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对人心理发展的作用

2021-09-10张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意识心理音乐

张玲

摘要:音乐,是一种最具有情感性的艺术。她能诱发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行为,触发人各种思维的自由联想,直接参与和完善人的创造活动。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对人进行无意识感化的作用。

一、音乐,作为一种听觉音响的艺术,是一种最具有情感性的艺术。因此在人心理能力机制中,她属于“知、情、意”中“情”的一部分。“动之以情”,人在聆听或演唱、演奏音乐时,就是使自己进入与音乐情绪同步发展的状态,因此在世间万物中,感人心者莫过于音乐。正如黑格尔所说:“在音乐中,人可以把内心世界的自由推向最高峰,如果我们把美的领域中的活动看作一种灵魂的解放,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那么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就是音乐了。”因此我们可以说,音乐心理从本质上说,是使人的整体心理结构处于自觉、自主与自由的发展状态。

二、音乐,作为诱发人想象力的艺术,它的价值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行为。不仅音乐的存在紧紧依赖人的创造活动,音乐的价值也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活动。首先,音乐并不让我们接受观念和知识。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感觉去把握音乐,否则音乐毫无意义。当音乐在我们耳边响起时,音乐和我们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它像一位朋友一样向我们倾诉,使我们有可能引起共鸣,体验自己的内心。因此,音乐首先让我们感觉到了自己。当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音乐文化已高度发展,音乐音响的手段也极大地丰富。因此,缺乏音乐熏陶的人,要欣赏丰富而复杂的音乐,体会音乐中细腻的情绪变化,是有一定困难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说:“对于非音乐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三、音乐,作为非语义性的艺术,触发人各种思维的自由联想,直接参与和完善人的创造活动。在非音乐的状态中,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各种指令性信号的制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所说的“理性思维定式”的制约。纵然我们有着与这些执行信息不通的感受,也会受到压抑,偶有情感的冲突,由于难于现实生活的理性获得平衡而无法产生新的认识。而当人进入音乐状态时,人对生活认知的独特感受,由于音乐非语义性创造的环境而纷纷被解放出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由于这些活跃的感觉并不导致直接的意识和行为,音乐为人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的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高度统一起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放出独特的光彩。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他并不是毫无变化地,刻板地按照环境给予他的强制性指令去生活,他的存在意义恰恰在于他充分感受自己与现实的矛盾,他能运用自己独特的存在经验去创造性的改变这些指令,使客观世界得到改造和发展,否则人就等同于一架机器,而音乐思维正有助于人的这种创造意识和行为。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讲,音乐还是人的创造意识的一种动力。达尔文的亲身体会,是一个很说明问题的例子。他在比较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喜爱音乐艺术与不喜爱音乐艺术两个阶段所产生的变化时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另一部分的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状态的那部分能力的衰退。我在想,一个具有比我更高级和更为全面统一的意识的人是断然不会像我现在这样的。假如我能够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给自己规定这样一个原则:一个星期之内一定要抽出一定时间去读诗和听音乐。只有这样,我那业已退化的那一部分能力才能在持续不断的使用中保持下来。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會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因此,从一方面看,正如教育家孔子所说的“成于乐”,可见音乐心理,又是人整体心理结构创造性发展的动力。

四、音乐,作为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的艺术,具有对人进行无意识的感化作用。因此,音乐必须与良好的德育、智育结合起来。音乐的这种无意识的感化作用,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可依附性、愉悦性和潜隐性。音乐可依附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当音乐与高尚的理想情操结合起来时,它能美化和净化人的灵魂。音乐可以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共产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肥沃土壤和良好温床。但当音乐作为宣扬颓废的人类文明糟粕的手段时,又有可能毒化人的心境,败坏人的思想意识。当音乐心理与各种意识结合时,音乐可能作为强化各种意识的有利因素。

五、音乐,是人类极其丰富的情感精神的艺术宝库,不同音乐的不同情感形态和不同的精神气质,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层次,作用于人的精神。从根本上说,音乐是非语义性的,非语义性的音乐,属于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但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的精神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轻音乐由其明快的节奏,通俗的旋律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由很强的娱乐功能。这一类音乐一般音响结构不太复杂,节拍感强,易与人本能的节律产生共鸣,因此容易被接受,但不触发人更深刻的感受与思索。听这一类音乐,身心能得到休息,有如观赏轻快的舞步。而严肃音乐,尤其是交响音乐,它的音响结构要复杂的多,音乐在各方面有较大的展开,有强烈的情绪变化,高潮由多种因素积累铺垫而成,有的音乐主题,本身既包含了相互冲突对比的因素,这类音乐触动人更深层次的情感,引发人更深刻的思索和更高层次的情感升华。但这一类音乐由于其音乐结构的复杂性,在欣赏过程中必须加以辅导。不同的音乐,产生不同的音乐心理,作用于人整体心理结构中不同的情感层次。

通过音乐对人心理发展的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音乐可以培养出人的主体意识和审美情感,激发人自觉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让人心理结构中的“知、情、意”得到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外国音乐史》朱敬修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音乐美学》 邵桂兰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文化馆 264200

猜你喜欢

意识心理音乐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音乐
消防意识
心理小测试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