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膜萃取法回收废胶体钯活化液中的钯

2021-09-10秦松烨王琪周全法

黄金 2021年3期

秦松烨 王琪 周全法

摘要:传统钯回收方法存在成本高、分离效率低,适合高含量钯回收等问题,试验采用液膜萃取法回收废胶体钯活化液中的钯,并考察了内相试剂用量、流动载体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外相酸碱度等因素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N503、4%Span80、2%液体石蜡、85%磺化煤油组成膜相,内相试剂EDTA溶液浓度为0.2mol/L,油内比为1∶1,乳水比为1∶5,外相pH值为2.0时,液膜萃取效果最好,钯萃取率可达96.6%。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低含量钯的回收。

关键词:液膜萃取法;胶体钯;钯活化液;萃取率;钯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1001-1277(2021)03-0083-04doi:10.11792/hj20210318

引言

鈀(Pd)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在地壳中含量低且分布分散,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航空航天、核能、汽车制造及电子制造等领域。胶体钯活化液主要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PCB)的孔金属化工艺中,以实现电子元器件的电气连接。在化学镀铜过程中,由于槽内胶体钯活化液长期与空气接触,以及其他元器件因清洗不净带入的金属氧化剂长期累积,易造成胶体钯活化液聚沉或失效,因而导致胶体钯活化液的报废无法避免[1-2]。废胶体钯活化液中钯以胶体形式存在,含量低,较难回收,但随着金属钯价格的飞涨,废胶体钯活化液中钯的回收日益重要。

钯的回收方法有沉淀法[3-4]、离子交换法[5-6]、金属置换法[7-9]、分子识别法[10-11]等,但这些方法大都耗时长、成本高、分离效率低,且多适用于高含量钯的回收。液膜萃取法试剂消耗量少、选择性高,且能够实现萃取与反萃、分离和浓缩同时完成,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周期。试验采用液膜萃取法回收废胶体钯活化液中的钯,探讨了内相试剂用量、流动载体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等因素对钯萃取率的影响,为低含量钯回收提供有效参考。

1实验部分

1.1材料与仪器

原料:废胶体钯活化液(来自某电路板厂)。

试剂:N,N-二甲基庚基乙酰胺(N503,郑州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司班80(Span80,永华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磺化煤油(广东翁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液体石蜡、乙二胺四乙酸、盐酸、硝酸(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

仪器:循环恒温水浴锅(金坛市中大仪器厂);759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Optima7300V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珀金埃尔默仪器有限公司)。

1.2原料成分分析

采用ICP-AES法对废胶体钯活化液(原始液)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原始液中钯质量浓度为21.36μg/mL,以胶体状态存在。此外,铜质量浓度较高,达1107μg/mL。

1.3工艺过程与原理

1.3.1预处理

为了回收原始液中的钯,需要除铜和破胶。按照杨雨佳[12]和郑雅杰等[13]的研究结果,采用硫氰酸盐沉铜和氧化破胶法进行预处理,加入硫氰酸钠和亚硫酸钠除铜,以王水破胶,胶粒中的Sn 2+和Pd被氧化成Sn 4+和PdCl 2-4。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预处理后得到用于液膜萃取的原料液。其中,钯质量浓度为19.78μg/mL,铜质量浓度为78.1μg/mL。原始液中铜经过硫氰酸盐沉铜后质量浓度大幅降低,对钯的测定无干扰[14]。此外,原始液中锡质量浓度较低,对钯萃取无影响。

1.3.2液膜萃取工艺

液膜萃取法回收废胶体钯活化液中钯的工艺流程见图1。

1)制乳。以9%(膜相中所占体积分数,下同)N503、4%Span80、2%液体石蜡、85%磺化煤油组成膜相,混合后取20mL于100mL烧杯中,充分搅拌混匀,缓慢加入0.2mol/L内相试剂EDTA溶液20mL,搅拌混匀制得油内比(Roi)为1∶1的白色乳状液膜。

2)提取。将乳状液膜与预处理后得到的200mL原料液置于500mL分液漏斗中,此时乳水比(Rew)为1∶5,充分振荡30min,形成W/O/W型多重乳状液膜体系。N503萃取Pd(Ⅱ)的过程属于含流动载体的同向迁移[15],H +为N503在膜内两个界面之间往返输送PdCl 2-4提供动力。随着迁移过程的进行,Pd在外相中的浓度逐渐减小,当在外相浓度低于内相浓度时,H +能使Pd(Ⅱ)反浓度梯度从外相迁入内相。首先,N503与PdCl 2-4在膜相与外相的界面处发生萃取络合反应,形成络合物,然后在膜相与内相的界面处络合物与内相试剂EDTA溶液发生反萃反应,将N503解络出来,生成新的络合物在内相中累积。解络后的N503返回膜相,重复进行上述传质迁移过程,最终实现原料液中钯的分离和富集。

