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静蕾:她活出了中国女性理想的模样……

2021-09-10荠麦青青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徐静蕾人生

荠麦青青

在当下这个热衷炒作来自高身价的时代,徐静蕾一直是娱乐圈“另类”的存在。虽然这两年她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却从未远离众人的话题。

前阵子,在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中,徐静蕾以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一文,不仅读哭了自己,也听哭了董卿。

那一刻,几度哽咽的徐静蕾,毫不掩饰地暴露出自己的“软肋”。

被奶奶带大的她,念及远逝的亲人,情难自已,泪落不止:“奶奶去世那天,我的童年就结束了。”

1.

徐静蕾童年的记忆,除了被奶奶捧在手心的温暖,更多的是来自父亲的“凶悍”。当年,父亲靠着从亲戚处借来的100块钱开始创业,从废品堆里组装成了第一台变压器。这种奋力改变命运的执拗,同样被他运用到子女教育上。

小时候她又黑又瘦,毫不起眼。不喜欢写字,却被父亲“胁迫”在少年宫书法班学习,终日练习书法,并在父亲的监督下背诵唐诗。

苦则苦矣,但严格的规训,让小小年纪的她便可以稳坐如山,心志笃然。

后来徐静蕾看人家在画布上肆意挥洒,于是也喜欢上了美术,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为了这个梦想,17岁的她骑着自行车,穿梭往返于偌大的北京城。

那时她的目标是中戏的舞美系和工艺美院,结果却名落孙山,后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同样铩羽而归。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来,她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98年,徐静蕾出演中国大陆第一部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该剧让刚刚在影坛崭露头角的徐静蕾火遍大江南北。人淡如菊、纯情娇憨的女主角,留给了无数人最美好的青春回忆,而清新怡人的徐静蕾,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众多男人心中的初恋情人。

如果循此路径下去,她的演员之路也许会越走越顺畅。但在荣膺多项演艺大奖后,“旁逸斜出”的她又兴致勃勃地做起了导演。

无论是导演处女作《我和爸

爸》,还是其后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都令人惊叹她对不同题材驾驭自如、细腻入微的把控力。

《杜拉拉升职记》更是气贯长虹,斩获了中国大陆一亿的票房,成为大陆首个票房破亿的女导演。

2005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在其名为《中国新革命》一文中,将徐静蕾作为中国唯一一位导演及演员入选,并称其为“中国电影界有革命性的代表人物”。

演而优则导,文工而写博。这是一个无法被单一角色定位的徐静蕾。

她的博客在开通仅112天后,点击量就一举突破了1000万大关,被称为“博客女王”。

另外,根据她手写字体创作而成的“方正静蕾简体”,被称为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书法计算机字库产品。有幼时深厚的书法功底,她的字体呈现出不逊须眉的风骨:俊逸,不失遒劲;崚嶒,而又雅致,賞心悦目的字体亦如幽兰自芳的主人。

2007年,她独立投资创办“鲜花盛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样风生水起,当年宣布出版的互动电子杂志,徐静蕾跨界操刀,亲任主编。

有时穷极一生,我们都未必能做好一件事,但在诸多领域,她皆有所擅。她从来不是喜欢困守一城一池的人,不断挑战自己,于她而言,是一个不断重塑自己的过程。

所以,她的“头衔”一大串,但她特别不愿意以女明星的身份骄矜人前,不爱走红毯,不爱混圈子。

闲暇时并不热衷呼朋引伴,反倒对一些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包包,自制首饰,飞针走线做了170多个包包,几百件小饰品,匠心独运,皆堪称艺术品。此外,她还吹玻璃杯,做陶碗儿,每样都玩得不亦乐乎。

她笑言:“总体可知、细节未知。这才是日子最有意思的地方。”戏称自己为“专业裁缝,业余演员”。

董卿曾问及:“如何在做导演、做演员、写书,在很多角色间转换?”

她回答:“自毁倾向。做得不错了,就放下。”

因此,生命在她眼里,是一场无尽的探索。无限丰富的意趣,需要不停地寻觅与开掘。“止步于此”,是她词典中一个不受欢迎的词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

当年叱咤风云的“四大花旦”,如今事业发展各异,但在感情上却大同小异。赵薇和章子怡都如愿以偿,升级为幸福的妈妈,鬼马精灵的周迅三年前也走进了婚姻。只有徐静蕾仍是那个“围城”外悠然自得的女子。

这样一个总是探索生命无限可能性的女人,情史自然不会乏善可陈。但她最初的两次恋爱,是一部和别的小女生毫无二致的“血泪史”:如飞蛾投火,用尽全力,直至伤得体无完肤。

徐静蕾曾这样描述她的初恋:“我的初恋是一段极其失败的经历……其实这样说是我一厢情愿的,应该说我认为我和他在一起了,这是我真正的恋爱……”她误打误撞进去,等真相大白,却发现自己自始至终唱的都是独角戏。

她更难忘的失恋发生在19岁:“当时痛苦地到走过小河的时候,就真的很想跳下去。”恋爱不过一年,但在她看来,却长似一生。因为痛苦郁结的体验,总会人为拉长人们对时间的真切感知。

