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早期的革命活动与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2021-08-30

全国新书目 2021年7期
关键词:清华园学堂美国政府

缘起

1900年,西方列强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战败,翌年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政府向入侵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常关税作为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合计9.822亿两,史称“庚子赔款”。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战争赔款数额最大的—次。美国从中分得3200多万两,约合2400万美元。稍后,美国自认向中国索取的赔款“原属过多”,中国政府乘机交涉,要求把“过多”部分退还给中国。数年后,双方达成协议。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案,同意将索赔之款由2444万美元减为1365.5万余美元,年息4厘在外,应退还中国1078.5万余美元。美国政府决定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但其先决条件是该“退款”必须用于选派中国青年学生赴美留学。为此,清朝政府于1909年设游美学务处,开始考选学生赴美留学,同时筹设游美肄业馆,培养符合要求的学生送往美国学习。游美肄业馆设于清华园,后更名为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这就是清华历史的开端。

当时,美国政府的目的,主要是想直接用美国的教育和意识形态来培养中国青年学生,以便通过他们代表美国政府的利益来影响和控制中国的发展。正如190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土在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直言不讳地提到:“如果美国在三十年前已经做到把中国学生的潮流引向这一个国家来,并能使这个潮流继续扩大,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詹姆士的言论,充分说明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正目的。

历史的发展与美国政府当初的愿望相反,历史证明,众多的清华学子以强烈的爱国情感,站在反帝反封建的行列中,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和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国家各个方面的栋梁之材。

“五四”运动的唤醒

清华学堂成立不久,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这时候的清华,仍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在“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潮流已经开始渗入清华。《新青年》《少年中国》等进步刊物,开始在校内少数学生中流传。1919年3月,一部分学生还组织了“白话文学研究会”,提倡白话文。在《清华周刊》上也展开过一场文言与白话的争论,但清华的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还处于埋头读书,准备出洋,很少过问政治的状态。

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会无理地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决定承认日本对我国青岛的占领,并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让予日本,借口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对于我国提出的取消日本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二十一条”的要求则置之不理。帝国主义的面目彻底暴露无遗,激起北京学生极大愤慨。1919年5月4日晚,北京城内学生举行反帝爱国大示威游行的消息传到了清华园,一向沉静闭塞的清华学校顿时沸腾起来。高等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连夜抄录了岳飞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贴在高等科饭厅门口,表示收复失地的决心。5月5日,高等科和中等科科长召开校各社团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清华学生代表团”,派代表进城与各校联系。当日下午,北京各大专学校学生3000余人在北大三院礼堂集会。清华学生代表在会上宣布“我校僻处西郊,未及讲城,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同一天,在清华体育馆前召开了全校同学大会,决定从5月6日起罢课,毕业班同学则提出:“山东问题一日不解决,则我们一日不出洋!”表示要斗争到底。由于北京各校原定于7日在天安门举行“国耻纪念会”被军警强行禁止,5月9日清华同学就在体育馆举行了“国耻纪念会”。会上决议通电巴黎,要求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庄严宣誓:“口血未干,丹诚难泯,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九日,清华学校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此誓。”并引述“孔子曰: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死,非勇也”。

猜你喜欢

清华园学堂美国政府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美国媒体与政府间关系探究
美国媒体与政府间关系探究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无人驾驶飞机
圣诞礼物
清华大学之“清华”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