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乌拉根超大型铅锌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分析

2021-09-16吕晓强石苏东杨卫立胡海滨阿迪力麦合木提李守业祝新友

矿产勘查 2021年4期
关键词:铅锌卤水乌拉

吕晓强,石苏东,杨卫立,胡海滨,阿迪力·麦合木提,李守业,祝新友

(1.中色紫金地质勘查(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2;2.新疆紫金锌业有限公司,新疆 乌恰 845450;3.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地质勘查院,厦门 361006)

0 引言

乌拉根铅锌矿床位于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乌恰县康苏镇东南3 km处,始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为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喀什凹陷砂岩型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截至2016年,仅紫金矿业控制的铅锌资源量达590万t,整个矿区范围内资源远景可望突破1000万t,有用组分为Zn、Pb,矿床Zn平均品位2.74%,Pb平均品位0.45%(祝新友等,2010;杨兵,2018)。随着矿床研究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显示乌拉根铅锌矿床为盆地卤水起主导作用的砂砾岩、砂岩容矿的铅锌矿床(康亚龙等,2009;祝新友等,2010)。在区域上逆冲推覆作用的背景下,富含铅锌等成矿物质的盆地卤水,流经原生氧化态、高渗透性的砂砾岩时,由于油气的还原作用,铅锌等成矿物质在还原过程中沉淀富集成矿(韩凤彬,2012)。成矿过程中,矿体上盘膏岩层大规模溶解,经生物还原为硫化物沉淀提供大量的还原性硫,并在矿体上盘形成坍塌角砾岩。矿体为灰白色砂砾岩的一部分,是紫色砂砾岩褪色蚀变矿化的结果(祝新友等,2010)。层位、褪色蚀变、坍塌角砾岩等找矿预测标志的建立,有效指导了康西、江结尔、加斯、硝若布拉克等具有较大成矿潜力找矿靶区的优选与圈定(刘增仁等,2014b)。这些研究成果的提出,有利地促进了乌拉根铅锌矿床及其所属成矿带内的勘探进程。但随着矿山企业规模化、国际化的开发利用,资源的需求和有效保障与找矿突破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近年来,虽找矿勘查持续投入,但尚未取得显著突破。

乌拉根成矿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作为砂岩型铅锌矿床重要的赋矿地层,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分布范围广、延伸稳定、沉积厚度大,其顶部褪色带范围东西长度超过140 km,厚100~300 m,并已发现多处铅锌矿床、矿(化)点及以铅锌为主的化探异常(祝新友等,2010;刘增仁等,2014b),成矿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巨大。目前已知的铅锌矿床、矿集区通常在很小的范围内聚集超量金属,呈现一种“小范围、大体量”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殊现象的深层次关键控制因素,特别是铅锌矿的形成与乌拉根向斜构造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大比例尺地质修测,重点探讨建造及建造组合、圈闭构造与铅锌成矿之间的关系,分析关键控矿因素,以期有效地服务矿山勘查生产及深化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乌拉根铅锌矿床位于喀什凹陷西北部乌恰次级盆地内(图1a)。喀什凹陷是塔里木地台、南天山造山带和西昆仑造山带等多个大地构造单元集中影响的区域,尤其是受西部新生代帕米尔弧形构造结的制约,地质演化复杂(李向东和王克卓,2000;祝新友等,2010;韩凤彬,2012)。在西南天山造山带与西昆仑造山带相向对冲挤压作用下,喀什凹陷在三叠纪末,与塔里木盆地分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前陆盆地构造单元,定型于白垩纪末—古近纪(丁道桂等,1996)。喀什凹陷为一多期叠置复合凹陷(康玉柱,1996),基底地层为元古代沉积-变质岩建造,盖层由古生代台地浅海碳酸盐岩夹陆源碎屑岩建造、中新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建造组成。乌恰次级盆地位于喀什凹陷的西北缘,东西跨度约100 km,南北宽约15~30 km(李丰收等,2005)。乌拉根次级盆地在中新世时期具有典型的红层盆地特征(祝新友和王京彬,2014)。乌拉根铅锌矿床就位于乌恰次级盆地东部(图1a)。

