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糖尿病并发甲亢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2021-09-10崔成明

智慧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糖尿病

崔成明

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二病并存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1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症状、体征、化验结果分析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和甲亢症同时治疗,好转于单病种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甲亢症;临床治疗分析

糖尿病和甲亢是内分泌科最常见病,临床常见两者并发。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激素,参与人体多种代谢过程,刘海蔚研究认为由于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的相互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极易并发糖代谢异常,临床上以甲亢合并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为多,OGTT检查发现糖耐量预测发生率为44-75%,临床大夫往往先以糖尿病收住院。糖尿病是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有两个主要成因:胰脏无法生成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她的特征是患者的血糖长期高于标准值,高血糖会造成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食、多饮、尿频及体重下降。甲亢症是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上述两病种是内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两病都可以出现易饥饿,消瘦等类似症状,两病并存着并不少见,若不加以分析,易漏诊误诊,延误病情,因此临床上要引起重视。

1临床资料

2019年我院内科收治一例糖尿病人,病人女,59岁,自述“多尿,多饮,多食”“三多”症状比较明显,体重减轻“一少”。给予全面的辅助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试验均符合糖尿病标准。病人并且偶尔出现心悸、怕热、多汗等症状。经查血T3、T4、TSH值均超出正常范围,测得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为59%,符合中度甲亢标准。此病人确诊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症标准[1]。

2方法

此病人典型的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症状及甲状腺功能FT3、FT4、T3、T4、TSH、TSAb水平增高及表现心悸、怕热、多汗、手抖等症状。糖尿病的治疗:如果此病人是1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治疗为主,如果是2型糖尿病首先接受胰岛素治疗附加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LADA患者在应用口服药一段时间后接受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或基本达标。甲亢的治疗:病人口服甲硫咪唑30-40mg/d或行放射碘治疗,效果良好。

3结果

患者甲亢控制后胰岛素或降糖药减少10-30%,血糖控制良好后,患者血清FT3、FT4、T3、T4、TSH等均回复正常。

4结论

甲状腺激素对糖的代谢作用有些依赖于其他激素,或与其他激素共同调控,尤其是儿茶酚胺和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能增强肾上腺激素的糖原分解作用,能促进胰岛素降解,并能增强儿茶酚胺对胰岛素的抑制作用,故甲亢患者可有血糖升高,而甲减患者则反之[2];也是甲亢患者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及糖尿病并存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由于外在环境、遗传背景、心理因素等,很有可能发生免疫疾病之间的重叠现象。而糖尿病合并甲亢较少见。多数学者认为,甲状腺激素(TH)过多可导致糖尿病,TH选择性地影响胰岛素的抗脂作用,导致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抑制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作用,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TH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作用,依赖于其他激素或与其他激素尤其是儿茶酚胺和胰岛素对糖原的作用,达到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共同调控。少量的TH能增加糖原合成,大量TH则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提高,甲亢患者糖耐量异常发生率高及糖尿病并存率高重要因素之一可能就是甲亢患者长期的高血糖所致。甲亢合并甲状腺毒症心脏病时,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增大和心力衰竭。糖尿病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几率较普通人群大大增加不能,作为代谢综合症的重要组成,已知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引起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因此甲亢和糖尿病患者均需對心血管系统进行常规检查。

有文献报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体内不仅产生针对甲状腺素及甲状腺的自身m免疫性抗体。而且还对体内多种器官产生自身抗体,其中包括ICA、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氢酶抗体和胰岛素受体抗体等,均与糖代谢及胰岛素B细胞功能改变有关。

由于甲糖尿病和甲亢有许多症状叠加或相似,如多食、多饮、消瘦、无力等,所以甲亢病人应常规行血糖测定,必要时进行OGTT实验,以免糖尿病的漏诊或误诊。临床医生在治疗甲亢患者的过程中,若甲亢的心悸、手抖、怕热等症状得到缓解而甲功又恢复正常,但还有易饥、多饮症状者,应考虑是否存在血糖增高;而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若患者血糖达标,但仍然出现进行性消瘦、心悸、烦躁等不适者,要考虑合并甲亢的可能。两病之间会互相影响、加重病情,故原则上应两病兼治。治疗过程中应检测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使之尽快达标,才能达到预期疗效。甲亢患者多合并胰岛素抵抗,而且高甲状腺激素会损害胰岛B-细胞功能,减少胰岛素的分泌,所以,甲亢合并糖尿病时应建议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或应用胰岛素增敏剂,视病情适当增加抗甲亢药物量,应尽快控制病情。在甲亢得到控制后,则降糖药(胰岛素)的相对需要量会有所减少,所以在甲亢患者症状得到控制之后,要考虑减少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用量,以免出现低血糖反应;控制甲亢,尽量使血糖达标,可以减轻高甲状腺激素的各种并发症和高血糖毒性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12-717;770-779.

[2]白耀.甲状腺病变-基础和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猜你喜欢

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跟踪导练(一)(5)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糖尿病患者患癌几率高
Ending teen smoking
11月微博活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