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1-08-31张梅儒段宝英王志霞刘婷婷高溧鲜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髓系难治性白血病

张梅儒 段宝英 王志霞 刘婷婷 高溧鲜

(甘肃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种恶性白血病。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表现为白血病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可出现牙龈出血、贫血、感染、高热等问题,之所以出现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原因主要在于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耐受性高。目前对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无特效方案,一般采取特异性融合基因疗法。CAG方案治疗是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CAG方案单一治疗效果欠佳[1-2]。本研究CAG方案治疗组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给予CAG方案治疗,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开展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探讨了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60例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n=80)年龄21~74岁,平均(45.18±6.68)岁;男48例,女32例。CAG方案治疗组(n=80)年龄21~73岁,平均(45.21±6.21)岁;男45例,女35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CAG方案治疗组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给予CAG方案治疗。阿糖胞苷(Ara-c)10 mg/(m2·d)q12h(第1~14天),皮下注射;阿克拉霉素(ACR)10~14 mg/(m2·d)(第1~4天,10~14天),静脉滴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 μg/(m2·d)(第1~14天),皮下注射。在白细胞数目低于20×109/L的情况下停止用药。

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开展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在上述的基础上,给予地西他滨,在CAG方案开展之前给予20 mg/m2的地西他滨治疗,在前5天进行地西他滨静脉滴注治疗,之后的治疗方案同CAG方案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性粒细胞达到1.5×109/L以上的时间、血小板>100×109/L以上的时间、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0.05的时间;治疗前后SF-36量表生活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效:在治疗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达到1.5×109/L以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0.05,血小板>100×109/L;有效:在治疗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达到1.5×109/L以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05~0.2,血小板>100×109/L;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0例(87.50%)(其中,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治疗之后,无效10例,显效29例,有效41例),CAG方案治疗组则是60例(75.00%)(其中,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治疗之后,无效20例,显效19例,有效41例)(χ2=6.455,P<0.05)。

2.2 两组SF-36量表生活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量表生活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接近,P>0.05;治疗后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SF-36量表生活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优于CAG方案治疗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SF-36量表生活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SF-36量表生活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中性粒细胞达到1.5×109/L以上的时间、血小板>100×109/L以上的时间、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0.05的时间比较 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中性粒细胞达到1.5×109/L以上的时间、血小板>100×109/L以上的时间、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0.05的时间短于CAG方案治疗组,P<0.05,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中性粒细胞达到1.5×109/L以上的时间、血小板>100×109/L以上的时间、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0.05的时间分别是(10.24±1.42)d、(11.02±1.21)d、(11.45±1.45)d,而CAG方案治疗组中性粒细胞达到1.5×109/L以上的时间、血小板>100×109/L以上的时间、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0.05的时间分别是(15.57±2.89)d、(16.46±2.67)d、(16.78±2.78)d。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CAG方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χ2=1.021,P>0.05。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8例,发生率是10%,CAG方案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9例,发生率是11.25%。

3 讨论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血液恶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有代谢异常、贫血等,多数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差,生存率低下[4]。目前对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性治疗和化疗等,其中化疗是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采取CAG方案进行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可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减少感染出现[5-7],并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但是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单纯应用CAG方案治疗效果有限,对疾病的缓解率较低。地西他滨是一种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其可结合患者DNA甲基转移酶并发挥去甲基化作用,可对患者肿瘤细胞DNA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将其联合CAG方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病情的缓解率[8-10]。

本研究结果发现,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等指标优于CAG方案治疗组,P<0.05;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CAG方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周立涛等[10]的研究也显示,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确切,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单纯化疗治疗的61.1%(P<0.05)。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血清p53蛋白水平和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地西他滨联合CAG可提高复发难治性AML临床治疗缓解率,并通过下调p53蛋白水平,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综上所述,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施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病情的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髓系难治性白血病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检测的临床意义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HAD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