区域上断裂构造发育,北西向的塔拉斯-费尔干纳深大断裂系由一系列断裂组成,表现出控岩的同生断裂性质。在该断裂带及其旁侧,形成一列控岩、控矿盆地,如乌拉根次级盆地、黑孜苇次级盆地、托帕次级盆地和托云盆地等,其中托云盆地内出露大量侏罗纪厚层灰黑色泥质岩建造等生油(气)层(祝新友和王京彬,2014)。乌拉根矿区南侧黑孜苇断裂,呈60°~70°走向,深切基底地层,为区域上大型逆冲推覆断裂带的一部分(李丰收等,2005)。

2 建造及建造组合与成矿作用关系

2.1 矿区地层特征

乌拉根铅锌矿区出露的地层由下至上主要为(图1b,图2):克孜勒苏群(K1kz)紫色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夹泥岩,厚度大于1000 m,顶部大规模灰白色砂砾岩含矿建造为褪色蚀变的结果。阿尔塔什组(E1a)主要岩性为厚层块状硬石膏岩,厚30~100 m,下部受成矿作用的影响,现多已为坍塌角砾岩。齐姆根组(E1-2q)上部为紫红色含石膏泥岩,下部为深灰色泥岩,底部为浅灰绿色泥岩、泥灰岩,整体呈“上红下绿”的特点,厚20~30 m。卡拉塔尔组(E2k)顶部为白云质灰岩,上部为厚层生物碎屑(介壳)灰岩,下部为中薄层介壳灰岩夹硬石膏岩、泥岩。乌拉根组(E2w)上部为砖红色含石膏泥岩,中部为厚1 m左右介壳灰岩,下部为杂色泥岩,含大量生物化石。巴什布拉克组(E2-3b)上部为红色厚层含石膏泥岩,下部为薄板状粉砂质泥岩,底部为一层厚2 m的硬石膏岩层。克孜勒依组(E3-N1k)上部为浅砖红色泥质粉砂岩,下部为褐红色细砂岩。安居安组(N1a)上部为浅黄色中薄层砂岩,下部为浅黄色厚层砂岩夹泥岩,厚层砂岩中含铜(孔雀石、绿铜矿、赤铜矿)。帕卡布拉克组(N1p)主要为浅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图1 乌鲁克恰提-阿图什地区地质矿产图(a,据祝新友等,2010修改)与乌拉根铅锌矿床地质图(b,据韩凤彬,2012;祝新友等,2010修改)

图2 乌拉根铅锌矿露天采场2254平台地质剖面图

2.2 高渗透性砂砾岩、砾岩、砂岩为重要的含矿建造

铅锌矿化集中产出于克孜勒苏群顶部(K1kz)与上覆阿尔塔什组(E1a)底部。红色高渗透性碎屑岩建造为铅锌成矿的基础,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按边界品位Pb 0.5%、Zn 1%圈定I-V号铅锌矿体,该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分布,层控特征明显;各矿体之间为低渗透性紫红色泥岩所分割,局部矿体相连(图3a);以(Pb+Zn)0.6%的含量划分,则归属同一矿化带(图6)。其二,铅锌矿化强度整体呈现由下至上连续增高的趋势,顶部矿化强度高,这与盆地卤水在同一层位中往往靠上部运移的客观规律相吻合。其三,容矿岩石主要为灰白色、深灰色砂砾岩、砾岩(图3b)及砂岩,矿(化)体属于砂砾岩的一部分。沉积相研究表明砂砾岩、砂岩建造属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的产物,为原始矿源层(刘增仁等,2014a),且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铅锌含量显著高于砂岩(张志辉等,2019)。

图3 乌拉根铅锌矿床含矿建造地质特征

2.3 有利含矿建造组合制约铅锌矿化带的空间展布

矿区及区域上铅锌矿化带,大多集中分布在高渗透性碎屑岩建造内,如克孜勒苏群五段(K1kz5)砂砾岩、砾岩夹砂岩,为乌拉根、康西、吉勒格等矿床(点)重要的含矿建造。高渗透性碎屑岩与硬石膏岩建造组合的接触部位,即硅钙面附近,矿化强度显著增强,这与乌拉根向斜南翼所控制的I矿体规模大、延伸稳定,且集中产出于靠碎屑岩一侧的客观地质事实相吻合。

阿尔塔什组(E1a)硬石膏岩建造是重要的关键控矿因素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膏盐层在成矿过程中,因其大规模溶解并经生物还原,为硫化物沉淀提供大量的还原性硫(祝新友和王京彬,2014);②硬石膏岩大量溶解坍塌形成的坍塌角砾岩,有利于含矿盆地卤水沿角砾之间充填聚集、沉淀成矿(祝新友等,2010);③未溶解坍塌的厚层硬石膏岩可作为盆地卤水聚集的顶界(刘增仁等,2014b)。

