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中年人再就业提供政策保障

2021-09-23胡妍

小康 2021年26期
关键词:双高职业指导家政

胡妍

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后,就步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坎:上有老、下有小,还面临着工作的各种危机。为了养家糊口,中年人不得不如履薄冰、日夜辛勤地工作着。即便如此,他们仍面临着被企业辞退的风险。不论是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群”还是缺乏一技之长的普工,再就业的路上都有各自的艰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张丽云总结了中年人再就业难的两个因素:一方面,一些企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一些中年求职者确实预期高、要求高、不太好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范围进一步分析说,对企业而言,经济成本是一定会考虑的,同样一份工作,年轻人对薪酬的预期一般要比中年人低,企业自然希望雇佣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年轻人。此外,中年求职者往往跟企业的匹配度不高,很难在企业内部找到相应的岗位和级别与其匹配。

张丽云指出,劳动法虽然指出了“就业歧视”问题,但只有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原则性条款,没有禁止年龄歧视的具体规定。因此,首先要在法律和政策上关注这一群体的利益,给予一定的倾斜性保护。

中年人失业后再就业,出路在哪里?事实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各部门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为“双高人群”精准描绘“职业画像”

吴先生(化名)是上海金山人,毕业于宁波大学物流专业,毕业后留在浙江工作,先后在两家大型劳动防护用品工厂担任中层管理工作。虽然工作还算不错,但吴先生的家人都在上海,他也不愿放弃上海的户口举家南迁浙江。近年来,浙江工厂为了降低成本,逐步将业务迁往内地,吴先生不愿去内地,于是踏上了中年重新择业的求职之路。

吴先生想回到上海的工厂工作,但是上海工厂中层管理者的要求普遍较高,而且吴先生所属行业在上海的工厂并不多,所谓隔行如隔山,想要在上海工厂找到同等职位的工作着实不易。如果转行去其他行业的较低职位,吴先生一来面子上过不去,二来认为自己在其他行业是一张白纸,以前的工作经验将付之东流,40岁的他求职之路困难重重。

浏阳市2021 年“春风行动”招聘会

上海市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指导师全面了解了吴先生的实际情况后,通过心理疏导、期望调整、能力梳理等指导举措来帮助吴先生。经过职业指导师的多次指导和推荐,吴先生调整好心态、重拾信心、积极投入求职,不久应聘一家化工厂管理岗位成功,开始了他的职业转型之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及行业转型等市场环境的变化,具有较高学历、技能和管理经验的40岁以上面临重新择业的专业人士(简称“双高人群”)已成为4050求职人群中新的组成部分。上海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此类人群的求职问题,该中心高度关注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服务。

上海市充分挖掘招聘适合大龄求职者的就业岗位,加大适配岗位的推送力度。2018年以来,上海公共招聘栏目共发布愿意招用40岁以上求职者的岗位约64.2万个,占总招聘岗位数69.5%;相关岗位招聘人数约247.5万人,占招聘总人数62.8%。投递简历的求职者中,40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39.3%。

同时,上海通过打造“个人预约职业指导”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双高人群”分析自我、分析市场,找到重归职场的突破点。2019年11月平台上线以来,通过预约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的共计1585人次,其中40岁以上的占22.8%,超过四成为本科以上学历者。这一群体的主要困惑集中在“职业定位、职业选择及职业转型”问题。据跟踪统计,四成以上“双高人群”求职者经职业指导后实现就业。

最为关键的是,上海充分发挥首席职业指导师专业作用,结合数据分析和服务经验,对“双高人群”的主要特征进行“职业画像”,并根据“职业画像”特征,对“双高人群”实施精细化求职诊断和服务指引。据了解,当前上海各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职业指导师近150名,其中首席职业指导师30余名,部分区还通过在街道设立职业指导服务空间和站所,在街镇设立首席职业指导师定期坐诊制度,为市民就近提供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在各类疑难服务个案的指导,特别是对“双高人群”的职业指导中,首席职业指导师队伍充分发挥经验和资源优势,有效提升了职业指导的服务效果。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继续将‘双高人群纳入就业服务重点群体,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实施个性化、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为此类特定人员做好专业化服务。”

以主导产业吸纳中年劳动力就业

与“双高人群”的高不成低不就相比,中年普工的再就业形势与环境显然更为严峻。湖南省浏阳市人社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周水波在接受《小康》记者访问时表示,目前浏阳45到55岁之间这部分人群确实存在再就业困难的情况。但是浏阳在几大支柱产业的布局與培育方面,吸纳了很大一批45岁以上的人员就业。

浏阳作为“烟花之都”,从原材料到成品,囊括了烟花爆竹的全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大概吸纳25万人就业,其中有85%以上的人都是属于45岁以上,也就是烟花爆竹产业链就吸纳了将近20万中年人就业。

浏阳另一个主导产业是花卉苗木。这一产业的工作包括花卉的日常维护、苗圃管理、苗木迁移等,主要吸纳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日结或计件的形式参与劳作,日薪可达到150-200元。当前,在浏阳市,包括花卉苗木等行业提供的灵活就业岗位约有10万个。

浏阳还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和水果蔬菜种养植业,通过将采摘体验、农家乐等种养体验式产业与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运营。同时,浏阳作为长沙地区的“菜篮子”,其农户种植蔬果每天将运往与长沙市区的各大市场,确保农户稳定增收。

猜你喜欢

双高职业指导家政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家政业须对“恐怖保姆”设防
2016年上海市政府家政实事项目正式启动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