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老共产党员回忆:我的“五死一生”

2021-09-22

新传奇 2021年36期
关键词:李成民兵邮件

作为沂蒙山区的组成部分,沂源是一块英雄之地。生在这片英雄之地,李成栋感到荣幸而自豪。他经历过战争年代,经历过“五死一生”,面对如今的小康社会,他说:“我还想再活几十年,想亲眼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后,中国是什么样子。”

近日,“我的小康生活”专题栏目聚焦身边的老党员,听他们讲述那些年那些事。

在沂蒙革命老区,现年93岁的“沂蒙劳模”李成栋正过着幸福的小康生活。回忆往昔,他感慨颇多,有对战争年代的深刻记忆,也有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待。

“兄弟连”七次大捷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和日本争先抢占沂鲁山区这块战略要地。1943年1月,国民党新编第四师吴化文部投降日军,形成日、伪、顽合流,沂源人民惨遭蹂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李成栋,1928年2月18日出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东唐庄村。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道:“周围几乎每个村庄,每天都有人被日本鬼子杀害。一些村民被抓去做苦力,遭受毒打,想逃跑却被鬼子抓回去砍了头。”

日本鬼子无比残暴,激起了沂源人民的满腔怒火。1943年3月,南岩村在队长刘建军的带领下建立了一支40余人的民兵队伍,也就是我们今日眼中的“兄弟连”,成为当时一支令日伪军胆寒的抗日铁军。

南岩民兵成立仅一个月,在刘建军的带领下,就包围了正准备抢劫的日军,仅打了3枪,就迫使敌人投降,取得首捷,声威大震。6月,他们又击败敌军的抢粮队,取得第二次大捷。

8月,在距南岩18华里的玉皇山上,日伪军派一个加强排驻守,并修建了一座大碉堡。8月17日夜间,南岩民兵趁着夜幕,悄悄摸到玉皇山顶,全歼了该排,取得了第三次大捷。

随后,南岩民兵再接再厉,8月21日,架云梯攻下斜山炮楼,毙敌8人,俘虏25人,缴获长枪27支,取得了第四次大捷。10月21日,南岩民兵化装成日军,奇袭王家庄,击毙敌军指挥官,取得第五次大捷。之后,这支队伍又取得了第六次和第七次大捷。

“南岩保卫战很惨烈,有的民兵肠子流到地上还在杀敌,有的耳朵也被打没了……”回忆起这场战役,李成栋几次哽咽。

1700多位烈士埋骨英雄县城

其实,南岩民兵只是沂源人民奋勇抗日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当时沂源人民同仇敌忾、不屈不挠,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太激烈了,整整打了三天两夜……”提到石桥伏击战,李成栋很激动。1945年,17岁的李成栋开始去邮务所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把接收来的文件报纸分送到各村各学校。

那一年的5月1日,由博山、莱芜出动的日军2500余人,合围沂源县的南麻、悦庄,沂源县军民英勇抗击敌人。5月5日,日军一支千余人的部队向沂源进犯。

6日,集结在沂水西北诸葛、东里店一带的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奉命返回鲁山根据地,和地方武装一起在石桥一带成功伏擊敌人,成为山东抗战史上的光辉战例之一。

石桥伏击战中,共歼灭日军200多人,毙伤伪军400余人,其余伪军被击溃,缴获战马62匹及一些枪支弹药。尤其是取得了在一次战斗中击毙日军旅团长1名、大队长1名、中队长2名、小队长4名的重大胜利。

李成栋还提到了1947年的莱芜战役。他说,在战役前夕,整个华东军区和鲁中军区的所有部队、机关、野战医院等都进驻沂源县内各村,当时县内大小村庄全部住满了人。当时邮件是每天送一次,李成栋每天天刚亮就背上50斤左右的邮件出发,没有节假日。

1947年1月中旬,国民党军制定了“鲁南会战”计划,企图消灭华东野战军主力,占领华东解放区。1月15日,南线国民党军占领临沂。蒋介石、陈诚判断华东野战军放弃临沂,是由于“伤亡过大,无法再战”,严令李仙洲集团加速南进,实施南北夹击。不料,华东野战军主力利用在解放区内作战的有利条件,冒严寒,踏山路,夜行晓宿,于18日到达莱芜周围地区,形成战役合围态势。

此役历时3天,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乘胜解放了博山、淄川等13座县城,使渤海、鲁中、胶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打破了国民党南北夹击的计划,为之后粉碎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成栋说,作为沂蒙山区的组成部分,沂源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全县有烈士1700多人,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罗荣桓、粟裕等都曾在沂源生活、工作和战斗过。在整个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还有很多惨烈的战役,很多英雄儿女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五死一生”,感谢党恩

生在这片英雄的土地,李成栋感到荣幸而自豪。作为一名党龄超过75年的老共产党员,李成栋算是命大之人。他说:“人有九死一生,而我经历了‘五死一生:1940年被日本鬼子打的炮弹炸起的土块埋起来,距炮弹落下的位置再近半米就没命了;1945年夏天在送邮件途中遇两只野狼被拦住去路;1947年春节大年初一送邮件途中掉入深山沟,被大雪埋起来,差点儿冻死;1947年3月送邮件途中遭国民党军机扫射;1978年因病晕倒,幸亏夫人在场把我及时送去了医院。”

经历过战争年代,见证过英雄之地的沧桑巨变;经历过“五死一生”,见证着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李成栋对如今的小康社会无限感慨:“回顾我的一生,从小吃苦,共产党从万恶的旧社会把我解放出来,又培养我入了党,当了干部,选我为省劳模,送我去邮电干部学校学习文化……所以,从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后,我始终牢记党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一心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工作来报答党的恩情。”

“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我今年93岁,我还想再活几十年,想亲眼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后,中国是什么样子。”李成栋说道。

其实,还有许多像李成栋这样的老党员,不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与岁月,他们始终不忘党的恩情,不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不忘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带着感恩和知足,带着憧憬和希望,期待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

(《小康》等)

猜你喜欢

李成民兵邮件
来自朋友的邮件
A New Historical Analysis of Punishment
庄玉庭先负李成蹊
飒爽英姿女民兵
Outlook和Foxmail邮件互导
大学生养牛 精通饲料配方
QQ邮箱的妙用
和孩子一起面对害怕
“民兵”一词的来历
“山东青年”注意民兵建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