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青》

2021-09-10小小的笃

中国银幕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业史柳青路遥

小小的笃

推荐指数:★★★★

反调指数:★

最新票房:103万

(截止5月30日)

贵在求真

影片上映之前,主流媒体的推介中一直在给观众普及“柳青是谁?”他是当代作家,代表作《创业史》,被称为陕西文坛教父,当代文坛赫赫有名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走向文学之路,都曾深受柳青的影响。對于传记片《柳青》的这些知识普及,也从侧面反映了导演田波的勇气,他以赤子之心,花费六年时间拍摄年轻观众不熟悉、不了解、似乎兴趣也不大的人物传记片。

或许让田波痴迷的是柳青的精神世界,这位放弃北京优渥生活,扎根农村,积极参与合作化建设的文人,一边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一边用14年时间写出共和国农村的《创业史》。不得不说,用如今的眼光来看,他的选择是逆势而行。而田波的“执念”则是不能让人们忘记柳青,所以他努力让一位交织着家国情怀与追梦决心的伟大人民作家形象生动跃然银幕之上,带观众一边追寻他的足迹,一边感受“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的文人风骨。影片中柳青对待文学的“真”与影片外主创们对待电影的“真”,合二为一,交相辉映。很遗憾这样的故事在市场上没能掀起波澜,但不可否认,创作者的真情实感,使得影片达到了以诚动人的高度。尤其是成泰燊挑战超长跨度的人物塑造,从他初到皇甫村的“洋派”到扎根农村后跟农民们打成一片的乡党做派,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自然流淌,毫无做作痕迹,正是得益于成泰燊精准又深情的演绎,才让时代记录者及真理追求者柳青生命中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银幕上绽放。从世俗的标准来看,柳青的一生带有悲剧性,他曾说“如果我失败了,也是对文学的一种贡献。”刻苦实践、勇于试错的他正是新中国初期意气风发的追梦人。导演通过艺术化呈现,不但再现柳青深入农村生活14年创作《创业史》的心路历程,更还原了新中国初期陕西关中地区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这与导演田波的创作理念相吻合,2014年他入选电影频道主办的“中国影响力”全国青年导演十强,先后执导《佛陀墕》《路遥》《走马水》等纪录片。他所拍摄的影像质朴厚重,追求纪实性,此番也在《柳青》这部传记片中一脉相承,体现了凝练的人文精神。

影片以编年史形式分阶段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片尾,柳青与女儿站在田地旁看日出,此时勤劳的农民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日出东方,奋斗正当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亦带给观众希望。柳青的精神世界犹如朝日,因为求真务实,而绽放光芒。

猜你喜欢

创业史柳青路遥
言论
点·线·面·体: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我们需要带有泥土的生活
路遥的激动与平静
家族的创业史与兴衰史:评《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
柳青女儿为父亲写下38万字传记
父亲的《创业史》
贾平凹义助路遥
柳青:呈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