齐姆根组(E1-2q)为“上红下绿”泥岩建造,这套低渗透率岩石组合可作为盆地卤水运移、聚集及元素交代、沉淀成矿的隔档层。露天采场揭露显示,在强矿化地段,阿尔塔什组(E1a)膏岩层溶解严重,几乎全部消失,代之为坍塌角砾岩,其上覆齐姆根组(E1-2q)深灰绿色泥岩褪色为浅灰绿色,沥青等有机质沿裂隙大量分布,局部顺层形成一层厚约20 cm的富沥青泥岩(图3c),因而深灰绿色泥岩建造体现出良好的“盖层”属性(图3d)。

综上,齐姆根组(E1-2q)、阿尔塔什组(E1a)、克孜勒苏群(K1kz)是区域上与盆地卤水作用关系密切的铅锌成矿最为有利的含矿建造组合。

3 圈闭构造与成矿作用关系

矿区位于乌拉根长城系隆起北侧,区域上库什维克复式向斜东段乌拉根向斜内(图1b)。乌拉根铅锌矿的形成与乌拉根向斜构造、吾合沙鲁断裂所形成的构造圈闭关系密切。勘探发现,大规模铅锌矿(化)体集中分布于乌拉根向斜的南、北两翼(图4)。

图4 乌拉根铅锌矿床S7-N15勘探线剖面图

3.1 乌拉根向斜属轴面北倾的斜歪褶皱,形态变化复杂,西段宽缓似“膝”状,东段扬起呈“V”型

乌拉根向斜核部地层为帕克布拉克组(N1p),两翼出露地层依次为安居安组(N1a)至克孜勒苏群(K1kz)。各组地层之间主要为整合接触关系,少量为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乌拉根向斜核部呈近东西向延伸,褶皱轴面北倾,属于斜歪褶皱。两翼地层层序相对完整,但岩层产状变化较大,相对应的两翼铅锌矿化强度亦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乌拉根向斜东段扬起,转折端可见两翼地层卡拉塔尔组(E2k)介壳灰岩陡倾斜呈“V”字型(图5a),两翼岩层均较陡,倾角大于65°;西段沿康苏河近南北向露头则显示出北翼陡、南翼缓,形态似“膝”状的特点。向斜东段两翼岩层产状陡,可能与东段更靠近长城系基底,在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下,褶皱变形强有关。

图5 乌拉根矿区构造变形与角砾状矿石地质特征

褶皱基底为侏罗系、长城系,总体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局部为断层接触。

3.2 乌拉根向斜是区域上库什维克复式褶皱的一部分,为多期褶皱变形的产物

区域上库什维克复式褶皱自北向南由花园村经矿区至吉勒格一带,表现出向斜—背斜的变化特征,即由北向南包含乌拉根向斜、吉勒格背斜。

矿区南部吉勒格背斜由长城系基底之上发育而来,南翼陡,核部剥蚀严重。同时,南翼被大型逆冲推覆断裂逆掩,仅少量出露。

乌拉根向斜清晰地显示出区内至少经历两期褶皱变形:其一为近南北向的挤压形成轴向近东西的斜歪向斜构造。由于变质基底空间分布差异,引起岩石遭受挤压变形应力的不均一性,导致岩石变形程度的不一,形成东段“V”型、西段“膝”状的褶皱形态变化特征。其二为近东西走向吾合沙鲁逆断层由北向南仰冲,使向斜北翼地层产状变陡,局部近直立,甚至倒转。

3.3 吾合沙鲁-花园村逆断层与向斜北翼形成良好的构造圈闭成矿空间

吾合沙鲁-花园村逆断层西自吾合沙鲁村,经肖尔布拉克、花园村,东至江结尔村,长度大于40 km。断裂经过处岩层产状大多变陡。

断裂呈近东西向延伸,倾向北,浅部倾角陡。在吾合沙鲁至肖尔布拉克一带,表现为北侧阿尔塔什组(E1a)硬石膏层与南侧安居安组(N1a)厚层砂岩夹泥岩断层接触;在花园村一带至矿区北翼,表现出沿南侧阿尔塔什组(E1a)与北侧克孜勒苏群(K1kz)层间滑动特点。断裂带内岩石破碎明显,断层泥发育,后经盆地卤水交代,现多为白色(图5c)。

