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化产品与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021-09-22李宁

中国商论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经济效益

摘 要:近年来,全球的博物馆和知识产权界都在关心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与保护,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现在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文化空间就是博物馆,因为它不仅有展示、承载、教育、休闲和研究这些具体的社会服务功能,还在逐渐成为每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和历史文化符号,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社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在极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之下,博物馆逐渐抓紧时代机遇,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本文在借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知识产权维护相关经验,深入探讨了中国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博物馆;经济效益;文创衍生品

本文索引:李宁.<变量 1>[J].中国商论,2021(18):110-112.

中图分类号:F23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9(b)-110-03

博物馆本质上是一个公益性文化单位,主要功能是典藏、收藏、教育、展示、记录等,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而存在的一种建筑物,也需要产生适当的经济价值来维护建筑物的延续与发展。全球的博物馆各种各样,分门别类,有很多不同的馆藏文物和文化标本,这也是不同地方标志性文化遗产的体现,是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工作是迫在眉睫的。在结合经济利益和文化需要的基础上,开发过程中需要针对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进行资源的推广和宣传,这是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的重要附加,这样的做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大量开发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品与其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很少受到相关单位的重视。产品的开发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做到位,会对当时独特知识文化以及经济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必须重视起来,防止对我国社会文化经济利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本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现在已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和具体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试图优化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工作,提高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为现实的工作提供合适的指导意见。

1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新动力

近年来,全球发展的重心有很大一部分放在文化创意产品上,每个国家都在为发展国家独特文化魅力去探索,发掘国家潜力,促进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目前,全球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都大同小异,就是将传统的艺术文化通过商业的包装转化为消费性的产品,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文化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推广和宣传当地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五千年辉煌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有丰富性、包容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这种优势一旦利用起来,就会产生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位于第五大道82号街道上,是全美国最为宏伟的建筑物。美国纽约博物馆是和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美术馆、法国巴黎卢浮宫齐名的世界四大艺术博物馆之一,是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化建筑物之一。这些年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产品不断出现在世界各个历史博物馆展柜中,商业经济利益促进下产生的文化创意产品层出不穷。商业经济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宣传与推广,使很多典藏在博物馆中不为人知的传统艺术品重新被人们熟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015年,美国纽约市博物馆产生的经济收入是9.46亿美元,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所有的收益中有60%来源于文化创意产品带来的收入,并且大多数都是外地游客消费的。文化创意产品带动了博物馆的整个经济成本,这种创意发展的思路是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促进经济发展新模式

平常生活中的商品和文化创意衍生出来的产品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感。在文化创意衍生产品中往往蕴含着当地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艺术生命的深度内涵和人文情感的寄托。人们在文化衍生产品中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生命力,可以通过这个产品延伸到某個地方过去的生活痕迹、记忆、文化传统、故事等。实际上,消费者购买的是一份情怀,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商品,商品有价,情怀无价。文化衍生创意产品就是实用性与文化艺术性结合体,需要在商业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延伸创意,满足人们的人文情怀。

文化创意衍生产品其实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并不是博物馆建立最初的目的,也不是博物馆的擅长和本行。在过去的千百年里,只有极少数的世界顶级博物馆在进行实际生产项目来促进经济利益的产生。全球所有的博物馆很少有致力于经济效益进行营业,没有相关的世界经验。虽然近几年来全球很多博物馆开始尝试进行文化衍生创意产品的开发工作,但是在实际生产当中还是因为缺乏专业产品设计师的设计与开发无法真正的发展起来,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行的。博物馆之所以没有走向正规化经济生产流程,主要是因为博物院没有聘请专业的创意开发人员,所以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满足大众的风格。博物馆如果想要靠文化创意衍生产品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就一定要借助专业的馆外产品设计师进行相关的创意开发以及专业的销售团队设计销售方案。比如北京博物馆和法国知名设计公司的合作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例,北京博物馆的成功转型就是借助专业设计团队的能力激发出本身的文化潜力和经济价值。

还有当前博物馆进行相关开发的模式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主要结合大都会博物馆实践经验思考了以下几点探索方法:

(1)博物馆自身开发工作:当前博物馆如果想要由亏转盈就需要在博物馆内部人员身上挖掘潜力。其实,博物馆内部工作人员是对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最了解的人,越是了解就越容易发掘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方式进行的关键就是要花费资金去为内部工作人员培训相关设计知识和销售知识,拓宽其眼界。这样长久发展对博物馆转亏为盈是十分有利的。

(2)产品代销:这是现在中国博物馆最为流行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博物馆管理人员对外招商,请馆外专业的厂商去构思所有的产品设计开发与销售方案,馆内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如果馆内管理人员认可这种营销方案,就有厂商全权代理实施。厂商和博物馆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在博物馆内设置的专门商店和柜台去销售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博物馆降低支付成本和销售过程中的风险。

(3)博物馆与厂商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还处于一个需要发展的、在产品开发构思的阶段。博物馆对文化了解的专业人员和厂商专业的设计人员的专长进行结合,双方在进行沟通和讨论之后确定设计方案。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时候,还有厂商出资金制作,还有用一样的方式,博物馆和厂商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博物馆为厂商提供相关销售商品的商店和柜台。和上一种方式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博物馆的参与度会更加深入,这样博物馆人员的参与度就会更多,博物馆的经济效益就会相对提高。

