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探索

2021-09-16李红梅师亚俊

新农民 2021年16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

李红梅 师亚俊

摘要:在玉米种植中,穗腐病是重要的病害类型,在种植过程中,耕作栽培措施不适当、环境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存在也将加大病症发生几率。在本文中,将就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发生;综合防治

1  案例概述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玉米是寿阳县第一大粮食作物。2020年寿阳早期4~6月份干旱,玉米生长不良抗病性下降,中后期8~9月份降雨偏多,气温偏低,特殊的气候导致我县部分乡镇玉米穗腐病重发,共计101000hm2。涉及多个乡镇,多个品种。如:同玉608、先玉1225、裕丰303、景润919、东润565、强盛199、大丰899、鸿翔98、中地88、锦元338等;发生范围广,朝阳镇、平头镇、平舒乡 、解愁乡、宗艾等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损失大,经多次调查、查勘和抽样测产,农作物受损严重:部分农户玉米产量受损率为50%~60%,个别农户出现绝产。

2  发病规律

对于穗腐病病原菌,从苗期至种子贮藏期都可能侵入成害,并在收获果穗、风干当中形成霉烂损失。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囊孢子、菌丝体形式附着在玉米根茬、种子与穗抽上腐生过冬,在多雨潮湿状态下,子囊孢子分散,并落在玉米花丝上寄生,经花丝侵入穗轴导致发生穗腐病。在病症发展当中,将受到玉米螟、品种、气候、贮藏条件与农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農村使用的秸秆还田方法大多为直接还田法,秸秆物理粉碎后直接被施入田间土壤,如果秸秆还田使用了患有病菌虫害的秸秆,那么这些病菌虫害等病虫源会全部留在田间,造成土壤中越冬的病菌虫卵增多,等到次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这些越冬的病菌虫源就会直接危害作物的生长,导致作物发生更为严重的病虫害。

另外连续俩年秸秆还田而且地膜覆盖的地块发生严重。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腐烂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氮肥,特别是地膜覆盖的地块,由于地膜覆盖后,土壤的温度利于秸秆腐解,与正常生长的作物争夺养分,造成玉米脱肥早衰而抗病性降低这是2020年寿阳玉米穗腐病暴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势较低,排水不畅,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的地块穗腐病发生较重,田间病虫害严重,植株籽粒伤口较多,穗腐病发生较重,果穗收获后未及时晾晒,堆放时含水量偏高,通风不畅,也是穗腐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3  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病品种

在玉米种植当中,种子的选择十分关键。科研单位需要积极选择穗腐病优良抗性组合,培育健康的种子。农民在种植之前,需要能够积极应用抗病、高产的新品种,进一步提升种植效果。玉米选种时,尽量选用一些抗病力较强的品种,好的品种生长快、植株强壮、生命力强、自然对于一些病菌的抵抗力也相对较强,自然较少染病,在制种上尽量选用抗病亲本进行制种,利用杂交培育优良抗病品种,并建立无病制种基地,培育健康种子。

3.2  播种前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优选,去掉伤、病、弱、小种,选用籽粒饱满,粒重较大,色泽纯正的种子,优选后把种子放在强光下晒2~3d,进行杀菌消毒。然后对种子进行包衣,用药剂包衣可以有效抑制病菌对种子的侵害,同时还能减少幼苗的染病几率,防治地下害虫对种子的破坏,起到保种促苗的作用。

3.3  合理密植

避免因密度过大造成通风透光不良,导致玉米抗病性下降。

3.4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肥水、中耕、除草。肥水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必备的条件,充足的肥水能确保玉米健康茁壮的成长,良好的长势自然增强了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中耕的作用同样也是起到壮苗的作用,通过中耕可以大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通透性、保水保温,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起到强化植株的作用;除草能有效的去除杂草和植株的水肥、光照的竞争,利于植株的快速生长,而且除草还能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切断病菌的寄宿条件。收获前10 d左右,站秆扒皮,促进果穗脱水早熟。在剥苞叶过程中,对发现有病的果穗,应在发病与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烂的顶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

3.5  药剂防治

心叶期,“辛硫磷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大喇叭口期,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667㎡,制成药土点心,防止病菌侵染叶鞘和茎秆;吐丝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预防病菌侵入果穗。

3.6  收获时要注意防潮、灭菌

玉米在秋后收获时,如果遇到多雨天气,收获后的玉米要分散堆放,并做好防水防潮措施,切不要堆集在一起,防治受潮高温染病。收获后要尽早剥掉苞叶,然后进行通风晾晒,晾晒时也不要堆得太厚,要经常进行翻动,使玉米尽量都能照到阳光,加速降水风干,防止发病,如果发现堆中有发病的果穗,要及时捡出来,不要和其他的玉米混放在一起,防止病菌的进一步扩散。尽早脱粒,并在日光下晾晒或在土坑上烘干,以防籽粒进一步受病菌感染而霉烂。

玉米收获后,要尽早进行玉米秆、玉米穗轴、根茬的处理,可采用粉碎做饲料、氨化、沤制农家肥等措施,如果实在多的用不掉,要集中起来进行处理,防止病菌的扩散,避免第二年的发病。现在由于大型农机具的普及,秋天可以对土地进行深翻处理,可以把一些落叶、根茬、倒伏在地的茎秆一同深翻到地下,大大减少了发病机会。

秸秆还田地块施入50~80kg/hm2底肥的基础上,应补充尿素20~25kg/667m2,缺磷地块应补充磷肥。尽量避免病虫害严重的玉米地块进行秸秆直接还田,最好采用先沤堆高温发酵再还田使用的方法,以此通过秸秆发酵腐熟过程中的高温来灭杀秸秆中的病菌、虫卵及害虫等,或者在秸秆还田后及时喷施杀菌和杀虫药物,以防诱发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张瑞.水稻品种的抗病(虫)性分析及主要害虫的化学药剂筛选[D].安徽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