后来她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感情,就是和才子王朔的那段佳话,绵延数年,曲折不断,直至画上句点。但不变的是两个人始终惺惺相惜,他发现她,她支持他,一路彼此帮衬,在相互激荡中共同升华。

在做客《锵锵三人行》时,徐静蕾就曾对窦文涛和梁文道说:“我和我所有前任都是很好的朋友”。

没有鱼死网破的互撕,没有耿耿于怀的宿仇。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她曾表示自己所有的分手都经过深思熟虑,绝不是盲目冲动下做出的草率决定。激情燃烧,冷却过后,两个人还可以做朋友,而且这种关系有时比恋人、夫妻更适合更好,连一向自视甚高的窦文涛都大赞徐静蕾活得敞亮。

2014年,徐静蕾公开了和黄立行的恋情,其实早在几年前两人拍摄《杜拉拉升职记》后便双双坠入爱河。多年恋情,走入婚姻殿堂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他们目前仍很享受这种恋爱的状态。

其实,无论哪种状态,只要能令我们如沐春风,身心舒展,那么,它便是最好的状态。

3.

有人说,女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对于爱情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全部建立在另一个人的感情之上,那基本相当于住在流沙上,最常见的结局也无非就是死于心碎。

所以,一个着眼于生命力的发展与创造,着眼于自我价值提升的人,绝不会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损耗在人与人关系的纠葛上,无论这

个关系是朋友,是对手,还是恋人。

因为她更在意的是能否扩展生命的广度,增加人生的精彩度,而不是经常纠结于:我这么优秀,他为啥又劈腿?我才华横溢,被提拔的为何却是别人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很多人都好奇俩人为何至今不结婚时,她直言:“从情感上我不需要保障,经济上更不需要谁保障我,我为什么要结婚?我不愁吃不愁喝,生活挺幸福,我拍电影还是要让自己高兴。”

不遵循被规定的程序,不迷失在别人的目光里。活出自己,是她一贯的立场。

她不奢求所有人的理解与悦纳:“我并不推崇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你跟我不一样,我接受;你20岁就结婚生孩子,我祝福你;你不干事业,天天做男人背后的女人,我也支持,只要你觉得开心就好。”

除了对感情与婚姻的纠结,中国女人还有对年龄“执着”的惶恐。连一向特立独行的感情大师亦舒都毫不讳言:“恋爱,革命,都必须非常年轻,非常非常年轻。”

一个刚刚过完25岁生日的姑娘对镜喟叹:我的人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她看来,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婚恋市场上,不再具备年龄优势的她只能待价而沽了。

甚至不到28岁的才女蒋方舟都不免顾影自怜,将其恨嫁心态表露无遗。

圆桌派中,针对太多女人最关心的年龄问题,徐静蕾语出金句:“除非你觉得美和年轻是你最大的优点,要不然就不会在意。”

作为直男,主持人窦文涛还是表达了衰老对女性产生困扰的疑惑:“女生年龄往上走,能否依然让性吸引力、荷尔蒙维持在一个高位的水准”,徐静蕾斩钉截铁说道:“你要问我,我肯定不在乎。”

当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不是单单建立在年龄以及由其衍伸出来的种种“福利”上时,才不会为此患得患失。

不為年龄设限,不为一纸婚书捆绑,亦不为性魅力的能否存续及子嗣问题忧心忡忡,这样的强悍不是谁都有。成家、立业、生子,子又生孙,儿孙绕膝,金玉满堂,这是中国人心目中人生圆满的范本。但在她那里,如果快乐的获取另有蹊径,何必千人一面?你策马奔腾,我信步徐行;你封妻荫子,我归守田园,正如你有的追求,我有我的选择。

四年前,徐静蕾去美国做了一个冷冻卵子的疗程,曾公开表示不婚不育的她坦言,冻卵的原因是让自己免于后悔:“人生中只有这一件事,是后悔也没有用的,要做打算,万一哪一天,形势所迫,自己或爱人改变了主意,总还有一条退路,有一个解决办法。”

进也好,退也罢,无论最终是否成为一名母亲,都将是她听从内心呼唤而做出的决定。

在我们这个仍信奉“成王败寇”的世界,当既定的模式不再是她衡量人生是否功德圆满的标准时,自在无碍、通透洒脱才是最大的成功。

因此很多人都称羡,徐静蕾活成了“理想中女性的模样”。

卢梭说过:“人生来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以,想做自己,且能做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腔孤勇,还应有足够支撑我们快意人生的底气。

勇气,让你敢破敢立;但底气,才能让你从容过活。

但愿,与岁月携行的我们,既有勇气可嘉,更有底气可赏。终归,人生最大的慰藉,不过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张亚勤:让智慧舞起来》

作 者:刘世英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在企业家里,他是科学家——他拥有60多项专利,并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作“一个灵感的启示”;在科学家里,他是企业家——他将一个不到10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3000个聪明头脑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他是——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本书试图走近张亚勤快慢相谐、动静相宜的世界,走近他“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心,寻找成长成功的中国路径和智慧。

猜你喜欢

徐静蕾人生
徐静蕾:我时常有病,他永远有药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编读往来
裁缝徐静蕾:想要幸福,先学会享受孤独
徐静蕾 冷冻卵子
徐静蕾:有一种友谊叫前任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