与吾合沙鲁断裂相关的次级断裂发育,在矿区乌拉根向斜北翼,表现为齐姆根组(E1-2q)地层重复,在花园村一带表现为克孜勒苏群(K1kz)与侏罗系地层的反冲断层接触。

吾合沙鲁-花园逆断层与向斜北翼陡倾斜含矿建造组合形成与冲断褶皱有关的圈闭构造,更有利于盆地流体的聚集和元素沉淀成矿。

3.4 乌拉根向斜南、北两翼矿化类型相似,但矿化规模、强度差异明显

乌拉根向斜南、北两翼矿化强度差异显著,且两翼矿化强度高于核部,这与盆地卤水运移方向、差异性圈闭构造密切相关。乌拉根向斜应为成矿前即已形成。

3.4.1 南翼矿化带特征

南翼矿(化)体集中分布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顶部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等碎屑岩建造内,少量分布于坍塌角砾岩建造中。矿石以浸染状为主,闪锌矿、方铅矿、少量白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大多为稀疏浸染状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少量矿石为角砾状构造。成矿元素以锌为主,表现出西部(Pb+Zn)、东部Zn的元素分带特点。

南翼矿化带规模大,浅色带即为广义上的矿化带,钻孔控制厚度70~130 m不等。水平空间上矿化分布不均匀,由东向西存在3个矿化中心。垂向上以靠近矿化带顶部的I号矿体规模最为连续。在矿化中心,II、III号矿体矿化强度增强,向两侧尖灭、突变显著呈“非”字型。

3.4.2 北翼矿化带特征

北翼矿(化)体大体赋存在两个建造内,其一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顶部含砾砂岩、砂岩建造,与南翼一致,其二为坍塌角砾岩建造,二者为同一盆地卤水作用于不同建造的产物。矿石除浸染状外,角砾状、细脉状矿石相比南翼较发育。角砾状矿石中硫化物集中分布于坍塌角砾岩角砾之间的胶结物内(图5b),局部聚集呈块状,以铅为主;细脉状矿石中可见方铅矿、闪锌矿细脉分布于砂砾岩之间。

北翼矿化带特征与南翼类似,均表现为浅色带即为广义上的矿化带,矿化带宽约100 m左右。矿石中闪锌矿差异明显,北翼西段闪锌矿颜色以浅棕黄色为主,东段出现低温低铁浅黄白色闪锌矿,且聚集呈块状、角砾状。矿化强度东段显著高于西段。

在乌拉根向斜扬起端东侧,出露一中型锶(天青石)矿床(祝新友等,2010),天青石主要赋存在坍塌角砾岩中,其下部的灰白色砂砾岩中铅锌矿化明显。因而,乌拉根矿区矿化元素分带表现出由西向东(Pb+Zn)→Zn→Sr的水平空间分带特征,垂向上亦表现为上Sr、下Pb+Zn的分带规律。

3.4.3 褶皱断裂为重要的圈闭构造,耦合盆地卤水运移方向,共同制约区域内铅锌矿化样式、强度、规模的差异性空间分布

乌拉根向斜南北两翼矿化类型相似,均为同一含矿卤水在同一成矿时期内于不同建造内交代、充填成矿的结果。

矿化元素分带由西向东均表现出(Pb+Zn)→Zn→Sr的水平空间分带特征(图1b)。东段矿化自然边界清晰,以大规模出现天青石为界,西段矿化自然边界往往呈现过渡的特点,这与典型的盆地卤水成矿过程中矿化元素空间分带规律相吻合,反映区内宏观上含矿盆地卤水自西向东运移的特点。

南翼围绕铅锌矿化呈正相关关系分布的褪色蚀变范围、强度,在康苏河以西一带变薄减弱(图6);矿区南部至吉勒格一带,褪色蚀变规模进一步减小;向斜南翼至核部矿化强度呈现出北北西向相间展布规律,表现出局部含矿盆地卤水自北西向南东方向运移的规律。

