识,都需要语文思维来助推,同时语感和语识又是发展语文思维的重要支撑。我们厘清楚语感、语识与语文思维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正道语文:百年语文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坚守”(FHB170592),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语文思维学建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1]夏丏尊.文章作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1:156.

[2]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3.

[3]夏丏尊.夏丏尊文集文心之辑[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117.

[4]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C].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67.

[5]刘大为.语文知识、语言能力与语文教学[J].全球数育展望,2003(9):16.

[6]曹俊林.语感、语识与语文思维关系摭议[J].新课程研究,2020,(13):4.

[7]刘大为.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10.

[作者通联:李华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剑泉,四川双流中学;尹 莉,成都市第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驱动思考,升华语文思维
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读带说,以说促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