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乎其内赏书道,出乎其外品人生

2021-09-22徐建华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学学开端运笔

徐建华

原文呈现

赏书法,悟人生

□一考生

方仲永堪为神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少年才高,盛名在外,却因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最后泯然众人;小时候谦虚礼让的孔融,也是夙慧天成,长大后因恃才放旷而触怒曹操,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即使我们有一定的实力,也应该学会低调、谦逊,切忌飞扬跋扈,过于高调,“枪打出头鸟”,是为此理。”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告诉我们,人生起笔之缓,并不必然导致结局的失败。下笔有神,也未必一生一帆风顺。曾国藩少年愚笨,传说一日挑灯背书,梁上君子尚已经熟记能诵,梁下少年却仍磕磕绊绊,但他依旧勤学好问,方成一代大儒、中兴名臣。丘吉尔、林肯这些伟人,最初也是期期艾艾,患有严重的口吃,但他们勤学苦练,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演说家,靠着他们富有感召力的演说,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也挽救了国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不能因一时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也不应一时挫败而自暴自弃。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至高境界,不是教我们要变好好先生,和稀泥,“不偏不倚”要求的是正道,而绝非不上不下、不好不坏的平庸。中庸之道,是中直刚毅的人格修为、人格信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践行的是不偏不倚的正道。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为人民服务就是好党员的景行大道、正道。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先生死前谈到后事,强调“烧掉埋了拉倒”,这是真正的伟大,也是最后一捺中、停滞舒缓的一笔,死是可哀的,但生者仍要继续向前,在生与死的缝隙中,为来者提供些许的教训,就算是不枉此生了。

简单的一撇一捺,竟能悟到人生之理,是为书法之美。我们学以成人,简单的一个“人”字,包含了无数之“美”:美在起笔咬定青山,美在用笔不偏不倚,美在收笔淡定从容。书法之意,贵在华夏,人字笔,胜在不藏。

升格指导

标题宽泛,还可具体指向书法的“运笔”和人生的“运势”。

开头没有结合漫画内容,而且应该总领全文——人生之道,因为下文为“分述”。

议论与例证分离脱节,例证既是曾国藩“少年愚钝”,丘吉尔等人少年口吃,又何以引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又何来“骄傲自满”?

能辩证分析,较好,指出“不偏不倚”不是凡事折中,而是正道直行。例证从历史到现实,但单薄了一点,没有展开深入。

对应有些机械,将“停滞迂回,缓缓出头”理解为生死,有些突兀,令人费解。

最后两句,看似较为整齐,实则不知所云,且无收束全文。

技巧点拨

文章立意较为准确,通过人字描红、书法运笔,以小见大,比喻说理,阐述人生之道。书法开端起笔、中锋用笔、收笔出头,分别和人生的开端、奋斗的过程、结局成就一一对应,丝丝入扣。

但是,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例证叙述不够精当,叙述例子时信笔所至,不能有意点染、扣合人生之道。尤其是议论部分和叙例油水分离,甚至逻辑错误。如第二段议论部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及以后文字,无法承接上文的例证,逻辑恰好相反。

2.有些素材、例证相对较为典型,但大材小用,没有才尽其用,如曾国藩、孔融的例子,总觉与主题若即若离。

3.结尾收束与漫画内容不能契合,如“咬定青山”,画面起笔并非如此,且文中也没有谈人生目标坚定执着。

4.详略不当。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对应人生奋斗的过程,这应该是全文重点,应浓墨重彩,但文章在此平均用墨,甚至有些草草,只有寥寥百余字。

升格建议

1.建议标题还可更具体一点,切入点小一些。

2.开头叙例后及时“淬炼”观点。

3.对开头的两个例子,换一种叙述,润色打磨,使其更具文采意蕴,并有意暗扣材料——起笔逆锋:人生开端并不出彩或低调。

4.“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这一部分,补充例证,充实文章内容。

5.将“缓缓出头”对应的人生哲理,阐发得更加明确、准确,如理解为功到自然成等,让人信服。

升格作文

赏书法运笔,悟人生运势

□一考生

方仲永少年才高,盛名在外,却因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最后”泯然众人”;夙慧天成的孔融,后来因直言指斥触怒曹操,惹来杀身之祸。由此观之,人生起笔非凡,未必是件好事。君不见,“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者不绝于史书;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者也不乏其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赢在起跑线上,未必能赢得终点。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起笔之缓,并非平庸人生的开端。曾国藩少年资质愚鲁,一日挑燈背书,梁上君子尚已熟记能诵,而梁下少年却仍磕磕绊绊。但他勤学好问,夙兴夜寐,终成一代大儒。丘吉尔、林肯这些伟人,最初演说也是期期艾艾,患有严重的口吃,但他们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演说家,靠着富有感召力的演说,不仅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也挽救了国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即使人生起笔已是“独上高楼”,但切忌因此骄矜自大,不妨学学书法藏而不露、起笔之缓的智慧。学学善刀而藏的庖丁,学学韬光养晦的刘备,学学“十年生聚”的勾践,沉潜砥砺,厚积蓄势,日后人生自会拾级而上。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不偏不倚,不是教我们凡事折中:不臻完美,不落下乘。不偏不倚恰是说,人生之路,应正道直行,奋发有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庸之道,是鲁迅先生的耿介正直,爱憎分明:对倒行逆施的独夫民贼,他口诛笔伐;对万家墨面的民众,他掬一捧热泪。中庸之道,是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俨然“人”字的一撇一捺,不偏不倚,方能立人,挺立人的风骨;中庸之道,是王阳明的的知行合一……总之,无论为学、为人、处世,都应不偏不倚,正道直行。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在逆境、困境中,不彷徨瞻顾,而是适当“停滞迂回”以审视思考,人生自会缓缓出头。

如鲁迅,深感国民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因而痛定思痛,在“铁屋子”里“停滞迂回”,上下求索,转而从事文艺,唤醒民众,最终成为民族魂。如史铁生,在活得最疯狂的年纪双腿残废,他在地坛里日复一日地“停滞迂回”,思考生命,思索人生,进而参透生死,顿悟人生。他的人生,也因此缓缓出头,开始了轮椅上的文学人生。

“人”字,简单的一撇一捺,须臾而就;然后为人之道、人生之理,却需要一辈子去咀嚼领悟。

没有谁的人生,能一挥而就。大多数人,平凡如你我,你比戚风,起笔缓慢,不露锋芒;不要紧,只要紧握人生之笔,“视为止,行为迟”,下笔甚微,不偏不倚,人生运势渐渐宏阔;逆境处,不屈不挠,且行且思,美好人生自会缓缓而出!

评点

文章立意精准,从“人”字书法运笔,类比联想,以小见大,揭示人生“运势”,如何开端、发展并有所成就,书法的运笔和相应阶段的人生之道,一一对应,令人信服。文章尤善使用例证,叙例简洁精当,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引用贴切自如;议论紧扣主题,步步为营,逐渐深入。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学学开端运笔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学学“打招呼”
看了《开端》,才发现我对厦门一无所知
写意青蛙
玩玩学学
字钉运笔
舞出一年好开端
学习书法如何运笔
不妨学学以色列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