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成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1-09-1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大堰成人文化技校315500董江飞

新农村(浙江)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山民宿乡愁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大堰成人文化技校(315500)滕 峰 董江飞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农村成人文化技校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上大有可为。

1.发挥教育培训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开发乡村人力资本,培养和造就一支“有思想、有梦想、爱农村、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拥有新知识,懂得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拥有新思想和新素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大堰成校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农民职业生涯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民以“梦想”。一是连续举办“双证制”成人高中班10期,先后有500多人毕业,还有60人参加电大开放教育;二是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30余期,推广新技术10余项,为3 000多农民持续“充电”;三是“线上线下”示范,更新旧观念,形成新思想。学校通过各种培训与学习,促使农民自身实现现代性转化,提高其能力,振作其精神,做有思想有梦想的新型职业农民。

2.建设生产示范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围绕建设“云上大堰,乡愁小镇”的目标,学校主动融入,力求有为。依托当地资源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建设高山果蔬、有机产品基地和合作经营组织,通过这些基地和组织的示范,努力实现产业振兴。

(1)建设高山果蔬基地,培育特色专业大户大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平均海拔575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较大。正是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催生了培植高山果蔬的美好愿景。一方面,在海拔400米的高山上建立了高山西瓜、沙山水蜜桃、深山猕猴桃、新昌小京生示范基地。产前做好宣传发动和种子种苗选购工作;产中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聘请农技人员到基地进行现场示范。另一方面,把专家的意见通过线上培训和发放资料等形式,为更多的农民排忧解难;产后做好营销服务工作,牵线搭桥,帮助农民推销产品。通过这些基地的引领和辐射,种植高山果蔬成了农民自觉行动。目前高山西瓜面积达5 400亩,新昌小京生3 200亩,沙山水蜜桃1 200亩,深山猕猴桃2 000多亩,培育了地方特色农业专业大户120户。

(2)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培育规模适度家庭农场大堰是奉化唯一的全山区乡镇,又是宁波的水源保护区,环保要求特别严格,大批青壮年劳力随企业外迁,导致土地抛荒。流转土地经营权,扶持和发展拥有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家庭农场势在必行。为此,学校和镇农办建立了有机稻、生态白茶、山笋示范基地。学校扶持示范基地和家庭农场建设。一是编印校本教材供农户学习交流。二是聘请农技专家为家庭农场客座“导师”。根据物种农时需要,适时举办各类培训,满足农户学习需求。先后推广了稻鸭共作技术、有机稻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白茶无性繁殖短穗扦插育苗技术、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根外施肥技术等20余项,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稷之源”有机米、“天格雾”有机米、“秀溪”生态白茶、“嵩翠”高山白茶、“可岚牌”高山西瓜等已成为大堰的特色有机农产品。三是帮助这些家庭农场注册了商标。培育了水蜜桃、猕猴桃、高山西瓜、有机稻米、生态白茶等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20个。学校也因此荣获浙江省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

(3)组建专业技术协会,培育合作经营组织除了开展技术培训和创新创业引领,还通过建立技术协作组织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集约化经营。目前,成立了高山西瓜合作社、有机竹笋技术协会、生态白茶合作社等8家合作经营组织,秘书长都由成校校长兼任。根据农时季节和学习需要,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来讲课,组织专业合作社骨干去外地考察取经,帮助专业组织制定生产规程,统一生产标准,保证有机产品的质量和声誉。

3.挖掘乡土资源潜力,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历史和自然赋予了大堰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学校主动接轨“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发展理念,服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1)建设赏花摄影基地,助力美丽经济形成为建设千亩油菜花基地,学校召开了“色彩农业”现场会,邀请专家做色彩农业与乡村旅游讲座,现场讲授相关知识和技术,经过几年努力,建成了以西畈村为中心的千亩油菜花观光和摄影基地,每年举办“相约大堰”赏花摄影节,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赏花摄影,助推了美丽经济的形成。

(2)编写大堰旅游书籍,扩大旅游知名度把大堰自然景观融入人文内容,使山水富有灵性。大堰的仰天湖、石井龙潭、镇亭山、流凉坑等自然景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朴素自然的神话故事。为此,成校编写了社区教育读本《我们的家》,从“风水宝地、文化圣地、富饶之地、养生静地、运动基地和旅游圣地”六个章节介绍了大堰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成校还和镇旅游办组织编写出版《大堰文华》一书,从“乡土游记、民间传说、村景吟咏、对联集锦”等,系统介绍大堰湖光山色和文化底蕴。两书的编印发行,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留住乡愁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乡愁作为乡村文化的记忆,是村落重要的无形资产,挖掘乡愁文化,留住有文化的“乡愁”,是振兴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为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弘扬乡贤文化。大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明代工部尚书王钫,新中国首任驻印尼大使、文化理论家王任叔(巴人),宁波第一任总工会委员长王鲲,“闺阁诗人”王慕兰都是地道的大堰人。学校和镇旅游办重新布置了巴人陈列馆、王鲲烈士纪念馆,收集文史资料供后人瞻仰。在新建的巴人文化公园增添了巴人读书励志名言。修缮王鲲烈士墓、举办“巴人读书节”等活动,丰富乡贤文化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二是复活民俗风情。大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村落文化资源丰富。“抬锣鼓”“舞龙灯”“踩高跷”“捏花草”等民间艺术颇具特色,这些文化艺术濒临失传;“做年糕”“磨豆腐”“焐胖蹄”“蒸大糕”记忆中的乡愁逐渐淡化。挖掘乡愁里的文化,留住有文化的乡愁。通过举办“乡土文化节”“乡村美食节”,复活风俗民情,留住乡愁记忆。三是激活农耕文化。学校配合大周村建立了农耕文化展览馆,陈列了石磨、稻桶、蓑衣、风车、织布机等老式农具和生活用品,使游客特别是青少年通过参观了解传统农耕方式,推动乡愁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渗入,从而增强青少年热爱家乡的情怀。四是培育特色民宿。学校和旅游办把域内35家农家乐升级改造,加盟“一路上”品牌,开发特色课程,举办文化艺术沙龙活动,邀请当地“捏花草”“抬锣鼓”等非遗传承人与客人现场交流分享。另外,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改善服务礼仪,提升烹饪水平,开设茶艺表演,逐步向特色名宿过渡。“花雨醉”既保留了百年老宅的古韵,又搭配现代风格的青砖,独具田园风情,有“花”的浪漫,有“雨”的温柔,有“醉”的朦胧,成了网红打卡民宿。张家大院·云水间,民宿主人张丽娜,从央视辞职,回老家盖民宿。张家大院民宿获评浙江省“白金级”荣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色民宿吸引了创新创业团队来大堰开发各具特色的“水养、气养、食养、荐养、心养”等高端精品民宿,既留住了乡愁文化,又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山民宿乡愁
孪生院子民宿
乡愁
东胡林民宿
乡愁
高山上的贝壳
九月的乡愁
你是民宿达人吗
回头一望是乡愁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