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老城区生活住区成长研究

2021-09-02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8期
关键词:住区老城区服务站

杨 茹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 引言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由于城市的逐渐扩张,老城区的区位、经济、政治优势等逐步稀释淡化,但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商贸云集的城市氛围,注定其仍是合肥未曾偏离的城市中心。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断分化,传统的居住建筑逐渐被新类型的居住建筑所取代。经过现场调研,老城区内常住人口14.87万人,54410户,约有419个住宅小区,2059栋居民楼,整体空间呈现“四周相对多,中间相对少”的分布格局,大多数居住建筑可以分为大院新村、公寓大楼、平房、三无开放式小区这四种类型。由于老城区建设的年代久远,居住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空间狭小、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2 老城生活住区问题

2.1 “大院体制”造成社会隔离

合肥市老城区住区以八九十年代的行政机关附属住宅为主,实行“一机关一院”的建设模式,各个街坊以围墙封闭,领域感较强。“大院体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隔离,同时也对老城区内交通、公共空间共享以及邻里交往产生了障碍。在交通层面上,因占据较大的空间,严重阻碍了城市交通毛细系统的建设,导致城市干道交通荷载过高;又由于其相对有限的交通荷载过高,导致高峰时大量的居民集中进出,引发城市局部地段的交通拥堵。

2.2 老旧住区形式多样,面临的问题差异较大

老城区内居住环境较好的多为公寓大楼,基本建于90年代之后。其他三类居住小区大多数环境设施一般,缺乏有效地物业管理,公共空间稀少,绿化单薄简单,市政设施老化简陋,停车位少等多个问题(见表1)。

表1 老旧住区情况表

2.3 街道和社区两级公共服务配置标准较低,室外活动空间难以保障

2018年编制的《合肥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导则》规划中明确规定街道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的规模和配置(见表2)。

表2 街社两级服务中心概况表

老城区内的2个街道服务中心和12个社区服务站,存在配置内容不全,各项设施规模不达标的问题。比如,三孝口街道现状共有8.26万人,含有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食堂等,但是设施规模较小,配置标准较低,缺少室外活动场所和社区教育。

3 社区生活成长路径

3.1 “拆墙破门”,实行街区的统筹管理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将两个小区之间的“壁垒”打开,串联内部街巷道路,利用打开的“畸零空间”,为小区注入活力空间,增强可达性及共享性,打造交往空间,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将开放的街区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如图1)。

图1 将封闭街区演变为开放街区的模式图

(1)将住区路提升为车行街巷路,增加交通微循环。

(2)将住区路改造为慢行巷道,丰富路旁便民业态及绿化环境,成为线性交往空间。

(3)将住区内的公共空间共享,“拆墙破门”,增加可达性。

3.2 明确住区更新重点,建立滚动更新机制

庐阳区自2015年至2019年已更新29个小区,占总居住区的17.4%,受惠面较小。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研,本规划提出近期3年(2019~2021年)的改造计划,建立“279+N”的更新改造设施名录(见表3),即“两个板块、7个重点、9类设施和N个要素”,变普适性为针对性进行改造。

表3 “279+N”更新改造设施名录表

3.3 挖潜闲置资源,精准补缺街社两级公共服务功能

老城区内闲置的楼房约有41处,主要分为行政办公类、商业类、商务类和其他类四种。其中行政办公类闲置建筑较多,主要是由于机关单位的外迁,使得原来的办公楼空置出来,并且这些建筑的质量都较好。

可以利用闲置的重点局办公楼变更为九狮桥社区服务站;闲置的省供销社办公楼变更为逍遥津社区服务中心;闲置的国税局办公楼变更为龚湾社区服务站;闲置的通卡有限公司变更为大夫第社区服务站;工大北区闲置楼变更为杏花社区服务站。

3.4 优化空间配置,合理布局“一老一小”服务设施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二孩家庭数量逐渐增多,幼儿园的需求随之增加。合肥市于2017年编制了《合肥市城市学前教育、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2016~2025年)》规划,老城区位于Ⅰ类地区,幼儿园的千人指标为38生。根据居住用地情况和总人口数,合理布局幼儿园。

老城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约有3.49万人,现状养老机构5家,床位226张,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希望就近养老的需求。由于养老机构选址倾向于成本较低的远郊区,中心城区的老年人的就近养老需求难以满足,因此,建议将闲置办公等建筑优先改建为养老机构。

3.5 拆除违建和危旧楼,增加户外健身场地

拆违拆临是维护公平正义之举,也是改善提升民生之举。拆除违建和危旧楼,拓展城市空间,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增设健身器材,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现场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对合肥市老城区内的生活住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五大策略,提升生活住区的品质环境、人文环境,打造宜居、舒适、绿色、低碳的居住空间。

猜你喜欢

住区老城区服务站
日出老城
翠苑一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帮你加油
帮你加油
基于CPTED视角下的住区场地空间安全性研究
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浅析
深圳将设818个志愿者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