目前控制的向斜北翼矿石品位、矿化强度空间分布表现出东段强于西段、浅部高于深部(图4)的特点,除了与含矿盆地卤水运移方向关系密切之外,东段含矿建造倾角陡,且叠加吾合沙鲁逆断层的改造形成冲断褶皱等有利盆地卤水聚集的圈闭构造,亦是关键的控矿因素之一。盆地卤水沿高渗透性岩层、层间滑脱带、破碎带等裂隙空间迁移,在圈闭构造顶部优先聚集,成矿元素交代、充填形成铅锌矿体。这样的圈闭构造不仅仅是矿化元素聚集的有利场所,往往也是沥青等有机质富集的有利空间,因而常常形成大规模坍塌角砾岩带及高品位铅锌矿体。

向斜南翼地层产状东部陡、西部相对缓,形成构造圈闭水平空间规模大,有利于盆地流体的大量聚集、交代成矿,进而形成大规模矿化中心。同时,铅锌矿化中心表现出相间分布、北西向延伸的规律,可能与北西向横向供给系统(密集分布裂隙带)及其影响局部含矿盆地卤水运移、聚集方向有关。

南翼矿体上盘硬石膏层与泥岩的接触带附近,可见硬石膏层发生明显的褶皱变形,属褶皱变形过程中层间滑动引起的拖拽现象(图5d)。铅锌矿化带内岩石较为完整,叠加改造变形特征并不明显。南翼矿化强度往往集中在矿化带的顶部,而北翼矿化强度顶部富集并不明显,矿化带中部、底部往往更亦出现高品位铅锌矿体。这些特征说明乌拉根向斜应为成矿前即已形成,而非先成矿、后褶皱变形。

4 石膏、有机质、褪色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

有关石膏、有机质、褪色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前人已做了大量的论述与规律总结,并建立了有效的找矿指示标志。

石膏在与盆地卤水活动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中是广泛分布的,如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石膏等膏盐往往围绕铅锌矿体环状分布(毕献武等,2019)。乌拉根矿区硬石膏岩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走向上膏盐层残留厚度与坍塌角砾岩规模、铅锌矿化带强度往往呈负相关关系(图6)。坍塌角砾岩角砾为白云岩,形态多为不规则状,角砾大小1~50 cm不等,胶结物主要为砂粒、泥质物或新形成的细粒白云石、方解石,原岩石膏全部或部分溶解(祝新友等,2010)。

矿区范围内往往有大量的油迹沥青出现,尤其是矿化强度高的地段(刘增仁等,2010;韩凤彬,2012)。露天采场中随处可见含矿建造中有机质沿裂隙不规则网脉状分布;规模大、强度高的I矿体含矿碎屑岩建造主体为深灰色,与矿化强度相对弱的II、III、IV矿体灰白色石英砂岩建造之间界线波状弯曲变化(图3e),这种界线延伸是跨层的,并非原始沉积的结果,而是后续有机质交代改造的产物(图3f)。重要的含矿砂砾岩、砾岩建造中砾石大多为灰黑色,富有机质(图3b)。乌拉根铅锌矿床有机质测试分析显示出高成熟特点,有机质多以不规则状出现于砂粒之间,与铅锌硫化物分布聚集呈正相关关系。盆地卤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尤其是其中的有机质(油气)主要来源于侏罗纪沉积物(刘增仁等,2014b)。

褪色蚀变在矿区范围及区域上是广泛发育的(祝新友等,2010;刘增仁等,2014b),为圈定成矿远景区的有效指示标志之一(图6)。矿区褪色蚀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红色粗碎屑岩建造褪色为灰色、灰白色,其二是红色泥质岩建造褪色呈绿灰色。褪色蚀变是盆地流体交代作用使岩石中铁质染色剂被还原的结果,此过程中,赤铁矿逐渐减少以至消失,黄铁矿逐渐出现至增多(黄世强,2019)。红色岩石中发生的大规模褪色蚀变现象不仅包含有机质对赤铁矿的还原作用,更涵盖有机质与蒸发岩、含矿氧化性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褪色蚀变程度的强弱,即岩石颜色由“紫”变“浅”的程度、黄铁矿的含量,均有效指示成矿活动发生的强弱。地质现象显示褪色蚀变程度强弱主要与岩石渗透率有关,粒度粗的砂岩有利于成矿。岩石渗透性越好,褪色蚀变越强,矿化越好,如I号主矿体的容矿岩石即为深灰色砂砾岩。泥质岩石由于低渗透率,难以发生大规模褪色蚀变,仍呈现出原始的紫红色,在砂岩与紫色泥质岩接触界面处,部分泥质岩石褪色形成绿灰色。

