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防火对策研究

2021-09-10李曙光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1年6期
关键词:古建筑火灾消防

李曙光

近年来,古建筑火灾事故屡屡发生,这也表明了当前我国古建筑防火形势的严峻性,同时也为我们的防火工作敲响了警钟。基于此,本文对文物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火对策及措施。

古建筑;火灾;预防

笔者列举的近年来中外几起典型的古建筑火灾案例。(1)2014年1月11日,云南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近百亩,烧毁房屋242栋,1300年历史的古城核心区顷刻化为废墟。(2)2015年1月3日,云南大理的巍山古城楼起火,距今600余年历史的雄伟古楼拱辰楼损毁殆尽。(3)2017年12月10日,四川绵竹的九龙寺突发大火,亚洲第一高木塔灵官楼被烧毁坍塌。(4)2018年9月2日晚,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重大火灾,持续整晚的大火使馆藏2000万件藏品遭受了无可估量的损失,让人类失去了一段历史。(5)2019年4月15日,法国著名地标建筑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致使塔尖坍塌、屋顶烧毁,800多年的古迹毁于一旦。

纵观这些令人心痛惋惜的火灾,大多是因为建筑本身的先天不足、消防安全管理不當和自然灾害这三个方面引起的,火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难以估量,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沉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对消防人员而言,分析评估文物古建筑的火灾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防火对策,对保护古建筑、减少文物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建筑多为纯木、砖木、土木等三、四级建筑结构建造,加上这些建筑的建造年代久远,经过长年的干燥和风化,这些木材的含水量极低,有的甚至接近于全干材,同时古建筑又多选用油脂含量较多的柏、杉、松、樟、楠木等优质木材建造,尤其是一些腐蚀受损严重的木材,内部结构疏松,哪怕遇到一点点火星也会酿成大祸。有的用油漆涂刷,极易燃烧。如果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极快,火势较难控制,往往消防人员赶到时已是猛烈燃烧阶段,错过了黄金扑救时间;此外,古建筑的屋顶一般都比较密实,一旦发生火灾,内部烟气难以散发,导致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引发“轰燃”现象,加上梁、柱等构件的耐火极限也达不到现在的要求,一旦着火,很容易造成整栋建筑坍塌。

古建筑防火间距不足、易“火烧连营”

我国文物古建筑的空间布局受当时的伦理思想和艺术审美的影响,除了一些高台或佛塔之类的建筑比较高以外,一般都是比较平缓的平面群体组合建筑,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单座建筑组成“庭院”,再以庭院为单位组成不同规模的建筑群体。这种将四幢房屋围成的封闭性很强的庭院也称“四合院”,我国古时候的住宅、宫殿、寺庙、园林等大都是以“四合院”形式建造的,其中最大的就是北京的紫禁城。由于这种布局的建筑缺少防火分隔和足够的防火间距,一旦某个区域着火,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容易蔓延到邻近的建筑,形成大面积燃烧,从而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

很多文物古建筑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热门景点,改变了原有属性,为满足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需求,一些文物古建筑周边甚至内部开设了经营服务场所,增加了用火用电设施,加上一些经营者和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消防安全管理,致使电线老化、超负荷用电、使用劣质电器、违规吸烟、焚香烧纸等火灾隐患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火灾风险。

(1)我国的文物古建筑点多面广,不少还建在偏远地区,加上古建筑群面积大、房间多、管理人员少,初期火情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火情延误;(2)文物古建筑周边大多道路狭窄,转弯半径也不够,还通常设有台阶、门槛等,消防车无法直接到达现场,难以快速展开行动;(3)木质古建筑一旦燃烧,升温生烟快,散热排烟难,建筑易坍塌,给扑救行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五是文物古建筑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往往缺乏消防设施,加上缺少专业消防人员,火灾发生时难以开展初期灭火自救。

火灾的发生不外乎有建筑设施先天不足、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因素。古时候没有电气设备,除了用火不慎,大多数火灾是由于雷击或战争引起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物古建筑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使用性质,电气设备也不可避免地被大量使用,发生火灾的原因也更加多样化,分析归纳后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古建筑年代久远,木质和砖制的建筑材料干燥,耐火等级低,没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和安全空间,加上消防配套设施不足,自身建筑材料没有经过防火处理,极容易火烧连营或者发生轰然。一些已引入电源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普遍存在着私拉乱接电线、电气线路老化、电线敷设不规范、用电设备老旧等现象,私拉乱接电线严重违反了电气安全技术规程,随时可能发生火灾。有的古建筑电线多数明敷在梁架上、闸刀开关保险丝盒基本都钉在柱上。有的古建筑在展室展厅装置电动设施,有的在殿堂之中装设彩灯、霓虹灯,火灾危险性极大。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古建筑内还设置了餐厅、茶室、旅馆、商铺等场所,大大增加了用电负荷,很容易造成过载或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1)吸烟、乱扔烟头现象。一些文物古建筑区域也成了热门景点,大量游客中不乏一些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游客,他们无视景区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路边警示牌的提醒,随意吸烟,乱扔烟头,由于游客众多,景区管理人员也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制止,有时甚至难以发现。未熄灭的烟头中心温度高达700-800摄氏度,一旦接触可燃物,极易引起燃烧。(2)宗教活动用火。古寺庙是民间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燃灯、点烛、烧香、焚纸也是民众们供佛祈福时必不可少的过程。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宗教界的重要纪念日,寺庙里往往人头攒动、香火旺盛,稍有不慎就会引火成灾。

长期的干旱、高温,也是容易导致古建筑尤其是木质结构的建筑物火其间的堆积物自燃从而引发火灾。同时,文物古建筑通常地势较高,位置突出、高大雄伟,有尖顶、屋脊、飞檐等突出部位;内部或周围有古树耸立,这些特点使得文物古建筑容易成为雷电袭击的目标,从而引发火灾。

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防火理论和防火思想。荀子曰:“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用在防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因此,古时候人们常用涂抹湿泥土、摆放大水缸、设置“避火珠”、悬挂提示牌、打更提醒等方法来预防火灾。那么现在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古建筑免遭火災的威胁呢?

