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震减灾科普内容发展历程的研究

2021-09-16赵倩钊李鑫

科技资讯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普

赵倩钊 李鑫

摘  要:地震知识科学普及是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科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民灾害意识不足、防灾素养比较薄弱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正确地进行相应的防灾救灾活动。由此,地震科普应当适应不同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地调整科普内容,使得公众能够具备正确识别地震风险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防震减灾  地震知识  地震科普内容  地震科普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c)-0097-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ZHAO  Qianzhao1  LI Xin2

(1.Henan Earthquake agency; 2.Henan industrial School,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of earthquake knowled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our national defense and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work,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work. Earthquak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can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citizens' lack of disaster awareness and weak disaster prevention literacy to a certain extent. Its purpose is to enable the educated to master certain knowledge about disasters themselves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mitigation, and disaster relief.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disasters and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activities correctly. Therefore, the popularization of earthquake science should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s, and adjust the content of popularization with the times, so that the public can have the ability to correctly identify earthquake risks, so as to maxim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lives and property.

Key Words: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Earthquake knowledge; Earthquake popular science content;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交汇部位,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不仅要求公众要具备应对地震灾害的处置能力,还要求公众防震减灾的意识也要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科学普及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实,毫不松懈。这其中普及什么样的科学知识是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源头上决定着地震科普工作能否抓出实效。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地震科普内容的发展历程,从而为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1  1966—1976年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内容分析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时隔两周的3月22日,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又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数据显示,两次地震共死亡8 064人,伤38 000人,经济损失10亿元。邢台地震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中国人口稠密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第一次大地震。同年4月1日,周恩来总理第3次赴邢台地震现场时,曾勉励在现场工作的中国科技大学地震专业的同学们,要积极投入地震预测预报工作。邢台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科技人员在隆尧县和宁晋县的各个村头向群众讲授地震科学知识,协助政府安定民心。此后,我国开始比较成规模地开展地震科普工作[1]。當时,地震部门采用与群众密切结合的正确方针,深入到群众之中,广泛宣传地震科学知识。

由于现代地球科学在我国发展较晚,直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地震科学研究仍旧处在起步阶段,所以早期的地震科普内容主要是地震常识类和前兆观测类。时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李善邦,在20世纪60年代曾著书《中国地震》,该书于1990年正式出版。这本书可以作为早期地震科学普及的代表作。该书是一部“地震集解”,就地震科学的主要方面,分作专题,系统地进行了必要的论述,并尽量用中国地震事例加以说明。全书包括宏观地震、微观地震、中国地震、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这5篇共16章。该书详细地向读者普及了地震波、地震参数、地震带等与地震学科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使读者对地震事件的发生原因、地理分布等有了初步了解。除了著书传播地震科普知识,老一辈的地震工作者还利用讲座形式普及地震常识,多以高中物理教师为主要对象,以地球物理专业知识为主要科普内容。赵九章、李善邦等科学家亲自讲授《地球物理学的进展》《地震灾害及其防御》《地球的起源及其物理性质》等课程。除此之外,还组织地震科普创作,自1966年起,各有关部门编写了多种地震科普读物,如《地球十讲》《地震》等。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早期地震知识科学普及的内容单一且专业性强,主要面向具备一定地球物理方面的知识素养的对象,与实际生产生活脱节。因为当时普通百姓的科学素养较为低下,所以他们很难从当时地震的科普读物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不仅如此,早期的地震科普内容还多以展示和讲解地震仪器为主。这些地球物理类的科学常识虽然可以帮助人们大致地了解地震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很难指导和帮助人们在地震来临时如何做到自我保护,所以早期的地震科普内容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2  1976—1988年地震科普内容的特点

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破坏性地震频发。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县(今海城市)一带发生7.3级地震,共造成人员伤亡共18 308人。时隔一年,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地震造成242 769人死亡,164 851人重伤。上述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强烈程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所罕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广大地震工作者决定全力以赴地向更广和更深的地震科学进军。

