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武术散打运动现状研究

2021-09-15

武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段位制教练员俱乐部

许 文 刘 辉

1.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023;

2.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北京 100176

1 引言

本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现行培养模式,分析其开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青少年俱乐部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武术青少年俱乐部散打教练员、家长、运动员、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CNKI搜索有关期刊论文、硕博论文,对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竞技体育、青少年俱乐部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梳理与评述。

3.2 问卷调查法

对34所北京市青少年俱乐部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练员30份、家长50份、运动员50份、管理人员30份。

3.3 专家访谈法

通过电话、E-mail、面谈等方式对相关教练员、研究散打运动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其对于影响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看法和建议,并进行归纳和分析。

3.4 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统计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2007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3.5 逻辑分析法

根据统计数据,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并且结合散打运动客观的规律,深度剖析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科学规律。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北京市青少年俱乐部武术散打教练员现状

4.1.1 武术散打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表1 教练员基本信息统计表

在所调查的教练员中,53.3%的教练员年龄为41岁以上,80%的教练员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初级职称46.7%。调查显示,年龄结构和职称层次都有待更加合理。

4.1.2 武术散打教练员继续教育情况

表2 教练员参加继续教育意愿情况调查表

调查显示,教练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意愿很强烈,现代散打运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竞技项目,在41年的发展中,各个学科的融合发展使得其科学性越来越强。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等各级单位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以提高体校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例如,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山东省武术院承办的2014年全国武术散打教练员培训班、陕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承办的2019年全国武术散打教练员培训班等。另外,也有一些高校提供了提高学历水平的教育机会,教练员可以以脱产、函授等方式参与。

4.1.3 武术散打教练员工资待遇满意度

基层教练员担负着很重的训练任务,压力大、待遇低已经成为影响教练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之一。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教练员对于目前的工资待遇是不满意的,工资待遇不高,而工作任务却很重,这让教练员的生存压力变大。

4.2 散打运动员的现状研究

4.2.1 运动员训练动机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显示,有36%的运动员是由于上大学参与散打训练的,其次是家长意愿选择以及兴趣爱好的运动员分别占到总数的26%、20%,只有14%的运动员选择成为职业选手。一些孩子家长是散打爱好者,对散打这项运动也有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把孩子送到俱乐部学习散打就很自然了。但是孩子的是不是适合这项运动、对散打有没有兴趣,父母则没有过多考虑,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和访谈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做的弊端是难以发挥孩子主观能动性的,若孩子不喜欢这项运动的话就容易产生逆反、厌倦的心理,训练比赛敷衍了事,这样的情况浪费了本来就有限的训练成本,还容易耽误孩子的成长。以“上大学”作为训练动机的运动员人数排在第一,这是因为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对于运动员有些优惠政策——拿到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资格证书的考生可以参加单招、特招或者降分录取上大学,这样的制度条件确实也吸引了一部分学生参加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喜欢这项运动,并且努力训练才有可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但调查显示,选择“兴趣爱好”和“当职业选手”的比例一共只有34%。

4.2.2 运动员训练满意度

表3 对训练满意度调查表

从表5可知,运动员对训练方法满意的占到了66%,说明大多数教练的训练方法得到了运动员的认可;训练强度认为一般的运动员达到了62%,有可能是青少年嫌苦怕累的原因;训练时间长短的一般和不满意达到了78%,说明运动员对于训练时长大体是不满意的。散打项目的特点是对抗性强,强度大,这样的特点对于这一代青少年来讲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因此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就极为重要,如果教练能有效的调动运动员的兴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家长对散打运动态度研究

4.3.1 家长支持动机

调查显示,家长选择孩子参加散打运动的主要诉求是锻炼身体。当代的家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会“逼”着孩子去锻炼。排位第二的是防身需求,校园霸凌事件屡有发生,一些家长意识到掌握防身技能是必须的,这个诉求是以往没有的,说明了家长的安全意识已有很大提高。在移动互联网的社会里,孩子们户外活动减少,眼睛停留在电子屏幕上的时间增多,引起了很多健康方面的隐患,因此,为了抵制“手机控”“游戏控”等现象,家长们报班让其参加体育锻炼。