3)静置。迁移完成后进行静置分相,富集了Pd 2+的乳状液在重力作用下与残液因密度差异而分层。

4)破乳。静置分层后,弃去残液,将油相置于水浴锅中加热破乳40min,冷却,静置分层,上层为有机油相,下层为富集Pd 2+的水溶液。将上层油相分离,测定水相浓缩液中的钯,并计算钯萃取率。

1.4钯的分析

采用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钯,以碘化钾为显色剂,抗坏血酸、硫酸为助显色剂,在λ=41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水相浓缩液中的钯。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钯萃取率(%);ρ1为破乳后水相浓缩液中钯质量浓度(μg/mL);V1为破乳后水相浓缩液体积(mL);ρ0为原料液中钯质量浓度(μg/mL);V0为萃取时所取原料液体积(mL)。

2结果与讨论

2.1内相试剂用量

液膜萃取工艺中,萃取反应得到的钯络合物反萃并富集在内相试剂EDTA溶液中。试验在以9%N503、4%Span80、2%液体石蜡、85%磺化煤油组成膜相,油内比为1∶1,乳水比为1∶5,外相pH值为2.0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浓度内相试剂EDTA溶液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当EDTA溶液浓度为0.2mol/L时,钯萃取率为96.6%,达到最佳。当继续提高EDTA溶液浓度时,钯萃取率反而降低;这是因为EDTA溶液浓度过高会引起液膜溶胀而破裂[16]。因此,内相试剂EDTA溶液浓度确定为0.2mol/L。

2.2流动载体用量

试验固定内相试剂为0.2mol/LEDTA溶液,油内比为1∶1,乳水比为1∶5,外相pH值为2.0,以4%Span80、2%液體石蜡、3%~13%N503、磺化煤油(随流动载体N503用量变化而相应变化)组成膜相,考察不同体积分数流动载体N503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当N503体积分数由3%增至9%时,钯萃取率达最大值,为96.6%;当继续增大N503体积分数时,钯萃取率略微下降。这是因为流动载体体积分数过高,一方面会降低液膜的稳定性,导致液膜破损;另一方面会导致液膜厚度增加,加大了破乳的难度,最终导致钯萃取率下降。因此,从经济性和萃取率方面考虑,流动载体N503体积分数确定为9%,此时能够达到最优效果。

2.3表面活性剂用量

试验固定内相试剂为0.2mol/LEDTA溶液,油内比为1∶1,乳水比为1∶5,外相pH值为2.0,以9%N503、2%液体石蜡、2%~7%Span80、磺化煤油(随Span80用量变化而相应变化)组成膜相,考察不同体积分数表面活性剂Span80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钯萃取率随Span80体积分数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Span80体积分数为4%时,钯萃取率达到最大,为96.6%。分析原因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在乳状体系中能够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是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量少,液膜不稳定、易破裂;用量过大,虽然能使液膜的稳定性增强,但膜相黏度也随之增大,传质速率下降,进而导致钯萃取率降低。综合考虑,确定Span80体积分数最佳为4%。

2.4油内比

制乳过程中,油内比的选择对液膜稳定性与渗透率有着直接影响。试验在以9%N503、4%Span80、2%液体石蜡、85%磺化煤油组成膜相,固定内相试剂为0.2mol/LEDTA溶液,乳水比为1∶5,外相pH值为2.0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油内比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钯萃取率随Roi的增大而降低;Roi为1∶1时,钯萃取率最大,为96.6%。这是由于Roi增大,液膜厚度增加,稳定性高,但渗透率随之下降;Roi小,传质阻力小,渗透速率高,萃取速度快。因此,确定油内比为1∶1,此时液膜已足够稳定,效果最佳。

2.5乳水比

试验在以9%N503、4%Span80、2%液体石蜡、85%磺化煤油组成膜相,固定内相试剂为0.2mol/LEDTA溶液,油内比为1∶1,外相pH值为2.0的条件下,考察不同乳水比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6。

由图6可知:钯萃取率随Rew的减小先增加后降低;当Rew为1∶5时,钯萃取率最大,达到96.6%。这是因为Rew较大时,乳状液膜的黏度增加,传质效率低,从而导致钯萃取率降低;当Rew较低时,液膜与原料液接触面积小,钯富集效率低。综合考虑,本着成本经济与钯萃取率最大化的原则,乳水比选用1∶5。