这一时期的地震科普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很受欢迎。地震工作者通过举办地震知识展览、利用科普画廊宣传地震知识、创办地震科普小报、组织拍摄电影、举办夏令营等多种方式,经常性地宣传普及地震常识。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早期地震科普内容以专业知识为主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的地震科普知识内容除了兼具科学性以外,更增加了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中国地震学会和北京市地震办公室,自1982年起就利用北京西单路口的科普画廊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先后展出的内容有《地震灾害》《地震观测》等,由于精心选题,做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受到好评,在北京市科协组织的群众评选中多次获奖。这些科普知识让普通百姓明白了地震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地震监测工作是如何开展的,等等。此外,为了广泛地、经常性地宣传地震知识,一些省区如河北、甘肃等地震部门,创办了地方性的科普小报,深入浅出地宣传地震科学知识,推动了中国的群测群防工作。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当时的地震部门还充分利用最新的传播技术,组织拍摄地震科教电影和电视片,普及地震科学知识。1978年国家地震局组织拍摄了《动物与地震》影片。以后有些电影厂与地震部门配合,又相继拍摄了《海城地震》《房屋抗震》等科教片。这些影片的放映,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让普通受众更加有兴趣、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地震成因、掌握地震常识、明确房屋抗震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地震知识的热潮。为了更广泛地引导青少年,培养青少年对地震科学的兴趣,那时的地震部门还举办了全国青少年地震科学夏令营。1982—1985年,共举办了4期全国性夏令营,超千名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地震科学知识讲座、参观地震台站和实验室、进行地震现场考察和地质调查等。这些活动给营员们留下来深刻印象,启迪了他们对地震科学的兴趣,坚定了他们日后投身地震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3  1988年至21世纪初:不断加强地震应急知识的科学普及力度,地震科普内容更具针对性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地区相继发生7.6级和7.2级地震。据统计,这次地震死亡722人,伤3 664人。此次破坏性地震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让地震部门意识到,当地震来临时能否成功开展自救互救才是地震救援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从那之后,地震应急方面的科普内容开始在地震科普中的占比明显增加。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实需要,地震科普的内容更加全面且具有针对性。

地震应急是指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各种应急准备以及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2]。地震应急常识就是向公众普及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如何合理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实施自救互救。澜沧-耿马地震后,地震部门开始常态化组织公众开展地震应急演练。1990年7月28日,甘肃省地震局和张掖地区行署就在张掖联合举行了地震应急演习;1991年7月28日,国家地震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联合在乌鲁木齐举行了几十万人参与的地震演习。2008年汶川地震后,地震应急演练更是走进了大中小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除了地震应急演练,地震部门还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地震应急常识。诸如:利用播放相关内容影视作品,使公众了解地震的巨大破坏性;开展讲座,向受众现场答疑释惑,手把手教授地震自救互救技能;推广VR体验,使受众身临其境感受地震的发生。使他们在地震发生时,能科学有序地开展自救互救,从而达到保护自己和救护他人的目的。至此,地震应急知识的普及工作形成了从认识地震,到学习避险技能,再到学会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技能的模式。

不仅是地震应急方面知识的增加,近年来,地震科普内容的涵盖范围也愈趋广泛,且更加具有针对性。当前,地震部门正在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七进”活动,分别是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和进公共场所[3]。针对不同的场所和受众,地震部门所传播的地震知识的侧重也各有不同。

在机关,地震部门针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机关工作的特点,重点选择如何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如何有力有序开展震后疏散和安置、地震避难场所建设注意事项、地震紧急救援等科普内容,提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水平、科学决策能力和地震应急处置能力。2020年,安徽省地震局走进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向厅机关干部职工宣传地震灾害风险防范等知识,提升了他们防范意识,培育了他们“宁可防而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理念。

在学校,地震部门针对青少年求知欲旺盛、探索欲强烈、接受能力强的特点,通常向他们传授震时逃生避险技巧、自救互救技能、地震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并辅助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这样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启迪他们对地球物理方面科学领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高他们在实际中应用应急避险技巧的能力。2019年,河南省地震局先后9次走进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寓教于乐,采用做游戲等互动方式,向同学们传播地震科普知识,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企业,地震部门根据企业员工日常工作的特点,通常避免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向他们讲授地震事件的成因、如何在震时利用办公场所的特点开展自救和逃生等方面的科普内容。这样可以使企业员工正确识别地震风险,避免他们信谣传谣。2020年9月18日,河南省地震局科普专家到郑州华润燃气公司现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就如何避震、如何识别地震谣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讲座内容播放了小视频,通过动画的趣味通俗性、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很好地诠释了专业知识。现场的企业员工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受益颇多,结合燃气工作的特点,对防震减灾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农村,地震部门针对广大农民朋友科学素养不够高的特征,利用科普“大篷车”、科技三下乡等,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普及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建设安全家园意识。