4.3.2 家长不支持原因调查

在调查现场,对参加其他运动项目的孩子家长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从调查结果显示,担心影响学习的家长占到了34%,这是一种应然的反应,多数家长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占用学习时间,而且训练后孩子比较疲惫,也没有精力学习。家长对散打运动的了解有限,对其安全性和武德教育不甚了解,认为学习散打容易让孩子参与打架,这就需要教练员对训练要进行安全设计,而且要注重武德教育,使运动员不但要学打拳,更要学做人。

5 影响散打运动开展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

5.1 影响因素

5.1.1 政策因素

首先,由于武术散打不是奥运项目,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对其投入有限。尽管我国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但是武术却遗憾未能成为奥运项目, 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而同为亚洲技击项目的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已经成为了奥运项目,虽然散打无论从比赛的精彩程度还是国际影响力都比其它项目更好,但是奥运之路却多坎坷。武术散打运动经过近41年的发展,无论从技术特征、竞赛规则、观赏性等方面已经符合了奥运项目的要求,而且能代表中国传统武术“踢、打、摔”的特点,因此,以武术散打为突破点申请加入奥林匹克正式比赛项目是十分可行的。其次,武术散打职业化程度低,社会影响力小。职业化是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必由之路。散打是我国发展较早的职业化项目之一。从1994年至2008年是我国散打职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了“散打王”“功夫王”“争霸赛”等品牌赛事,社会影响力空前。由于各种原因,比赛中断,散打职业化进入了停滞时期。目前尚在发展的“昆仑决”“武林风”等赛事品牌在国外格斗赛事冲击下也步履维艰。因此,在政策层面,武术散打所获支持不够。

5.1.2 竞技因素

散打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推广要有相应级别的比赛辅助。如果只练不打,那么对散打运动的认识就停留在表面,久而久之会导致家长和学生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在遇到校园欺凌等事件时,也无法有效保护自己。对于青少年武术散打比赛,学校、青少年俱乐部仍然心存疑虑,关键的原因是比赛的安全问题。学校的安全任务重,安全成本高是办赛不积极的主要原因。

5.2 促进策略

5.2.1 政策保障

中国武术协会青少年与学校武术指导委员会在2011 年专门制定了《武术健身操推广实施方案》。中国武协制定了《关于加强武术“六进”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大力推广和普及武术健身操和武术段位制作为武术进校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于 2013年9月率先成立由上海体育学院牵头、26 所高校组成的“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 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颁布实施了《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中国武术协会认真制定并印发了《2015 年武术段位制推广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开展了段位制试点工作。

5.2.2 段位制

武术散打段位制的设置是符合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规律的,根据年龄或学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段位。以武术兴趣小组、俱乐部、学生社团等多种形式在各级学校开始武术进校园的活动。尤其是在高年级阶段也就是初中、高中阶段要打通升学通道,更要有高水平运动员选拔通道,这样除了康体健身以外,还兼顾其它通道,使得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

5.2.3 师资建设

师资缺乏是制约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教育系统、师范类院校加强武术师资的培养工作,学校要加大武术师资的引进,另一方面打通退役的武术运动员向武术教师的转型通道,再者可结合社会力量,聘请社会上武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教练入校传艺。

5.2.4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对于武术散打运动在校园中广泛开展,对于广大青少年更加科学、合理的参加武术散打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加大武术散打教材的建设,以段位制为基础,结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编写便于教学实践的武术散打教材是深化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改革必由之路。

5.2.5 场地器材

武术散打进校园的过程中,师资和教材都属于软件建设,场地器材属于硬件建设,现实情况是学校缺乏专业的武术散打场地,这是武术散打进校园途径中的瓶颈问题。另外,场地器材的缺乏是导致家长不愿让孩子参与和学校不敢开设课程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段位制教练员俱乐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开展状况调查研究(1997-2011)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