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初探

2021-09-04张建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经管类实验室实验教学

张建龙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16)

1 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不单是解决教学方式问题,核心在于把握好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系,要站在学科专业的角度去全面考虑、统一规划,致力于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要落实到实验教学设计上来,而实验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正确处理好实验教学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设计准确适宜的实验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方法,坚持从新时代社会经济实际资料中取材,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而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重点就在于实验项目的开发设计,如:掌握基本业务流程和方法的知识点型实验项目,训练学生的综合执行能力的专业综合型实验项目,训练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跨专业综合型实验项目,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仿真性实验。根据现实经济社会实际需要和要求,通过若干个实验项目组合成一个实验模块,多个实验模块组合形成实验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达到能较快地进入中、高经济管理层潜质的人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经管类专业特点各不同,在规划实验教学体系时应有所区别,要充分考虑经管类专业各课程的特点和课程之间的联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的先后顺序,保证实验教学的系统性、课程和实验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始终为经管类课程实验——“单项型、课程综合型、专业综合型、跨专业跨学科综合型”实验教学体系坚实基础;确保实验项目内容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体系、教与学组织形式体系、学习成效考核内容与方法体系有一个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迎合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效的、规范的、先进的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机制。

2 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

实验教学目标是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让学生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从枯燥的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能力的转化过程就需要发挥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积极作用,通过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而目前实验教学模式还存在以下普遍问题:实验教学目标单一,缺乏差异性、层次性;方法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独立教学地位。经管类实验教学的发展受到了这些问题制约,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突出的问题,我们要在积极提高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以实验教学理论为指导,去改进经管类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创新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方法的建设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创新性原则就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去发现、创造和运用符合经管类实验教学规律和特点的、新的、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而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我们要使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从认知实验、基础实验中运用的参观法、演示法,到综合实验常用的情景教学法、沙盘推演法转变,使教与学更加融洽简单。

表1: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分类

实验教学手段是实验教学的有力保障。特别是经管类实验教学,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结合尤为重要,既要应用传统有效的实验教学手段,又要引进和吸收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去不断改善和加强实验教学手段的实用性、先进性。利用信息化技术,去模拟实际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景、环境、流程和业务,实现理实结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既充分发挥仿真实验形象生动的优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注重实际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严谨的思维方法,可以为其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使用实际发生的业务信息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而实验教学手段的建设离不开硬件设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这也使得如何建设既融合实验教学体系,又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开放式、仿真、模拟类的经管类实验室也成为了当今实验教学的重要课题。

3 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决策能力、综合执行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拓宽人才培养空间,让人才培养更加精准,效率更高。同时,它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高效、高质平台。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发展的特点,传统的以普通计算机为主要实验设备的专业实验室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实验教学的要求,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和社会实际工作建设以信息化平台为硬件平台,以应用系统、决策支持与分析系统等为软件平台,以计算机仿真、模拟等为主要手段的实验室或中心,融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显著特色的经济与管理类实验教学平台来开展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等管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及银行业务系统、证券模拟、贸易实务、财政预算管理等经济类课程的实验教学;还应逐步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基于云桌面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实验教学数据共享、资源开放,形成方便、快捷的实验教学大环境。

3.1 模拟实际工作流程,积极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室

仿真实验室一直是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主流,通过模拟实际经济管理工作流程,打造符合实际工作要求,营造企业工作氛围,让学生切实体验实际工作场景,有助于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随着虚拟实验技术的成熟,高校开始认识到虚拟仿真实验室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深受师生喜爱的高效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载体,成功进行虚拟现实应用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首要工作是选择切合实际、可行的虚拟现实系统解决方案。对于教学型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转变实验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虚拟实验室;二是切合实际工作实际和流程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虚拟实验;三是用平民化的技术打造易用型的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

3.2 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形成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

开放式实验室可以满足师生的实验实训需求,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作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学生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实验专题,从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验室在内容、时间、场所以及设备上是开放式的,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开放式实验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实验为主动探索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开放式实验教学把学生放在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教师仅起到指导和监测实验过程的作用,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和自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

3.3 结合新技术建设云桌面实验室,逐步实现实验资源共享

运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建设云桌面实验室,可以解决传统机房管理运维工作量大、教学专业软件安装注册烦琐、终端PC耗能高、噪音大等状况,实现实验教学数据共享、资源开放,形成方便、快捷的实验教学大环境。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资源池并向用户提供跨空间、不受时间控制的按需服务,使得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让全校师生可以共享云平台享受优质的信息化服务,避免了资源的重复购置,减轻了软件硬件的维护压力和成本,为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3.4 根据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特点,实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应结合学校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根据教学、科研的要求做好实验室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合理设计实验室建设方案。首先,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根据实验教学要求制定实验室开放和使用制度,制定实验室软、硬件设施使用规定和管理维护措施,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其次,加强实验室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实验室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培训、培养工作;做好实验数据统计管理工作,特别是实验技术信息;参与实验教学管理,做好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报告收集考核等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保障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加大资源投入,建设基于云桌面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管理工作系统化、信息化,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让师生享受方便、快捷的实验教学。

猜你喜欢

经管类实验室实验教学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