(1)通过利用阻燃处理技术来提高古建筑的耐火等级,可以在木质材料上刷防火涂料或阻燃剂,用阻燃剂对易燃饰品进行阻燃处理,提高古建筑的耐火性能,同时,可以对非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结构可以用耐火极限较高的现代建筑材料来替代。如原有建筑内已破旧不堪的木楼板,可以采用耐火性能较高的现代材料,需要重新制作的吊顶应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2)对于大规模的建筑可适当设置颜色、外观与整体风格相似的防火墙或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并清除建筑周边无关可燃物,与周围其他建筑之间设置防火墙或水幕装置,形成防火隔离带,避免周边发生火灾时殃及文物古建筑;(3)有条件的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在每座古建筑内外安装室内外消火栓和喷淋系统,远离市区的应充分改造利用天然水源或设置消防水池,实在没条件的至少应配齐灭火器,并在开放区域放置储水缸、水桶、沙子等简易灭火器材。(4)在不破坏古建筑完整性的前提下,最好能开辟消防应急通道,保证火灾发生时救援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1)文物古建筑单位要严格控制使用明火,民宅建筑、经营场所内需设置厨房的,要与其他部位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确需使用火盆火炉取暖的,要设置防火罩,远离桌椅、床铺等可燃物,并做到“人离火灭”。宗教活动场所内的烧香、焚纸等祈福活动应在殿堂外进行,佛像前鼓励使用电子香烛、电子油灯来替代传统的香烛油灯,一时无法替代的应指定专人看管,务必确保明火远离可燃物。(2)严格安全用照明,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内(除砖、石结构外),不应安装电灯和其他大功率用电器设备,必须安装使用的尽量采用弱电,照明灯具应选用冷光源灯具,尽量用LED等节能冷光灯代替温度较高的白炽灯、卤钨灯。(3)联合消防和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古建筑单位定期进行检查电气线路,针对不符合要求的电气线路和老旧电线进行全面电气线路改造,敷设时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用金属穿管保护,严禁将电线直接敷设在梁、柱等可燃构件上或乱拉乱接电线。(4)设置防雷设施,预防雷击起火。文物古建筑应设置防雷设施,除了在屋顶设置避雷针外,还可根据建筑外观设置避雷带、避雷网等,并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特别是每年雷雨季节前应进行重点检查,一旦发现有折断、损坏、锈蚀的应及时更换。此外,还应对文物古建筑内部或周围的高大树木采取防雷措施,避免树木遭雷击后对古建筑造成破坏。

(1)文物古建筑单位要有计划地对工作人员,特别是本单位为微型消防站人员、安全管理员、防火巡查员、新入职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讲授预防火灾和处置初期火灾的方法,并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高文物古建筑单位预防火灾的整体能力。(2)消防部门积极督促指导各古建筑单位负责人制定灭火预案,每逢节假日、重大活动时间点发动导游成立义务消防宣传队,监督游客文明出游,将消防知识纳入景区、博物馆导游词,在游览过程中提示消防安全,讲解逃生技能。(3)通过上门服务指导、集中培训等方式,对文物建筑保护单位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培训,教育引导员工、参观群众增强防火安全意识,掌握日常检查巡查、扑救初期火灾和应急疏散技能,提高文物保护意识。(4)加大对村民、游客等群体的消防宣传教育,通过广播录音提示、张贴防火公告、设置禁烟标志等方式进行实时提醒,平时也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传播工具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引导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应该,按照大网格、中网格、小网格,一级分一级,明确消防责任,落实消防责任,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建立健全微型消防站或义务消防队伍,完善的区域联防体系,把每个古建筑合并到各个相邻的区域联防小组内,协助开展日常防火巡查、扑救初期火灾等工作,充分发挥区域联防小组内的联防机制和微型消防站的功效,以缓解本地古建筑(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对消防安全的需要。根据《消防法》规定:“距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文物古建筑单位还要会同消防部门一起对建筑的结构规模、主要风险、人员数量、文物价值、道路水源、消防设施、气候地形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灭火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多种形式消防队开展实战演练,确保能够在真实发生火灾时切实做到“灭早灭小”。

总之,文物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明的见证,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用更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为文物古建筑建起一道更坚固的“防火墙”,让这些美丽古老的瑰宝焕发出更夺目的光芒。

[1] 张涛.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9):262.

[2] 吴俊奇,张婧,曾雪华.新时期我国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给水排水,2017(4):85-90.

[3] 吕玉乾.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木结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评价[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2):18-21.

[4] 贾永录.关于消防物联网技术在古建筑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3):176-177.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Songjiang Fire Rescue Station, Shanghai  201600)

In recent years, the ancient building fire accidents occur repeatedly, which also shows the severit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in China, but also for our fire prevention work sounded the alarm.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categorizes and analyzes the fire risk factors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ncient building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fir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Ancient architecture; Fire; Prevention

猜你喜欢

古建筑火灾消防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漫画说消防
中国古建筑
消防也幽默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消防意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