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安新区用水变化分析及需水管理对策

2021-09-02姜蓓蕾耿雷华吕良华张海滨陶佳辉吴楚天

中国水利 2021年15期
关键词:需水定额片区

姜蓓蕾,耿雷华,吕良华,张海滨,陶佳辉,吴楚天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10029,南京)

一、雄安新区用水情况变化分析

雄安新区主要包括雄县、 容城、安新3 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起步区面积约100 km2,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 km2,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 km2。 雄县、容城和安新3 县县域总面积超过1 500 km2,覆盖了起步区、中期发展区的全部区域, 占远期控制区面积的75%以上。本文主要选取雄县、容城和安新3 县作为分析区域,回顾分析2005—2017年3 县的供用水变化。2005—2017 年雄县等3 县每年用水总量为2.2 亿~2.7 亿m3,其中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占比75%~88%,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活用水占比稳定在8%~10%;工业用水占比在2005—2011 年期间上升较快,而后呈下降趋势; 生态环境用水自2011 年开始有统计数据, 其占比自2016 年有较大的增长。

根据2020 年新区用水统计,雄县等3 县用水总量及结构较之前有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年用水总量从 2.5 亿 m3左右上升至 7.6 亿 m3,主要是生态环境用水的河湖补水水量较之前有大幅度提升;用水组成结构方面, 农业和工业用水量均有显著下降,生活用水量有显著上升。 这与目前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实际情况相吻合。

二、片区规划指标及水资源需求分析

根据发布的起步区、 容东片区、容西片区及雄东片区的控制性规划,梳理各区重点发展产业(表1),提炼与水资源需求相关的近期规划指标(表 2)。 从表 1 可以看出,起步区、容东片区、容西片区、雄东片区和雄安站枢纽片区主要发展绿色、智能、高新等产业,以及高端服务业,每个片区布局了多个生活居住区及配套服务区。

表1 雄安新区部分片区重点发展产业及其布局

表2 雄安新区部分片区规划建设指标

根据规划布局和建设安排,片区在建设期内,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生活用水量及占比预计有较大提升; 新区建成后,随着建设期结束参与建设人员的流动,预计片区内人口总数可能会有所回落,从而导致生活用水量稍有降低;根据规划要求,片区生态功能用地面积较现状有较大提高,加上改善现有生态环境所需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将有较大的增幅。

三、需水管理对策建议

结合雄安新区规划布局,以科学开源、循环利用、分质供水为原则,以节水优先为前提,提出需水管理对策建议。

1.严格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定额准入制度

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要求,逐级明晰区域的许可取水总量。 依据规划的片区划分及供水水网布设,明确启动区、起步区、容东片区、容西片区、雄东片区等区域取水总量上限,在不突破新区取水总量的前提下,统筹调剂。 根据从严从紧的要求核定用水户的取用水量并换发或发放新证,对取用水户做到明确许可取水量、年度取水计划、取水计量措施、取水目标及退水水质要求。

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建立定额体系,实行定额准入制度,严格用水定额执行监管, 确保节水管理落地见效。 建议参考《河北省行业用水定额》和《北京市行业用水定额》,提出适合新区建设要求的用水定额准入标准。对规划承载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构的总部区、金融岛、科学园、互联网产业园等区域,按照国内先进水平的机关事业单位、写字楼用水定额标准执行;在承担文化休闲、商业服务功能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的地区,在北方地区服务业用水定额标准基础上,适度提高定额标准。 强化公共区域和居民用水的节水强制性要求,对新区大学园、特色小镇、宜居新城等人员集中的生活区域,大力推行节水器具使用,选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认证产品,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2.加强需水管理,打造节水示范区

依据新区建设规划,树立节水示范典型,以示范项目为重点,形成行业标杆,推动需水管理的全面开展。

建立节水机关单位和节水写字楼示范。 在区域建设层面,采用优质管道和配件, 最大程度减少管网漏损;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干线管网信息系统,提升输水与配水系统管理水平,为后期定期维护服务提供基础信息;在用水户层面,鼓励单位通过用水审计、经济激励等措施来提高用水效率;水行政主管部门重点评估用水需求与水循环利用情况,鼓励用水户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建立生活节水示范区。 在区域建设层面,提前实施对现有管网的动态监测,编制干线管网更换计划,拟定动态渗漏检测方案, 加快污水回用、雨水蓄集等非传统水源工程的建设步伐;在用水户层面,通过持续的公众教育及宣传活动,进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公众教育, 增强用户节水意识;积极推广分类水价、季节水价、浮动水价等形式, 细化调整城镇各类供水水价水平,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

建设生态用水示范区。 在区域建设层面,对环城林带、城市绿环绿廊、公园绿地、生态廊道等生态用水比重较大区域,提前布设构建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高标准处理片区污水并再生利用;在用水户层面,利用区域蓝绿空间和森林斑块,建设雨水调蓄湿地,存蓄雨水资源,实现生态用水零增长。

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 在区域建设层面, 规划重点农业节水改造项目,布设完善取水计量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农户节水政策的引导,制定农业节水激励政策,采取节水生态补偿措施,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在用水户层面,逐步培育节水意识,扩展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思路, 加大水资源循环利用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新技术和新材料推广,提高水资源智能化和精细化监管

重点推广办公写字楼和生活节水技术设备,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建设节水型住宅、节水型写字楼及节水型学校;发展非常规水利用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污水高效处理技术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水处理后的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满足城市杂用和景观环境等用水需求, 实现起步区的污水收集处理率和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00%,为中期和远期建设提供经验; 针对生物医药研发、 基因工程、 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先进电子材料、高端新材料等高新产业用水特点,推广“零排放”技术。

建立完善区域水资源监管的基础数据信息库, 建立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划用水、水资源统一调配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 实现智能管理。 根据区域确定的取水总量指标及调配方案,进行智能监控和管理。 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 根据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规划、水量分配方案、水资源状况和年度预测来水量,动态制定年度用水和水量调度计划,实现水资源管理智能化和精细化。

4.完善政策法规及技术措施,落实需水管理有保障

完善政策法规及技术措施, 实现需水管理有章可循。完善水资源管理机构, 建立水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奖惩配套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强化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严格执行相关水资源费征收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

合理运用经济手段, 实现需水管理“两手发力”。 研究提出新区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采用区域统一规划、统一布设管网等方式, 合理确定和调整回用水价格,促进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

夯实科技基础, 强化需水管理。提升新区取水计量设施覆盖率,全面开展居民用水、企事业单位和农田灌溉的“户表工程”,强化城市管网内用水计量工作, 实现水资源监控全覆盖。 研究编制《新区工业用水定额地方标准》《新区节水技术目录指南》等相关技术标准文件。 加强公众教育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节约用水,使节水成为全民共识。

猜你喜欢

需水定额片区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白塔寺片区地图
新立城水库生态需水及调度研究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