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因编辑报道的媒体失范问题研究

2021-09-10汪心馨武文颖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记者

汪心馨 武文颖

摘要:本文以国内某知名新媒体为研究案例,具体对成果夸大报道、热点过度报道、议程设置失焦和传媒伦理缺失这四种基因编辑报道失范问题进行阐述,并从议题性质和媒体属性两个角度分析失范问题的成因,以提升科技记者素质为解决对策的切入点,论述如何提升记者的科学素养与道德修养,旨在为媒体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从科技传播角度助力基因编辑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关键词:基因编辑报道;媒体失范;记者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97-02

一、研究引言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被学术界视作治愈人类基因遗传疾病的曙光。韩春雨撤稿事件和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将基因编辑技术带入大众视野,也让该技术被贴上了“研究造假”“罔顾伦理”的标签。

作为专家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媒体报道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某知名新媒体在国内颇具代表性,是传统媒体成功转型的先驱,并且对基因编辑议题非常关注,专门委任多名科技记者追踪基因编辑技术。因此,本文选择以该新媒体为研究案例,对基因编辑报道的媒体失范问题展开分析。

二、媒体失范问题的具体表现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失范是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变化多端的情况下,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个体身上显现的一种紧张状态”[1]。而媒体报道失范简单来说,就是媒体内部的价值规范尚未成熟,导致道德调解机制弱化乃至失灵而引发的无序传播状态。就笔者观察,该新媒体基因编辑报道中的媒体失范主要有四种表现。

(一)成果夸大报道

该新媒体在进行基因编辑报道时,经常在标题中使用“世界首例”“重大突破”“国际领先”等词,以制造轰动效应。中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院士曾批评这一现象:“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都必定有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称作是‘国际首次’,对这些问题大做文章,只能是贻笑大方。”[2]同时,许多尚在实验预想中或者有条件限制的基因编辑技术效益,报道标题用已确定的语气传达,给那些期待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读者造成了心理落差。

除了报道语言上的谨慎性,媒体也时常忽略科技成果不仅要得到权威期刊的认可,也要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证实。比如在韩春雨撤稿事件中,虽然研究论文已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但媒体在没有同行证实其具有可重复性的情况下,把韩春雨的NgAgo技术称为“诺奖级的发现”,事件反转后,媒体信誉也受到损害。

(二)热点过度报道

过度报道是指某一社会现象或公共事件在一定时间内被媒体大规模、高频率地报道所导致的信息冗余。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例,该新媒体在事件爆发之初、调查尚无重大进展时,就变相通过大面积的重复报道逼问政府相关部门的处理结果。虽然媒体身负舆论监督的职责,但也应该清楚司法审判需要严谨的查证,媒体不应干扰正常的司法程序。

这种过度报道一方面可能误导受众、引发惶恐,造成有关部门风险管控不力的假象,却没有提供应对风险的措施,导致社会大众对政府机构失去信赖,也对基因编辑技术抱有恐惧情绪;另一方面会造成媒体资源的浪费,影响媒体服务社会的功能,有限的媒体资源与受众注意力被反复消耗在内容重复的事件性报道上,而非有意义的技术科普与政策解读。

(三)议程设置失焦

所谓议程失焦就是“在报道中忽略事件的本质属性,而刻意关注事件其他方面的属性,最终偏离事件中心议题的现象”[3]。以韩春雨撤稿事件为例,该新媒体的记者在调查结果公布前,韩春雨明确表示拒绝采访后,多次在河北科技大学内围堵拍摄韩春雨,甚至暗访记录了实验室搬迁的全过程,向人们暗示韩春雨是因为论文造假才拒绝采访和被迫搬出实验室的。

该报道明显存在媒体的主观倾向,围绕与事件无关的其他细节侃侃而谈,使得公众的注意力从本应对科研制度的思考转移到了对个体科研工作者的责问,违背了马克思认为的报刊所应具备的“一般的公正”的属性。同时,也破坏了基因编辑技术的舆论环境,激发了社会大众对该技术相关研究人员的负面情绪。

(四)传媒伦理缺失

传媒伦理是关于大众媒体的道德原则,是大众媒体传播行为的规范系统和道德秩序,简单来说就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事准则。

基因编辑报道中的传媒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媒体侵权行为,也就是“后区前置”现象[4]。“前区”是每个社会角色暴露于人前的表演场所,“后区”则是隐藏于人后的准备场所。在正常情况下,“后区”越隐秘、范围越大,该角色在“前区”越有可能获得成功,但一系列報道却将表演者的“后区”空间展露无遗。比如该新媒体曾独家刊载有关“韩春雨组织学生买论文”的多篇新闻,但该消息并未经过证实;也曾“人肉搜索”出贺建奎过去的种种社交媒体言论,似乎想要证明他一直存在道德瑕疵。