(4)公开市场求购:博物馆相关的单位选购商业市场现在已经有的文化创意产品,购买其知识产权。这种方式针对短期销售是最为合适的。因为一般博物馆进行特展主要集中在短暂的时间当中,没有必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自己开发产品。及时把握时机,节约成本,这是最为合适的方式。

(5)艺术授权:博物馆内一般都会拥有丰富的独特艺术产品,比如北京历史博物馆开发的如此成功就是因为设计师挖掘出了其中文物的背后价值,将珍贵的文化记忆很好的展示给游客。仅仅在博物馆设置专门的小商店或者柜台去进行销售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博物馆可以将开发出来的文化创意产品授权给相关的销售商,在售卖的产品上贴上自己的标签或者博物馆的名画或图案,这样可以帮助扩大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效益的回收来支撑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总而言之,对于在实际中文化衍生产品发展模式的探索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去设计合适的营销方案。举个实际的例子,在与新媒体进行合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公开采购的方式进行设计。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就可以采用前几种方式,也是比较适宜的。

3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加强知识产权建设

3.1 重视博物馆衍生品的核心价值观

博物馆需要有自己独特代表性的博物馆衍生产品,主要是博物馆应该重视开发独特的文化创意产品。通俗来说就是想要吸引游客购买文化产品的欲望,博物馆就应该有独特的地方。如果博物馆开发出来的产品没有丝毫与别的博物馆不同的地方,就不会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例如,在实际生活当中,去旅游景点旅游的时候往往会想要为家人带一些特别的礼物。博物馆代表性的产品主要是指发挥出当地的文化价值与特色的产品。在营销的角度上看博物馆在设计开发产品的时候把握住与生俱来的特殊文化情感,博物馆其实没有固定的产品,没有相关的固定营销方式。所以,博物馆必须要在对比中探索出自己的特色,以及游客与博物馆互动之下的感受。这种博物馆与生俱来的文化特色是别的博物馆无法代替的,这个时代强调的就是无可替代性的价值。总结前人研究所得,主要在于表现博物馆的文化特色。如果想要到达知识产权的目的,就需要让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师充分的清楚博物馆的真正价值。举个实际的例子来说,中国《国家宝藏》节目的开展帮助了博物馆工作的开展。通过新媒体与博物馆的结合,可以加大的推动全国人民对博物馆历史文化的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才是最让人心动的,因此这种方式宣传之后,人们就会对神秘文物有探寻之心,这种好奇心就会帮助博物馆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必须具有很好的专业素养,不能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改变最初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所有设计人员和相关的销售人员都应该对文物有敬畏之心,才能够帮助产品真正发挥文化宣传作用,为广大消费者熟知。如果博物馆与厂商合作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价格低廉、品质良好的文化产品就一定会广受欢迎,消费者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梦想就有可能实现。

3.2 注重知识产权授权保护,与相关的企业打造博物馆品牌价值

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受到相关单位的重视。文化創意产业的建立必须以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核心,这也是建立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产业。在博物馆产业建立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创意保护和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依靠方式,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想要产生实际价值就需要去着重于文化创意的产生,文化创意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建立。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授权是在已经有的文化建筑博物馆中衍生出来的开发模式。大家都知道,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十分注重文物知识产权的保护,专门提出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运营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行之下,最为显著的就是图像著作权的有偿授予以达到博物馆知识产权的保护。

4 结语

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今时代,全民都十分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全球的博物馆中不断的收纳丰富的珍贵文物典藏,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物是产业界和设计资源领域中设计灵感的来源。在当前博物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积极与各种新媒体、机构进行合作探索,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博物馆打破自身局限性的途径就是和知名设计界和产业界的联合,去借助外力带动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拓宽了博物馆研发出来的文化产品销售和影响的范围和人群。博物馆应该传达的文化特色和想要达成的社会教育宗旨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真正需要的。设计界和博物馆的合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美国纽约博物馆目前形成的成熟和完善的机制是值得所有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学习和实践的。在实践当中我们应该整理现在已经有的博物馆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和销售经验,从中汲取当前博物馆开发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当前主要的任务就是理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实现博物馆更好的发展与创新,促进其经济发展。

參考文献

马锋.博物馆文化产品与相关知识产权保护[A].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联盟、北京博物馆学会.百年传承创新发展:北京地区博物馆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联盟、北京博物馆学会:北京博物馆学会,2012:9.

武亮,申睿.文化授权视角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行为及知识产权保护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20(6):98-108.

王秀伟.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博物馆文化授权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吕昌霖,庄松燕.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中山舰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8(1):22-28.

胡琦,熊坤新.民族特色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互动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15-120.

Research on Museum Cultural Products and 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Writing  LI Ni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useum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ircl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museum cultural products, which is an issue worthy of in-depth discussion. Nowadays,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space in social life is the museum, because it not only has the specific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exhibition, carrying, education, leisure and research, but also gradually become the landmark architecture and cultural symbol of every place. Especially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culture, and China is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is environment, museums gradually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ir basic public service functions.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ese museums by learning from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New York.

Keywords: cultural produc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Chinese Museum; economic benefit;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rivatives

猜你喜欢

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两点思考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坎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完善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论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