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案例融入通识类语言应用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1-09-22黄晓梅田晓蕾徐海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6期
关键词:思政案例语言

黄晓梅 田晓蕾 徐海宁

[摘           要]  讲述了在“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原则指导下,将思政案例融入语言应用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实践,包括:开发设计思政元素外显、学科知识内化、师生互动充分的思政教学案例的思路与方法;将思政案例高效融入通识类外语语言应用技能型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实现途径;设计实用性强、趣味性高、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的各种“项目”和“任务”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以“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为原则、“TSCA-师生协作共评”为重要评价手段构建多元、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探索了思政案例高效融入通识类语言应用课程的实践途径、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措施、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对课程思政在通识类语言课程中的融合进行了有益探索,也为其他通识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经验。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思政案例教学;通识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36-0176-02

一、外语教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大学外语的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还是学生接触西方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以中国学人的立场分析、判断中外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别,对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文化现象作出客观、正确的评判,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所有这些都应以价值观引领为抓手,培养中国认同,塑造中国自信,强化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水平。

就外语教育而言,我们接触的是西方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反映。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思想过滤,鉴别语言意识形态、甄别文化价值取向。外语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帮助学生甄别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客观、准确地做出评判,提高学生明辨是非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中国立场、提升中国自信、传播中国声音。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大学外语教育在促进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科学与社会的进步以及加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英语公众演说之道”课程介绍

“英语公众演说之道”是西安理工大学面向本校全体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语言技能提升拓展课程,属于通识类课程的范畴。本课程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演讲的艺术》第十版(中国版)为基本参考教材,引入西方口语传播学的理念,从人类传播的目的出发,把传播作为双向沟通的互动过程进行研究,将沟通过程中的语言艺术、说服力、协商、解决冲突和意义共享等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涵盖演讲的布局谋篇、演讲语言的改进、演讲技巧训练、演讲中听众心理的分析、视觉辅助工具的使用、演讲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等等;目的是提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英语公众演说之道”中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一)以“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为原则开发思政案例

本课程教学团队结合“英语公众演说之道”课程的知识点特征,开发了一系列“可复制性强、思政元素外显、学科知识内化、师生互动充分”的思政案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推动和促进学科知识与思政元素间的不断转化,以实现“思政元素外显+学科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以下是我们开展思政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引入实证热点,强化中国立场,做好中国主流价值观引领。例如,在讲到第六章“Supporting Your Ideas”时,课前以美国FOX电视台主持人Tracy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主持人刘欣之间的辩论视频为学习资料,让学生在熟悉相关词语和表达的基础上分析两位主持人的基本观点和各自所持有的论据,课中分小组陈述各自对两位主持人演讲的说服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分析,评析在选取和使用“supporting materials”中的优点及不足,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如果他们是刘欣,会如何选取和组织自己的“sup-porting materials”,怎样能够利用已有的supporting materials来提升自己演讲的可信度、说服力、传播力。课后,以“为华为正名”为主题发布小组任务,各小组分别从华为自身科技实力、华为在海外为当地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以及欧美抵制华为的原因等角度制作演讲微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全体师生依据演讲评分表从演讲可信度、说服力、传播力方面点评所有作品,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学生的自主、深度学习,提高其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其中国立场,引领中国主流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力。

第二,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培养文化思辨能力,开阔国际视野,树立文化自信。在讲到第九章“Improve Your Language”的时候,第一步,课前在雨课堂中通过听力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学习B站里“后浪”的英文演讲视频,使学生熟悉相关常用表达,打好语言基础。第二步,在课中深入分析“后浪(rising wave)”英文文本的修辞手法,讨论该修辞手法对演讲效果的影响;随后分小组分别分析奥巴马在开学季为全美中学生所作的电视演讲文本以及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文本,小组汇报他们认为最为有效的三个修辞手法,并分析比较三个演讲文本在修辞手法上的异同,深刻体会修辞的力量,同时体会中西方修辞手法的异同以及中西方对青年一代的不同希冀,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深层次原因。第三步,发布课后小组任务,以“后浪(rising wave)”为题目,为在读的高三学弟、学妹准备演讲,激励其奋发向前,并于第二次课时进行课堂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全程注意引领学生客观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开阔国际视野,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思政案例语言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我有我语言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