笔者认为,首先媒体传播这种侵权信息,是对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剥夺与伤害,最终可能有损基因编辑领域所有科研人员的形象;其次这种行为实际上形成了隐性的媒介暴力,媒体报道带来的舆论声势将淹没当事人辩驳的声音;最后媒体并无权力对一个人进行舆论审判,将科研人员的私德与科研成果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相联系。

三、媒体失范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基因编辑议题的复杂性

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争议性科技,本身便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复杂的社会性。进行报道的科技记者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将难以准确地传递基因编辑技术信息,也难以客观理性地看待基因编辑技术的成果和争论,从而产生夸大报道和过度报道的问题。同时,基因编辑议题背后的诸多社会问题,让记者们不甘于只做科技信息的“搬运工”与“翻译器”,而希望成为科技观点的构建者,一旦没有完整的科学思维作为支撑,便很容易在探讨科研制度问题和研究伦理问题时,出现主体偏移和侵犯隐私的现象。

(二)媒体自身的商业性

马克思在论述报刊的性质时曾指出其具有商品属性,而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必然存在一些弊端。媒体记者为了使自己的新闻在众多基因编辑报道中突出重围,借助一些独特观点或独家信息吸引人们的眼球,提高新闻的点击量和讨论度,达到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这种逐利性导致媒体的议程设置方向不但未向真相靠近,反而滋生了媒介暴力、舆论审判等媒体伦理问题。

四、媒体失范问题的解決对策——提升科技记者素质

科技记者作为基因编辑报道的写作主体,提升其专业素质对于解决媒体失范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提升其科学素养将有助于克服基因编辑议题的复杂性,而提升其道德修养将有助于克服媒体自身的商业属性。

(一)提升科技记者的科学素养

在笔者看来,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科学知识的掌握,包括明晰有关科学术语和概念,以及理解有关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其次是科学精神的树立,尤其是实证求真和质疑批判的精神,应确保科技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是科学观的养成,应主动思考该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相关影响。

同时,笔者认为应该从外部培养和内部培养两个维度提升行业整体科学素养水平。外部培养的重点在于人才引进,我国科技记者大多是社会科学专业出身,在科学知识储备上存在先天不足,而科学观的养成更是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因此,各个媒体机构在招聘和选拔科技记者时,要着重选择一部分具有相关教育背景的从业人员。而内部培养重点则在于组织培训,应针对报道基因编辑技术的科技记者主要追踪的生命科学领域,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比如组织科技记者同行交流会、邀请科研人员召开内部讲座,再比如参考英国的“医卫—记者角色互换项目”,让记者走进从事基因编辑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院校单位担任实习助理。

(二)提升科技记者的道德修养

有国内学者认为科技传播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用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构建合理的科技传播理念,建立合理的科技信息制度[5]。基因编辑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前景良好的革命性技术,媒体记者在报道时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力争提升大众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在争议性事件发生后,要积极对相关报道进行总结与反思,避免议程失焦、伦理缺失等情况再度发生;另一方面,需要对科技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不能为了新闻的重要性与显著性要素而放弃对真实性的追求。

由于记者的道德素养很大程度上受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科技记者行业协会内部倡导道德自律意识至关重要,要以群体力量带动个体行动,让社会责任感成为指导基因编辑报道的内化动力。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也不可或缺,行业主管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媒体职业道德规范和新闻传播伦理规范,并督促每一位从业人员切实践行。

五、结语

基因编辑虽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与伦理争议,但在治疗人类基因疾病方面不可或缺。媒体唯有不断解决报道失范问题,才能使普通大众更好地了解基因编辑技术,在未来受惠于基因编辑技术。

参考文献:

[1] 苗涛.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失范的伦理道德审视[J].新闻爱好者,2016(05):61-63.

[2] 邹承鲁.清除浮躁之风 倡导科学道德[N].光明日报,2002-04-17.

[3] 严利华,陈捷琪.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失焦现象及其启示[J].决策与信息,2016(08):130-137.

[4] 李畅,阮超男.“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J].新闻界,2015(23):54-58.

[5] 何苗,郑保章.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伦理失范与构建[J].学术论坛,2016,39(06):11-15+150.

作者简介:汪心馨(1996—),女,安徽黄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网络传播。

?武文颖(1972—),女,安徽宿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记者
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转型”的想象力
从记者到学者:转型之路困惑何在
“记者”转型“学者”:路有多选?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