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管住“舌尖上的浪费”

2021-09-10俞仁

公民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节约粮食厉行节约守法

俞仁

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标志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推崇倡导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经从道德自律上升为法律约束。在餐饮上铺张浪费,不仅是道德谴责的问题,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步入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物品供应越来越丰富,珍馐佳肴、四海美味俯首可拾,似乎什么都不缺。过惯了好日子,难免有些人会忘了往日艰辛。君不见,浪费粮食的情况时有发生,满桌菜肴食不过半,倒掉也不觉可惜。中科院曾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每年可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华民族的饥饿历史离我们并不远,我国历史上的灾荒之年比比皆是,缺衣少粮,饿殍遍地。电影《一九四二》中,河南一场旱灾饿死300万人,这样的的悲惨事件距今也仅仅过去80年。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所以,反食品浪费法,应需而立,正当其时,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全球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更显得意义深远。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立法强调节约粮食,既是对劳动的最大尊重,也是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更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的具体行动。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今,防止食品浪费有法可依,如何实现法律从条文规定到实际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立法者的监督、执法者的逗硬、守法者的遵循,缺一不可。这里面,既需要“关键少数”模范带头,职能部门严格执法,也需要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严格守法,更需要每位社會成员树立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坚决杜绝浪费粮食的可耻违法行为。

《道德经》云:“夫唯啬,是谓早服。”于个人而言,厉行节约,能长养浩然正气。于国家民族而言,成就复兴伟业,更得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只有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成为整个民族的生活准则,成为生活常态,健康文明“新食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无愧于无数先辈饱经困苦换来的富足果实,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节约粮食厉行节约守法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三好”儿童在行动
厉行节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社会经济发展中厉行节约问题
争做守法好少年
伤不起的误判:被“艾滋”10年让老农“生如死囚”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
大街上撒满黒钉
换一换“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