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故乡的“两大怪”》升格指导

2021-09-05赵学潮

小读者·爱读写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风沙文题

赵学潮

病文入院

故乡的两个奇怪习俗

学生习作

我的故乡地处黄土高原,这儿有一些在外地人看来非常“奇怪”的习俗。

如果你来到我的故乡,一定会感到奇怪:别处的房子都是两边盖,而我们这儿的厦房却是“半边盖”。

故乡的厦房为何要“半边盖”呢?首先,这与地域环境有关。我们这儿属于大陆性干燥气候,风沙大,木材稀少。所以,先人们根据这些自然条件,发明了“半邊盖”的厦房。还有,我们这儿有“肥水不外流”之说,厦房“半边盖”,雨水能够流向自家院儿内,符合古代的风水学说。同时,这样的房子还可与邻居的房子“无缝连接”,两家共用一面背墙,既节约了建筑材料,还增加了住房的保温性和舒适性。

当你漫步在故乡的小巷时,你会看到将“帕帕头上戴”的老太太手拄拐杖,迈着三寸金莲踱步的情景。

“帕帕头上戴”是我们这儿由来已久的习俗。由于我们这儿地处黄土高原,日照强烈,干旱少雨,风沙天气比较频繁,所以妇女们在劳作时,都要“帕帕头上戴”。

这方小小的帕帕作用可大了。它不仅可以防止太阳的紫外线伤害皮肤,还能阻止尘土钻进发丝间,头发也不会被风吹乱。

其实,“帕帕头上戴”这种习俗也和以前人们的生活有关。由于以前人们生活窘困,没钱买漂亮的帽子,所以用布织成的帕帕就成为妇女们外出时的必备用品。

故乡永远在我心中。

把脉诊断

精彩来亮相:

1.小作者选取了故乡中的两种“奇怪”的习俗来写,通过对它们的具体介绍,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习作较为细致地介绍了两种习俗的特点和作用,并从地域环境等方面说明了这两种习俗形成的原因。

瑕疵早知道:

1.对厦房“半边盖”的历史原因介绍得不够,也对“帕帕头上戴”的作用及其历史与发展过程介绍得不够;

2.习作虽然写出了家乡两种“奇怪”的习俗,但开头与中间衔接得不够自然,两种习俗之间过渡得很生硬;

3.习作结尾处的收笔有些仓促,没把想表达的意思全说出来,与开头也没形成照应,对习作主题升华得不够;

4.习作题目没有拟好,不够吸引读者眼球。

修改建议

1.巧拟文题,点亮题眼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习作文题有些冗长,不如将“两大怪”用在文题中,这样就可点亮习作题眼。

2.精心布局,结构新颖

习作开篇在交代清楚故乡的位置等情况后,直接引出“两大怪”,既点明了文题,也总起了全文;中间可将两个习俗按两大版块单独列出,并分别添加小标题;文末总结上文,照应开头与文题,升华主题。

3.具体介绍,内容详实

在介绍故乡的两种习俗时,既要具体介绍其特点及作用,还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这样,习作内容就更加具体、详实,读者对两种“奇怪”的习俗也了解得更加清楚。

康复出院

故乡的“两大怪”

学生习作

我的故乡地处黄土高原,这儿有一些在外地人看来非常“奇怪”的习俗。今天,我就说说其中的“两大怪”。

房子半边盖

如果你来到我的故乡,一定会感到奇怪:别处的房子都是两边盖,而我们这儿的厦房却是“半边盖”。

故乡的厦房为何要“半边盖”呢?首先,这与地域环境有关。由于我们这儿属于大陆性干燥气候,风沙大,木材稀少。所以,先人们根据这些自然条件,发明了“半边盖”的厦房。从历史上讲,“长安自古帝王都”,“秦地”自然会金贵一些,节约土地资源自古就很受故乡的人们的重视。又因近百年来故乡的农业发展缓慢,而人口增加迅猛,所以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便形成了厦房“半边盖”这种习俗。还有,我们这儿有“肥水不外流”之说,厦房“半边盖”,雨水能够流向自家院儿内,符合风水学说,还能与邻居的房子“无缝连接”,两家共用一面背墙,既节约了建筑材料,还增加了住房的保温性和舒适性。

帕帕头上戴

当你漫步在故乡的小巷时,你会看到将“帕帕头上戴”的老太太手拄拐杖,迈着三寸金莲踱步的情景。

“帕帕头上戴”是我们这儿由来已久的习俗。由于我们这儿地处黄土高原,日照强烈,干旱少雨,风沙天气比较频繁,所以妇女们在劳作时,都要“帕帕头上戴”。

这方小小的帕帕作用可大了。它不仅可以防止太阳的紫外线伤害皮肤,还能阻止尘土钻进发丝间,头发也不会被风吹乱。妇女们在外劳动,没有随身携带毛巾时,还可用它擦汗抹灰,既实惠又方便。

“帕帕头上戴”的习俗由来已久。以前,人们生活窘困,没钱买帽子,所以用布织成的帕帕就成为妇女们外出时的必备用品。如今,人们生活变得富裕后,千奇百怪的帽子逐渐取代了帕帕。“帕帕头上戴”也成为故乡中一道古老的风景。

我爱故乡,故乡的“两大怪”永远是我津津乐道的话题。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风沙文题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风土人情
时间的年轮
沙枣花
都怪祖先
文题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文题
文题
开心作文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