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城老背夫

2021-09-12孙玉良

关键词:竹杖华里天师

孙玉良

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咸,千说万谈,难以道尽。当我们在人生路上,遇到像青城老背夫这样的人时,所有滋味就会混杂在一起,涌上心头,让人久久难忘。这是怎样一种感受呢?让我们走近青城老背夫,走近他艰难的生活。

在见到他之前,首先听到的是他的声音,一步一呻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在登青山的石阶路上,我每天都会碰到他,拄一根竹杖,不知装有何物的竹背篓上,层层叠叠地堆着一个又一个的编织袋,背负物的高度,几乎等于他身高的两倍。他身材矮小,面容枯瘦,须发苍白,额顶头发已经脱光,让人看不准他的实际年龄。重负将他的腰弯成90度,而头却吃力地昂起,浑浊的眼神无助地前望。他一双穿着草鞋的脚,迈得艰难而迟缓,手中的竹杖每触及上一级台阶,便发出“哒”的一声,紧随着便是一声“唉”的叹息声或呻吟声。我站住脚,想问他一点什么,但是不敢。我知道,这时候让他说一句话,甚至吐一个字,都会无端消耗他的若干体力。

一身轻松的我,空着两手登山,尚且累得气喘吁吁挥汗如雨,那老背夫的感受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到达天师洞看了一下表,感受还不错:从山门到天师洞距离是4华里,我只用了28分钟。我在那里盘桓①了一会儿,就开始下山了,但刚走到天师洞陡直如天梯的长台阶,就看到那位老背夫从下面一步一呻吟地走了过来,他把背篓搁在一座凉亭的边沿上小憩②。

我终于有了跟他对话的机会了,我问他背的是些什么,他说“大米、苦瓜、粉丝、包谷(嫩玉米)、菜、饮料……”他将这些东西背上山,供游客和景点的工作人员食用。“你背的这些东西有多重?”“120斤。”“背这一趟能赚多少钱啊?”“从山门背到朝阳洞,10元。”

从山门到天师洞4华里,从天师洞到朝阳洞还有6华里。原以为,他把东西背到天师洞就已经到达目的地了,没想到这还未及一半路程;而且,再往上的6里路,更陡峭更险峻。他那孱弱③的身躯里面,还剩下多少力气,让他坚持到朝阳洞呢?10华里陡峭崎岖的石级路,120斤的重负,平均每华里一元钱的酬劳。这三者之间如何能画上一个等号?

“家住在山下一个坝子,家里就我一个,没人管啊。”说着,他背起背篓,撑着竹杖站了起来。“要下雨了,我得走了。雨天路湿了要滑,东西湿了要重些,时间晚了也来不及送到。唉……”他自语着,又开始了一步一步呻吟地攀爬。

这话我理解,对于他来说,身上每增加一个雨滴,都是难耐的重负。

老背夫开始艰难地攀登天师洞前陡峭的石阶,但刚走几步却站在一旁不走了。

原来,石阶上有一对青年男女在那里照相。先是男的给女的照,女的不停地搔首弄姿,男的没完没了地折腾。男的给女的总算把纪念照照完,然后女的又给男的照,又是一番折腾。老背夫就背着120斤的背篓,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旁等待,无谓地消耗他剩余不多的体力。

其实,这天梯般石级地宽度,足够十几人上下,有人照相并不妨碍老背夫上山,他是感觉自己太寒酸太卑微,他怕自己的形象万一被摄入镜头,会影响那些红男绿女们的兴致,会煞了他们的风景,所以他宁可背着一座小山似的背篓,弯腰弓背地等待,等待。

在那段日子里,出于锻炼的目的,我每天都要登一次青城山。青城山的背夫不少,抬滑竿的轿夫也不少,上下山的游客更是摩肩接踵多得数不清,但我只记住了他一个——那位又可敬又可叹的青城老背夫。

词语解释

①盘桓:徘徊;逗留。

②小憩:休息一会儿;稍作休息。憩:休息。

③孱弱:瘦小虚弱。

欣赏感悟

本文语言平实,构思精巧,作者以细腻的语言刻画了一位生活艰难,又顽强挣扎的老背夫形象,读来使人如睹其人,如聞其声。这位老人的形象深深刻在读者心中,难以磨灭,令人不禁为他的遭遇感慨,也更加明白“人生百态”、“五味杂陈”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了。

阅读实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气喘吁吁( ) 陡峭( ) 险峻( )

摩肩接踵( ) 崎岖( ) 宁可(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三者之间如何能画上一个等号?(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他来说,身上每增加一个雨滴,都是难耐的重负。(改写成反问句)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他宁可背着一座小山似的背篓,弯腰弓背地等待,等待”这句中有两个“等待”来强调,对于身负重物的老背夫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漫长难熬。( )

(2)本文借青城老背夫抒发了作者对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弱者的无限同情。( )

4.将文章中描写青城老背夫的段落和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青城老背夫?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步一呻吟”在文中多次出现,作者的用意何在?

6.文中说那位老背夫“又可敬又可叹”,你认为他可敬在何处,可叹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读写作

7.请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令你难忘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ū qiào jùn zhǒng qí nìng。2.(1)这三者之间不能画上一个等号。(2)对于他来说,身上每增加一个雨滴,难道不都是难耐的重负吗?3.√√4.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及外貌描写等多种写作方法,使老背夫的形象跃然纸上,生动,富有感染力。5.作者为了强调老背夫的负提之重,生活之艰难,老背夫的生活令人同情。6.可敬在于他的生活虽然艰难,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仍然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坚强地面对生活的重担。可叹的是他的生存状态值得人们同情,作者希望像他这样的弱者能得到社会的关爱。7.略。

阅读视窗

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成立,发起人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等。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猜你喜欢

竹杖华里天师
蓝旭志
绝句
垂老吟
王天师消暑之法
外貌描写莫从俗
“天师”教职略考
酒中日月
我和你
天师箓经收集整理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