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发性游戏的价值与支持策略

2021-09-10马春华

启迪·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支持策略价值

马春华

摘要:自发性游戏是幼儿结合自身经验,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与他人或者环境互动过程中自然发起的游戏活动。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具有偶发性、自主性、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教师要在理解幼儿自发性游戏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升自身的游戏指导水平等方式以支持和促进幼儿自发性游戏的开展。

关键词:自发性游戏;价值;支持策略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儿童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促进学前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构建幼儿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当前教育实践中,知识学习日益凸显,幼儿的游戏权利得不到保障。儿童的游戏行为往往受到教师的规范和制约,难以按照个人意愿展开。因此,幼儿园教师应珍视幼儿自发性游戏的价值,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观察、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并采取适宜的策略来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让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实现收获成长。

一、幼儿自发性游戏的价值

(一)自发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自我表达和发展。

自发性游戏的自由性和自主性,释放幼儿的情绪情感,使幼儿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生命活动状态。它是幼儿表达自身情感、需要的真实体现。同时也在游戏过程中促进幼儿的学习、探究和交往能力。不仅如此,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不怕困难、乐于思考,不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自发性游戏能够使外界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发展状态与需要。

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的表现都是自身真实情感和意愿的表达,不受游戏之外的事物的限制,反映了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是幼儿内心发展状态的真实体现。对事物的好奇是幼儿自发性游戏的动力源泉,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材料、场地和伙伴进行游戏。游戏行为来源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反映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这就为教师准确观察和理解幼儿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自發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与外部环境的融合。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最适合幼儿发展与需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儿童通过游戏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自发性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具有生活情境性的特点,为幼儿构建起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幼儿自发性游戏的特点

第一,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具有偶发性。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是幼儿在自由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确定游戏内容、材料和伙伴,自由展开的,是幼儿的内心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二者处于一定的平衡点发生联结时,自发性游戏就自然发生了。幼儿情绪的发展变化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幼儿自发性游戏行为的发生。

第二,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具有自主性。自发性游戏是幼儿不以外在要求为目的,经过独立思考,主动发起的游戏行为,是幼儿自身情感、需要的真实体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主探索、自由选择,自主建构,实现自我发展。

第三,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具有生活性。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内容和水平源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游戏离不开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第四,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具有生成性。自发性游戏是幼儿自发生成的,不同于以往事先规划的游戏,游戏内容、方式和水平都会随着幼儿的意愿、需要以及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教师支持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游戏观,认同幼儿自发性游戏的价值

教师要认同自发性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自发性游戏是幼儿表达自身情感、发展需要的真实体现。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不断拓宽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同伴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习品质。认同幼儿自发性游戏的价值就是尊重幼儿的发展权利,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为幼儿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

(二)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自发性游戏的发生需要提供一个开放、友好的游戏环境。教师应为幼儿的游戏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物质环境包括:提供多样性的游戏空间、合理规划幼儿园的游戏场地,保证足够的游戏时间,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及时提供、调整游戏材料,确保材料的适宜性。精神环境:放手游戏,不过多干预幼儿的思想,给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鼓励幼儿自由探索,自主解决问题。

(三)科学观察、指导幼儿游戏,提升游戏指导水平

(1)静下心来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不要急于介入

观察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通过有效观察,才能了解儿童的真正需要,从而提供适宜的帮助,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在自发性游戏过程中,教师需静下心来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明确观察角度和目的,运用恰当的观察方法,做好观察记录,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到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经验的积累,不可操之过急。

(2)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并欣赏幼儿的游戏行为

自发性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儿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结合幼儿的生活认知经验,理解并欣赏幼儿的游戏行为,拒绝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幼儿的游戏行为。

(3)分析幼儿游戏行为,提供适宜支持

教师在自发性游戏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幼儿的已有经验、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适宜性等来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判断介入的契机,有针对性地给与幼儿及时、恰当的帮助。教师还要善于反思,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游戏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1]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潘栎.幼儿自发性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研究[J].教育观察,2019( 03) :50-52.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州市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适合教育背景下自主游戏中幼儿自发活动研究》(课题编号:NSKY2019020)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支持策略价值
例说“数学课堂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持策略”
论幼儿区域活动的支持策略与隐性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解读孩子游戏,提升有效互动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