在社区及家庭,地震部门针对城乡社区居民的生活起居特点,主要以普及地震应急自救互救技能,并培养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地震避险技巧的能力,提升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科学素质。2020年地震部门出版《城镇社区防震减灾知识读本》一书,利用文字、插画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在公共场所,地震部门针对公共场所人流密集、受众广泛的特点,地震科普内容从地震常识、地震科技成果、地震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地震预警、地震探测,到地震应急避险技能、活动断层探测,再到震后医疗救护常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历背景、不同成长阶段人群的需求,实现你想知道的,地震部门就能及时普及的目的。自2012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起,漯河地震局(现漯河市地震减灾服务中心)连续8年和团市委、市技师学院联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百名志愿者地震知识宣传活动。100余名地震宣传志愿者身披地震知识宣传志愿者绶带,在市区人流密集的广场、车站等流动宣传点,在广大市民免费发放防灾减灾科普图书和宣传彩页,宣传效果显著。

4  进入新时代要多措并举,使地震科普更加与时俱进

新时代的地震科普工作应准确面对新形势,适时开展更前沿、实用性更高的科学普及工作,同时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地震科普读物,实现地震科普工作的与时俱进。

4.1 要更多普及地震前沿科技

地震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地震预测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难题,现阶段我们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4]。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地震科学研究进程缓慢而放弃了普及地震科学知识。相反,我们要把地震基本常识和前沿地震科技成果相结合,实现地震科普内容的与时俱进。在2017年的全國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上,减隔震技术得到了展示和普及。减隔震技术即建筑隔震技术和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简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一批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就采用了减隔震技术,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航站楼在强震作用下功能完好。通过普及最新的地震科技成果,使得公众明白了虽然地震预测尚不能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很多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风险。这就向社会公众传递了科学理性的观念,帮助他们学会与地震风险共处。

4.2 要提高地震科普内容的实用性

地震的灾害性后果决定了防震减灾科普是减灾型科普宣传。所谓减灾型科普宣传就是从减少受众灾害损失为目的的科普宣传[5]。由于地震事件的发生概率较小且周期性弱,民众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关注度非常低。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要想使地震科普宣传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应该大力提高地震科普内容的实用性,做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比如:要向受众科学普及在野外游玩突遇地震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在高速行车过程中遭受地震应如何开展紧急避险、如何在震后利用“生命三角区”开展自救互救、如何了解自家住所和公共场所的地质构造情况、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恰当应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等。只有剥去地震科普宣传艰涩难懂的外衣,将地震科普内容与公众的衣食住行相结合,使得地震科普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地震科普知识的新风尚。

4.3 要积极打造防震减灾科普品牌

在防震减灾宣传中,科普作品承担着内容表达的主要功效,可以说科普作品在整个科普宣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6]。一件好的科普作品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培育人们的科学素养,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致力于提升地震科普作品的质量,细化分类,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科普作品。要汇集各方力量繁荣防震减灾科普创作,打造一批适应不同对象需求,集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作品,特别是征集整理具有科学性和普及性的避震素材实例,创作真实、具体、鲜活、生动的防震减灾科普精品。编纂权威科普图书和标准课件,制作经典科教片和公益宣传片,编排舞台剧和歌曲,创作影视作品、动漫和游戏。提高防震减灾科普作品供给能力,让“地震科普”成为响当当的品牌,使得阅读地震科普读物成为一种时尚,努力实现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和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的新局面。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应对现实挑战,跟上时代步伐,努力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切实提高全社会正确识别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陆文静,郭浩然,孙春仙,等.公民科学素质视角下的防震减灾科普研究——以日本和美国为例[J].震灾防御技术,2019(4):19.

[2] 仇尚媛,刘菲,毕超群.黑龙江省公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调查分析[J].防灾减灾学报,2019,35(1):93-96.

[3] 邱成利.加强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主要对策[J].城市与减灾,2020(4):3.

[4] 李红梅,刘宁.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的防震减灾科普课件需求调研[J].山西地震,2020(1):46-48.

[5] 张建华.甘肃省完善市县防震减灾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6] 赵娟.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科普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湖南认定2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一种具有防震垫的内藏式汽车牌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