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2021-09-22唐站站孙华怀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院校互联网+

唐站站 孙华怀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当今社会已然迈入了“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包括互联网技术在内的高新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成为当今全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教育行业亦不例外。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土木工程等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飙升,为了迎合该趋势,各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势必需要对校内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而“互联网+”环境恰可成为其教育培养模式再进一步的“源动力”。对“互联网+”在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继而以此为依据对其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进行探究,从教学模式、师资建设以及培养模式评价方面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关    键   词]  “互联网+”;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206-02

当前,我国建筑业虽较之以往已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仅就人才而论实则建筑业现有人才与行业所需人才并不相符,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而要想从根本上缓解乃至消除人才供需的矛盾,在院校人才培养这一源头处做出改革正是改变此类现状的必经之路。在“互联网+”环境下,无论院校还是建筑行业单位均能够将“互联网+”融入传统土木工程教学中以形成新型的多元混合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于长远而言无论对人才本身来说还是对我国建筑业来说都意义重大。

一、“互聯网+”在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效激发主观能动性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这句话尤为适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而对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而言,一旦出了校门便大多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而融入了“互联网+”的土木工程专业与其说是单纯教给人才知识,倒不如说是教会了人才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效激发了人才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也正是“复合型人才”的诞生之源。若缺乏这一特质,即便苦心孤诣培养出了复合型人才也难以持久。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必须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和自我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激发主观能动性正是“互联网+”在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提供实时互动机会

所谓“互联网+”,即一种将互联网融入土木行业的大趋势,其本质在于对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而互联网的应用则能够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及培养提供便利,这种“便利”最显著的体现便在于互动,无论专家与教师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还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都能够以互联网为渠道成功开展。其中,实践专家或教师间的互动能够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皆能够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巩固乃至提高,是以“互联网+”本身便具有切实且深远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互联网+”更令专家、教师与学生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能够在课堂上实现工程建设现场信息与课本理论知识的结合,兼之微课等新型课堂资源作辅,工程教学效率与质量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也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此为“互联网+”在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中的应用意义之二。

(三)弥补实践方面的不足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及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实践,而工程实践也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根本所在。但基于专业本身难度及课时限制,在实际对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高校难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这便导致人才在获取土木工程相关知识后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造成了阻碍。而融入了“互联网+”的课堂在原本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基本兼容了传统教学、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这种多元混合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践机会的不足,这对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是以此为“互联网+”在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中的应用意义之三。

二、“互联网+”环境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基于“互联网+”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与传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相比较,融入了互联网技术,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显然更适应当今时代下对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及培养的需求,但人才的教育培养终究不是“纸上谈兵”,如何让基于“互联网+”环境而形成的多元混合教学完美融入整体教学体系内正是如今各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需要首要且着重考虑的问题。院校、学院及专业不仅需要对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目标进行明确规定,还需要以此目标为依据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并令二者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体系。其中,在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方面,除土木工程方面必备的核心素养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及科研能力皆是当今时代下土木工程专业实施多元混合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以各院校需培养“学业观”“科研观”及“职业观”为根本抓手。对课程设置做出与之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当前的国际化背景下,考虑到工程人员在实际工程的合同签订、施工、管理以及相关法律纠纷中需要法律知识,因而院校可以在土木工程技术基础上增加法学课程及外语课程比重。

下图为土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示意图。当前单一的土木工程学科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不少工科学课之间的边界也逐渐模糊。构建更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学科交叉和融合是提高土木工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工程实践能力是检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借助当前强大的互联网系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工程实践教育方面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实践效果。当前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提出了更多的创造能力需求,要求土木工作者能够解决工程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土木专业人才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提高。

(二)创设与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师资团队

师资团队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师资团队的质量直接关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创设与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师资团队势在必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院校一方面需要做好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如定期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层面的培训与考试,组织教师参加线上座谈会,等等;鼓励教师参与土木工程教学的国际合作项目,推动教师对现有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并了解土木工程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院校需要以专业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从教研室中择取相对优秀的教师前往土木工程类企业进行挂职实习,并于合作期间与企业商定“横向合作”,即企业为院校提供实践机会、实习机会及部分教学机会等。通过与土木工程企业的合作,院校内的教师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过渡与转变,若有条件,院校更可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业界专家加入院校师资队伍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此令土木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为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对传统教学评价机制做出改善

除却课程模式与师资团队的建设外,评价机制方面的建设亦“不可小觑”,评价机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但在复合型人才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唯有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和教师方可实现查漏补缺,继而对自身做出符合企业需求乃至时代需求的改善,是以对单一的传统教学评价做出改善正是土木工程院校向前迈进的“正道”所在[8]。就目前而言,大多院校应用的仍是传统评价模式,即通过课程成绩对学生做出单一评价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胜在简单直接,但在此等评价模式下所培养出的人才很难谈得上“复合”二字,这样的人才皆是“解题高手”,却唯独缺乏创造力与创新精神,而这些偏偏又是土木工程行业必不可少的素质。由此可见,在“互联网+”环境下院校应以互联网为可靠工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价,其内容包括但并不仅仅限于人际交往、智力发展、职业道德、伦理道德、从业能力、价值观念等,在实际做出评价时可以采取神经网络或AHP等方式进行,如此方可真正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是一个传统且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面对当前的国际新形势和“双一流”建设对学科发展的要求,现有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土木工程国际竞争力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行业的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建立“技术+法学+外语”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土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一方面,教师应尝试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选择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另一方面,需要采用混合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福,屠梦成,李强伟,等.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BIM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与建议[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1,

13(1):8-16.

[2]彭苗.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J].大学教育,2021(1):168-170.

[3]牛智勇,陈松,麻洪蕊,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宿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166-167.

[4]郭秋兰,张小义,王成元,等.“1+X”证书制度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289-290.

[5]王廷彦.关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21,7(1):159-160.

◎編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院校互联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