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老嘴:湘鄂西的红色首府

2021-08-31鲁梦琪王迪李鸣

党员生活 2021年8期
关键词:监利正街洪湖

鲁梦琪 王迪 李鸣

南枕长江,东襟洪湖。

湘鄂交界处,有一条长千余米、宽不过三四米的青石板街。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军部旧址……48处革命旧址遍布在街的两侧,这就是监利市周老嘴镇的老正街。

老正街自西向东蜿蜒伸张,街道两侧完整保存的晚清砖木结构民宅,具有徽派建筑风格。行走在老正街上,爬满苔藓的石砖、字迹斑驳的石墙随处可见,似乎向后人述说着9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1928年,贺龙、周逸群受党中央派遣,从上海辗转来到湘鄂西,发动群众开展斗争。1931年7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和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迁驻周老嘴。作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周老嘴被称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

如今,周老嘴镇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成为全国百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来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点燃革命“星星之火”

“不要开枪,我就是陈步云!”那声威震敌胆的怒吼,穿越时空的隧道,仍回荡在湘鄂西的大地上。

1925年春天,在董必武的培养教育下,陈步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往家乡筹建党组织。他积极组织秋收暴动,在全县4个区、61个乡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37000余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同时,他还组织开辟了监利洪湖西岸一线10多处小块根据地,这就是湘鄂西根据地的早期雏形。

“怨灵修之浩荡,哀民生之多艰。”陈步云走上街头,张贴标语,高呼口号,发表演说。一篇《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战斗檄文,令许多爱国人士声泪俱下、群情激昂。

1928年1月18日,受党中央派遣,贺龙、周逸群等人从上海辗转来到湘鄂西,在监利的观音洲登岸,从此邁开了开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步。

“监利洪湖附近一带,纵横约五六十公里完全成为割据形势,很能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拥护……”这是1929年5月16日《鄂西特委给中央的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

随着农民运动的发展,红六军在监利汪家桥成立,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同时设立了“工农红军洪湖军政学校”。

“向黑暗,猛攻击”“洒热血,染红旗”。在那“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日子里,柳直荀亲自给洪湖军校学员授课,他参照古体词牌《江城子》写了一首《红军跑步歌》,歌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湘鄂西的指挥中心

1930年7月,红六军占领公安后,与贺龙率领的红四军胜利会师,并组建了红二军团。1930年9月20日,邓中夏、贺龙、周逸群等人在周老嘴主持召开红二军团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了攻打监利县城的军事行动和根据地发展方略,把湘西、鄂西连成一片。

走进老正街96号,当年的作战室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近10把椅子紧凑摆放在一张长木桌周围,桌前悬挂的湘鄂西苏区形势图,将记者带回到了那个血与火交织的时代——

9月21日夜晚,监利一片沸腾,各路农民高擎火把,从四面八方向县城汇集。9月22日拂晓,风雨交加,红军在数支县赤卫队及农民的支援下,向监利县城发动总攻。

“红军在赤卫队、少先队的配合下,大摆‘火牛阵。”讲解员王庆华介绍,“三百头水牛分成三路,在牛角上捆扎尖刀,牛尾上绑上竹扫把,浇上煤油。发起冲锋时,点燃扫把,水牛猛力向前冲去,战士跟在后面,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冲杀。”

各路红军呐喊奋进,杀声震天,敌军溃退,四散奔逃。自此,湘西、鄂西连成一片,以监利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1931年7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和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迁驻周老嘴,同年12月在周老嘴成立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1月成立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周老嘴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地位正式确立。

百姓与红军一家亲

“大马刀,红缨枪,我到红军把兵当,革命纪律要遵守……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一针和一线,不损半毫分。”这是段德昌编的《红军纪律歌》,再现了当时红军与百姓融洽相处的场景。

“我就是在贺龙居住过的房间里出生的!”曾住在老正街94号的李林琳老人告诉记者,这间屋子的女主人她唤作婆婆,小时候经常给她讲过去的故事。

“当时贺龙和他的妻子就在婆婆屋里住。贺龙很亲切,虽早出晚归,但每次见面都会向她问好。”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婆婆提起贺龙骑马时的情景。

“贺龙经常骑着一匹大白马,那匹马与寻常马不一样,有蒙古血统,特别高大。他脚踩铜环,嘴叼着烟,样貌十分威严,敌军见了都要怕三分。”她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仿佛亲眼见过一般。“每次打完胜仗回来,若手里有糖,贺龙便会骑着白马向百姓撒糖,一起庆祝。”

李林琳老人告诉记者,贺龙妻子与当地百姓相处也非常融洽。“听说她特别擅长针线活,不管什么尺码的鞋垫,她都能信手拈来。”

如今,李林琳老人搬到了对面的屋子住,老正街94号改造成为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内陈列着400多件革命文物、1000多幅文献图片,贺龙居住的屋子仍保留原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当时,家家住红军,户户设机关,军民吃住在一起,建立了鱼水般的情谊。”提及这些,李林琳老人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笑容,“我现在常把这些故事讲给孙女听。”

红色基因永流传

1932年9月,受“肃反”运动和蒋介石第四次“围剿”的影响,红军被迫作战略转移,但革命精神却留存了下来。贺龙大道、逸群路、德昌路……在周老嘴镇,英烈们仿佛从未离开。

走进柳直荀烈士纪念园,柳直荀的白玉雕像矗立在园内纪念广场上,雕像后不远处耸立着巍巍的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园内的六角亭旁,与他同生共死的战友以及众多无名烈士在这里长眠。

“我失骄杨君失柳。”这是毛泽东1957年所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词句,其中“柳”指的就是早年挚友柳直荀。

历史的烽烟已经远去,但红色基因在周老嘴镇不断传承。2012年以来,当地对革命旧址群进行抢救性维修,逐步将周老嘴镇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截至2021年6月,来周老嘴镇开展活动、参观旅游的团体约2000批次,游客达35万人次。

当前,周老嘴镇正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努力让历史文化遗址焕发新姿。

猜你喜欢

监利正街洪湖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力一行赴湖北省监利市考察调研
校园穿新衣
将英烈记心间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洪湖水浪打浪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湖凤舟
监利方言亲属称谓词选释
小城大爱——监利江段“东方之星”号游轮翻沉事件爱心帮扶纪实
浅谈求函数值域的判别式法
洪湖黎明(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