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细微处见功夫 标点符号大用处

2021-09-13张春霞

课外语文·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蜀道难感叹号项王

张春霞

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朱自清《写作杂谈·标点符号》)。它看似微小,却以极强的表情达意功能、难以替代的独特魅力而大放光彩。可以说,它是无声的语言,是无言的情感,是别样的文字。所以,它能使书面语表情达意更加确切,能把用语言难以完全表達的言外之意暗示出来,它辅助文字使表情达意含蓄而更有韵味,尤其对高中生品鉴文本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特别是疑问句末多用感叹号,这样的“矛盾”点给鉴赏文本带来了很多值得探究的必要。

一、于细微处见知著 标点符号现主旨

首先,标点符号对于凸显文章主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如“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对疑问句末用感叹号的巧妙处理就是典型范例。

《蜀道难》中有一句:“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以蜀地之人的口吻劝诫“西游”的朋友不要入蜀,原文所用为感叹号,而课下注释则变成了问号。

原文为“!”,注释中为“?”,这是为何?难道课本编撰出现遗漏?

显然不是,经过探究,笔者认为之所以选择感叹号,理由如下:课下注释“嗟”叹惋之词,和文章末句“侧身西望长咨嗟”后用感叹号是一样的,都表叹惋。这种表达,正如父母经常说:“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你好,唉,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这最后的标点使用了叹号,是父母感叹孩子不明白他们的苦心,突出的是“为孩子好”这个主旨,而不是质疑“不明白”的原因,所以应是感叹,不是疑问,这其中夹杂着复杂的无可奈何的情愫。在《蜀道难》中,李白更重要的是以当地人口吻强调不要入蜀,更能充分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在路上的担忧,却不能阻拦朋友出行的无力,而如此担忧只能依托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现实困难,如果原文用问号,不仅叹惋之意大打折扣,文章结构脉络也将混乱不清,全文主旨更无法得到充分展现。由此可见,细微处见知著,标点符号对于凸显文章主旨的作用实在重要。

二、于疑问处寻悲喜 标点符号载深情

此外,标点符号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也具有重要价值。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一文中对疑问句末用感叹号的极致运用是有力证明。

原文:“项王军壁垓下……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虞兮虞兮奈若何!”两个疑问句后居然也运用感叹号?

带着疑问,笔者深入文本,感悟语言,希望找到后人在理解这两处文字时确定用感叹号的缘由。在幽深黑暗的标点运用之道、文本阅读之旅上摸索前行,在“初极狭”只得“复行数百步”的实践后,通过阅读《史记》中的项羽相关篇目,不难看出,历经霸上与垓下双方军事实力翻转的现实挫折,面对自己信任的优秀人才流失的大势,项羽分析比较了两大阵营悬殊的实力:刘邦方面君臣一心,众志成城,属下舍命相陪,忠诚无二;项羽方面,内部矛盾积压,君臣离心离德,被困垓下,士气低落,谋臣、良将俱失。可以说,此时项羽信心全无,斗志尽失,挫败感让他一蹶不振,心如死灰,只得借酒消愁,面对忠诚的虞姬与乌骓,他百感交集,与其说此时他心中只有美女宝马,不如说,戎马一生,常胜不败的他回顾走过的漫漫人生,与他生死相依的除了虞姬与乌骓,真正忠诚懂他的已别无其他,左右怕他敬他,却不懂他。于是心碎无力,只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天无时,地不利,人失和,面对此状,曾经不可一世的项羽,此时的“奈若何”“是何楚人之多”。自然不是疑惑楚人数量多少,而是英雄末路的哀叹,是已经认定楚国全境已失,大势已去却回天无力。看似发问实则感慨,想必心中早已有了沉甸甸的答案。

静静想来,正是这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功业末路兮无力返的悲苦凄清,悲壮中撕心裂肺的无助酸楚,悲恸又深感无力,让无数后人在感知这份悲壮时,又爱又恨,想要出谋划策,又感无能为力,惟有用感叹号,让这份悲壮内疚、沉重深情来得更痛彻心扉。夜深人静,读来不觉潸然泪下,荡气回肠。看似微小的感叹号,既承载了项王的末路悲壮,又寄托着太史公的春秋秉笔。

叶圣陶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先生的话点明了标点在表情达意、塑造人物、突出主旨等方面的重要性。以上两篇文章正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证明,上述疑问句末的感叹号的确切运用,蕴含了丰富的感情于语言中,寄寓深刻的主旨于标点中,可谓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意更浓!

猜你喜欢

蜀道难感叹号项王
牛心山
开心校园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感叹号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完美!】
找点
自勉
狞厉之美——《蜀道难》的别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