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认识及策略

2021-09-10张良琼胡光强

启迪·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城乡建设

张良琼 胡光强

城乡教育融合的诉求是促进社会公平,其实质是要能够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不仅保证教育开展的质量,还要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教育发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经济和社会培养人才,所以主要任务是消除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障碍,能够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双赢。因此本文将从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一、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在城乡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出現了教学资源分配中的不足,许多优秀的教师以及生源朝向城市地区靠拢,但与此同时乡村地区教育建设却由于整体环境恶劣,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只能够艰难维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是乡村地区发展的先天不足与各种客观因素的综合起来的结果,由于城市地区更加靠近教育分配中心,正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空间维度以及时间维度上更容易得到资源倾斜,所以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的状况也在当时日益显著,并由此衍生出了诸如师资力量的流失,教育信息渠道闭塞,学生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等等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一步步将乡村教育的发展比如困境,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1、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教育资源主要囊括教育资源,师资资源以及整体环境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其基本要求应消除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平等,强调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在优化整体环境资源配置方面,着力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差异。在规划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立时,需要能够将区位人口,交通衔接等各项因素进行考虑。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要注意学校所在地的便利性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地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对于区位因素利用的最大化,落实教育资源的集中化,以及学生学习的便利化。

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首先是对于教育资源在城乡教育发展中的配给制度进行分析。当前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共同担负起了教育费用,但是却没有了进一步的细分,在实际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县政府的资金能力有限,所以对于乡村教育资源的配给可以继续向上拓展,实现由市级与县级按比例分配。并且明确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责任,并成立规划小组,将每一笔钱都用于教育资源建设的刀刃上。第三是提高学校的标准化水平。统一城乡标准,完善乡村地区学校规模化集中建设,同时完善学校内的寄宿设施,为交通或受到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的学生提供方便。陕西省镇巴县牢固树立“教育花钱,政府兜底”的经费保障机制,在财力非常吃紧的情况下,压缩公务经费开支,加大教育经费预算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做到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校建项目优先安排、设备采购优先办理、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四个优先”。“十三五”以来累计落实教育财政拨款22.55亿元,较“十二五”净增28.8%,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其次,在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上,首先需要能够逐步对于教师的编制管理模式,深化教师录用制度,开辟城乡教师流通渠道,提高投身农村教育教师的待遇水平,以支持乡村地区下的教育建设。其次需要能够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操守教育,这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最后,有必要完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待遇保证制度,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师设立奖项,并定期予以表扬和奖励,以提高吸引力。镇巴县在教师周转房等方面坚持向农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和待遇,努力做到“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近五年,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5名,县级以上教学能手252人,市县名师73人

2、推动学校综合建设

学校是承担义务教育重担的载体,因此,推动学校建设水平的提升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学校建设水平的提升主要是指学校的教育职能发挥以及校园风气的建设。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式发展的根本是逐渐弥合城乡教育发展中产生的沟壑,首要任务是确保学校水平能够达到计划目标。但是这也绝不是要求各个学校之间相互模仿,城乡义务教育的融合并不是城乡学校的同质化,而是需要能够充分发挥好城乡学校之间独有优势,补足在双方在教育中的短板。

提高学生综合性建设主要划分为内部建设与外部助力两个主要方向。首先是需要建立地区间的学校的统筹发展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师资力量的分配,主要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教育弱势学校以及农村学校的帮助,实现各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目标,达到学生的引导,更加方便素质教育的开展。明确在课程实际开展中学校实现有特色的发展,促进学校综合建设水平的提升。在镇巴县的实际教育工作中,针对部分学校学科薄弱情况,大力实施“轮岗交流、送教走教”活动,五年轮岗交流教师308名,送教走教900余节次,弥补了体音美的短板,切实解决了师资不平衡、发展不均衡问题。

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部激励机制有三个要点。首先,推动校本课程在学校的应用于开发,建立课程协同共享机制,通过将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进行学习。其次推进城乡深入融合的区域性教育平台的建立,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课程,促进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城乡教育总体规划是系统且全面的。其次,城乡教育协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对教育系统,教育系统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城乡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