2.6外相酸碱度

外相(原料液)中的H +为N503在膜内两个界面之间往返输送钯提供动力,直接影响萃取效率。试验在以9%N503、4%Span80、2%液体石蜡、85%磺化煤油组成膜相,固定内相试剂为0.2mol/LEDTA溶液,油内比为1∶1,乳水比为1∶5的条件下,考察不同外相pH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7。

由图7可知:钯萃取率随外相pH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当外相pH值为2.0时,钯萃取率达到最大值。这是因为N503不仅提取Pd 2+,还能提取溶液中的H +,随着外相溶液pH增大,H +浓度减小,供给N503提取钯的动力减弱,使钯萃取率降低。综合考虑,外相pH值确定为2.0。

2.7水相浓缩液成分分析

采用ICP-AES法对液膜萃取后的水相浓缩液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原料液采用液膜萃取法处理后,水相浓缩液中钯质量浓度大幅提高,同时杂质含量降低,达到了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3结论

1)试验确定了液膜萃取法回收废胶体钯活化液中钯的最佳工艺条件:以9%N503、4%Span80、2%液体石蜡、85%磺化煤油组成膜相,内相试剂为0.2mol/LEDTA溶液,油内比为1∶1,乳水比为1∶5,外相pH值为2.0,该体系对钯的萃取率可达到96.6%。

2)液膜萃取法弥补了传统方法回收钯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长的缺点,特别适用于低含量钯的回收,且操作简便、高效环保,实现了萃取与反萃、分离与浓缩同时完成。原料液采用液膜萃取法处理后,钯质量浓度大幅提高,为后续进一步再生金属钯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MEHAFFEYRJ.Liquidcompositioncontainingdiscretegaseousbodies:US3011950A[P].1961-12-05.

[2]余建民.贵金属萃取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劉月英,傅锦坤,李仁忠,等.细菌吸附Pd 2+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0,40(5):535-539.

[4]陈景,杨正芬.硫化钠与氯钯(Ⅱ)酸的反应机理及应用——I、硫化钠定量沉淀钯的研究[J].贵金属,1980,1(5):1-10.

[5]高云涛,项朋志,施润菊,等.NaCl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Pt(Ⅱ)、Pd(Ⅱ)、Rh(Ⅲ)、Au(Ⅲ)[J].应用化学,2007,24(9):1092-1094.

[6]姜志新.离子交换分离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7]刘祥,张富建,赵军勇.银粉中贵金属的回收[J].新疆有色金属,2010,33(增刊1):120.

[8]熊宗国,王瑛,刘纯鹏.铜置换回收贵金属的动力学[J].贵金属,1982,3(1):1-11.

[9]姚洪,林桂燕.从废催化剂Pd-Al2O3中提取钯[J].贵金属,1997,18(1):27-29.

[10]陈小华,汪群杰.固相萃取技术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1]胡秋芬.固相萃取技术在金提取和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12]杨雨佳.铜基钯镍合金退镀液中铜钯镍的分离和深加工[D].常州:江苏理工学院,2016.

[13]郑雅杰,肖发新,吴晓华,等.从废胶体钯中回收Pd工艺研究[J].贵金属,2005,26(1):30-33,42.

[14]丘山,丘星初,黄曙明.光度法快速测定钯-钴镀液中的钯[J].电镀与涂饰,2003,22(2):40-42.

[15]王靖芳,冯彦琳,窦丽珠,等.N503为载体的乳状液膜提取钯(Ⅱ)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1,25(1):68-70,74.

[16]杨理.乳状液膜法处理钢铁冶金烧结烟气脱硫含铊废水[D].长沙:湘潭大学,2017.

Abstract:Conventionalmethodforpalladiumrecoveryhashighcostandlowseparationefficiencyandisfitforhighpalladiumcontent.So,inthetest,thepalladiumfromwastecolloidalpalladiumactivationsolutionwasrecoveredbyliquidmembraneextraction.Atthesametime,theeffectsofthedosageofinternalphase,thedosageofflowingcarrier,thedosageofsurfactant,theoilinternalratio,theratioofemulsiontowater,theexternalpHontheextractionrateofpalladiumwerediscussed.Theresultsshowthatwhenthemembranephaseiscomposedof9%N503,4%Span80,2%liquidparaffinand85%sulfonatedkerosene,theinternalreagentwas0.2mol/LEDTAsolution,theoilinternalratiowas1∶1,theemulsiontowaterratiowas1∶5,andtheexternalpHis2.0,theextractioneffectisthebestwithliquidmembrane,withtheextractionrateofpalladiumreaching96.6%.Themethodismoreefficient,lowerincostandfitforlowpalladiumcontent.

Keywords:liquidmembraneextraction;colloidpalladium;palladiumactivationsolution;extractionrate;palla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