图6 乌拉根向斜南翼纵剖面图

5 成矿年代地质推断

塔西南乌拉根成矿带分布有大量的铜、铅锌矿床(点),以乌拉根式砂砾岩型铅锌矿床、萨热克式砾岩型铜矿床、花园-吾合沙鲁式及伽师式砂岩型铜矿为代表,属典型的层控砂岩型铅锌铜矿床(刘增仁等,2014a;祝新友和王京彬,2014)。前人研究表明这类矿床的形成为氧化性含矿流体与富含有机质的还原性流体“双交代”的产物(韩凤彬,2012)。如前所述,圈闭构造(岩性圈闭、构造圈闭)是盆地流体聚集与元素沉淀的前提,褪色蚀变带即为广义上的矿化带。因此,通过限定圈闭构造和褪色蚀变形成的时间可以约束成矿时代。

中—新生代各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大多为整合接触关系,如克孜洛依组((E3-N1)k)与安居安组(N1a)之间,少量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如克孜洛依组((E3-N1)k)与巴什布拉克组(E2-3b)、安居安组(N1a)与帕卡布拉克组(N1p)。乌拉根向斜核部地层主要为新近系,推测向斜形成时间介于新近纪和第四纪之间。吾合沙鲁-花园逆断层切断最新地层为克孜洛依组((E3-N1)k),表明大规模逆冲作用形成于克孜洛依组((E3-N1)k)沉积成岩之后,破碎带岩石褪色明显、矿化强烈,反映铅锌成矿发生于逆冲断裂形成之后。

褪色蚀变是盆地流体与岩石“水岩”反应的产物,成矿往往集中发生于褪色蚀变过程的晚阶段。调查发现,矿区及近外围地区帕卡布拉克组(N1p)未见明显的褪色现象,而安居安组(N1a)含铜砂岩之间大规模褪色现象集中发生于安居安组下段(N1a1),因而初步断定成矿作用晚于安居安组下段(N1a1)沉积成岩时间。

富含在碎屑岩建造中铜、铅锌矿床基本为同一时期同一盆地流体在不同建造组合中沉淀成矿的体现(祝新友和王京彬,2014)。结合建造接触关系、断裂构造、褪色蚀变特征及铅锌成矿与地质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综合确定铜、铅锌成矿年代为安居安组下段(N1a1)沉积之后,帕克布拉克组(N1p)沉积之前,即中新世中晚期,这与安居安组(N1a)和帕克布拉克组(N1p)二者之间存在微角度不整合的地质特征相吻合。

6 结论

新疆乌拉根超大型铅锌矿床为中新世中晚期喀什凹陷北部乌拉根次级红层盆地内有利含矿建造组合、向斜圈闭构造及自西向东运移的富含铅锌成矿元素的盆地卤水三者耦合作用的产物。

(1)铅锌矿化集中产出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K1kz)与上覆阿尔塔什组(E1a)底部,红色高渗透性碎屑岩建造为铅锌成矿的基础。齐姆根组(E1-2q)、阿尔塔什组(E1a)、克孜勒苏群(K1kz)是最为有利的含矿建造组合,共同制约着区域上铅锌矿化带的空间展布。

(2)乌拉根向斜是区域上库什维克复式褶皱的一部分,为多期褶皱变形的产物。大规模铅锌矿(化)体集中分布于乌拉根向斜的南、北两翼。在区域上逆冲推覆作用为主的大背景下,叠加吾合沙鲁逆断层影响的乌拉根向斜是成矿所需的重要圈闭构造,为富含铅锌成矿流体聚集、元素沉淀成矿的前提。

(3)乌拉根向斜南、北两翼矿化样式、规模、强度的显著差异,与中新世中晚期富含铅锌元素的盆地卤水宏观上自西向东的运移方向及乌拉根向斜构造不同地段所体现出差异性圈闭特性密切相关。

致谢工作中得到新疆紫金锌业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地质勘查院乌拉根项目组的大力支持,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刘增仁和赵路通高级工程师的帮助与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猜你喜欢

铅锌卤水乌拉
南美某盐湖卤水除硫除硼得到富锂卤水的方法
火星表面“卤水”存在或更稳定常见
豆腐去卤水味切不易碎的办法
我国铅锌矿床的共伴生矿综合勘查评价指标探讨
影子回来了
认真王国奇遇记
寻找影子
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模型初探
广东省溪山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那尼!怎么就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