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料重构

2021-09-10周大燕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科学课重构科学

周大燕

摘要:初中科学是一门科学探究课,但探究实验如果仅停留在“看”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话,所有的探究都是假探究。所以在科学课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力尤为重要。然而,观照当下,科学课的机械化、教学模式的簡单化和教学目标的单一化,使科学课堂偏离了方向,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的科学学习。因此,我们追本溯源,旨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内容、对象和课型的特点,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重构预习,做到有效备课”、“重构教学,做到有效教学”、“重构反馈,做到有效辅导”策略,使学生参与科学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增加,使教师明确开展科学课的形式和方法,对提高科学课效率起到显著作用。

关键词:重构;电子平板

一、研究背景:

1.课前备课--拿来化 备课资料经常是复印“别人的”,这种“拿来主义”,看似很有条理和系统,实则违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排斥上课,心情首先受到影响,从而直接影响有效教学。

2.课中教学--传统化 上课经常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没有动手实践机会,没有展示机会,经常一节课教师讲到底,教学方法单一,机械重复,学生越上越没兴趣。

3.课后评价--单一化 很多一线老师都有同样的做法:课后作业布置完后等到第二天学生收齐作业,教师批改后才得知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更没有个辅时间。

二、实践举措:

(一)重构预习,基于学生学情有效备课

1.重构课前,目标针对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方向。教学目标是备课首要明确的问题,毕竟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起着导向作用。 基于学情备课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首要准则,所以在上课前了解学情,发现学生的疑惑点,做到有效有针对性的备课。

案例一:浙江版八下科学《2.5表示元素的符号》第二课时,事先在电子书包的智通课堂发布作业,学生花2分钟就可完成,但这两分钟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备课。

2.重构课前,教法差异化

课标指出:"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因此,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差异,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教学,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清楚学生的预习情况,在电子书包的智通课堂发布预习题,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便于教师的有效备课。

案例二::在上浙江版八下科学《2.5表示元素的符号》第二课时,发布例题如下:

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依据图中信息,下列错误的是 (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14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4

C.一个硅原子的质量是28.09g

D.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14

后台数据及时统计如下:

教师根据每个选项的学生,清晰的知道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便于教师在课堂中做到有效提问。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可能有的学生早就掌握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可能有些学生基础稍差一点,一节课下来还不甚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让进度快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领会,又要使进度慢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共同进步。

(二)重构教学,基于学生掌握有效教学

1.重构课中,讲评及时化

课堂中使用电子书包,其中一个功能就是云作业的数据统计。把错题呈现。这样一来同学们首先关注自己是否榜上有名,再通过错误呈现,把疑难问题解决。这样一来印象深刻,目的达到。

[案例三]:在上浙江版八下科学《2.5表示元素的符号》第二课时,事先把相关练习放入智通课堂,在课堂上及时看到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时时改变教学策略。

对课堂上的主观题,同学们完成后递交,教师及时看到每位同学的完成情况,也可以看某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大屏幕呈现。对客观题,数据统计更加直观,每个选项的同学名字马上呈现。这样马上纠错,马上指导,完成教学目标。

2.重构课中,现象放大化

科学课堂离不开学生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很感兴趣,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参与度不高,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现象的分析,采用“同屏技术”,把现象放大,让每位学生都有“看得见”的机会,学生根据现象,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四::在上浙江版八下科学《2.5表示元素的符号》第二课时,把学生的实验结果同屏呈现。

在这个活动中,发现很多小组得到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活动更需要汇报。在汇报中研讨,寻找这其中的原因,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需要引导的是让孩子更多地去反思自己的操作是不是不够标准。只有这样深入地研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又如:在学生自己绘画《元素周期表》环节时,采用同频技术,把学生作品呈现。学生根据作品分析设计依据。

学生的研讨有“证据”,同屏推送技术,让学生思维的“分辨率”更清晰。八年级的学生,他的思维水平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假如给他更直观更清楚的学习对象,他们更乐于接受。同屏推送的技术,提高了图像清晰度,随意缩小和放大,使学习对象更加清楚,减少了干扰。通过更加直观的图像,给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受,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清晰,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三)重构课后,基于学生反馈有效辅导

重构课后,作业分层化

家庭作业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平台,教师要重组有效作业、针对学生差异精心设计作业,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点为灵活的综合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负担为探索与创新中尝试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发展空间,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案例5]:在上完浙江版八下科学《2.5表示元素的符号》第二课时后,布置AB分层作业,不需要教师单独编写试题,在PAID中只需选择布置对象。

2.重构课后,作业跟踪化

利用电子书包实现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教师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点评和辅导,通过电子书包中各种互动手段和技术,实现更为便捷充分的师生对话。

每次的作业学生可以自评,可以打钩或打叉,递交后教师进行批改,数据呈现客观公正,有(作业排名,完成时间、有无订正等等)利于教师第二天的教学,学生端有每位学生的个人排名,教师端有同年级班级的排名,给学生形成压力。

3.重构课后,微课录制化

电子书包的交互平台能够提供即时动态的学习行为数据反馈,学生的练习结果能够迅速显示出来。特别对寒暑假作业上交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教师还能随时随地的反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制作微课发到学生端,学生能及时根据教师的讲评进行订正。

[案例6]在PID中有一個很大的功能是制作微课,对学生进行单独教学,也可以把课堂实验制作成微课方便学生时时巩固,尤其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微课,反复揣摩,不断模仿,达到熟练掌握程度,同时弥补非专业教师的不专业,不细致,不通透的短板,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对学生错题集中的题目,教师点击微课,1分钟就可以完成,发送到学生手中。也可以用PAD上自带的微课,方便学生纠错订正。

三、成效与反思:

(一)学生效率“高”了

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上课”的状况,得以让学生在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里恣意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这便让我们得以看到了学生的一种崭新的学习风貌:兴趣激活了、方法灵活了、效率更高了。

(二)教师能力“强”了

教师在科学课上的备课、上课和课后阶段都有意识地将新模式的落实列入其中的一部分。教师们积累了不少经验,课前的预习做到有效备课,课中的教学做到有效掌握。课后的反馈做到有效辅导,加深老师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使知识温故而知新,并且查漏补缺,达到融会贯通。

(三)校本教研“实”了

在备课组和教研组的活动中,在重构预习、重构教学、重构反馈的备课过程中,备课组老师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老师也有针对性的互相探讨,使得思考的内容更丰富,感悟更深入了,在思想的碰撞下,并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提高了备课效率。

浙江省杭州市文溪中学 310030

猜你喜欢

科学课重构科学
长城叙事的重构
难忘的科学课
重构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科学拔牙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构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