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行之人,必有故事

2021-09-22苗炜

润·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国威考尔徒手

苗炜

2019年,在中国上映了一部纪录片——《徒手攀岩》。这部片子讲的是攀岩高手阿历克斯·霍诺德徒手登上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酋长岩的过程。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几次都不敢看阿历克斯,生怕他摔下来。电影的场面让人非常紧张,我们看到了一个攀岩的奇迹,也看到了拍摄的奇迹。因为拍摄者也必须是登山高手,才能在阿历克斯附近捕捉到那些近景。这部片子的导演叫金国威,显然是一位登山高手。

看了《徒手攀岩》之后,我又将金国威的另一部电影《攀登梅鲁峰》找来看,也很刺激,情节更丰富。梅鲁峰在喜马拉雅山区,海拔只有6310米,但在专业登山家看来,登上梅鲁峰著名的鲨鱼鳍——那块铺盖着冰雪的大岩壁之路,是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的攀登线路之一。电影讲述了3位登山家前后两次攀登梅鲁峰的故事。影片中有一位专家,时不时出来讲解一番,这位专家叫乔恩·克拉考尔。

克拉考尔是个作家。20岁刚出头的时候,登山就是他生活的中心。他靠每年五六千美元的收入维持生计,没事儿就去登山,后来年龄渐长,就结婚了,过起普通人的日子。1995年3月,《户外》杂志的一位编辑给他打电话,请他写一篇关于珠峰商业登山队的稿子。编辑本人并没有真的想让克拉考尔去爬珠峰,只是想让他到大本营去采访,但这个邀约把克拉考尔潜藏许久的渴望激发出来了——他不想待在珠峰大本营两个月,却不去尝试登顶。1996年,新西兰一家探险公司愿意免费让克拉考尔体验他们的服务,克拉考尔得以前往珠峰。不料,在那个登山季,珠峰发生了一场大山难,克拉考爾成为山难的亲历者,后来他写了一本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这是他的成名作,出版后长期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最终获得普利策奖。

有一句谚语,叫“远行之人,必有故事”,说的是出门在外的、有过冒险经历的人,都有故事可讲。我们读克拉考尔的书,看金国威的电影,都是在看故事。当然,讲故事的手段在发生变化,我们看电影《徒手攀岩》《攀登梅鲁峰》会感叹,这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啊?在惊叹那些职业登山者所达到的境界和我们凡人的境界完全不一样的同时,我们也能特别直观地感觉到,拍摄的人,这些讲故事的人,本身就是专业人士。如果克拉考尔不是登山爱好者,那他就上不了珠峰,讲不了山难的故事;金国威若不是登山高手,也拍不出《攀登梅鲁峰》。

如果把视野放宽一点儿,我们能看到各领域的专业人士讲的故事。比如阿图·葛文德医生,他写了《最好的告别》,还写了好几本医学科普书。再比如舍温·努兰,他写过《蛇杖的传人》,讲述医学的历史,还写了《生命的脸》和《死亡的脸》。我们要感谢这些有人文素养的医生写出这样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如果我们读历史书,会发现比小说好看的著作就更多了。“远行之人,必有故事”,故事好看不好看,其实取决于那个远行的人是不是足够专业,是不是有足够的经验可以讲述。

(小宝摘自《文学体验三十讲》)

猜你喜欢

国威考尔徒手
54条曼龙鱼
“乒乒乓乓”的青春:狼妈教我不疯魔也能活
骇图
印度70岁老妇诞下第一胎
保持健康就赢了
百岁获短跑冠军
美国有个徒手抓鲇鱼大赛
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