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儿剧中的亲子关系呈现分析

2021-08-26蒋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育儿矛盾家庭

蒋林

【摘要】《小舍得》是2021年播出的育儿剧,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小升初”家庭,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本文从人物形象和叙事内容等角度出发,剖析剧中所塑造的三组亲子关系及其矛盾设置。

【关键字】小舍得;亲子关系;育儿剧;叙事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77

育儿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育儿剧)是以养育孩子作为电视剧的聚焦核心和主要叙事内容,本质上仍是以家庭生活为叙事着力点的家庭伦理剧。它不以老生常谈的夫妻关系、婚恋问题、婆媳关系等内容作为主线,而是围绕孩子的培育问题展开故事情节,能够串联起包含三代人的家庭关系,展示多种家庭伦理剧所自带的元素。从2013年湖南卫视首部育儿剧《小儿难养》开播至今,电视荧屏上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高收视、高话题或者高评分的育儿剧。这些电视剧从不同的创作视角出发,围绕育儿这一核心话题叙事,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引发了一些育儿思潮,传播了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小舍得》由张晓波执导,宋佳、段大为、蒋欣、李家康等主演,于2021年4月播出,作为“小系列”电视剧的第三部(另外两部为《小别离》和《小欢喜》)一经播出便赢得了收视高潮,引发热烈讨论。剧中讲述了夏家、颜家和米家三组家庭因“小升初”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刻画了多个身份地位、价值观和性格迥异的80后父母形象,呈现了都市家庭中纠结而温情的亲子关系。学者郭于华提出,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本文以《小舍得》为研究文本,从人物形象和叙事内容等叙事学角度出发,剖析该剧所塑造的三组亲子关系并进行一定的文化反思。

1. 强势控制的严苛教养关系

1.1 “虎妈“主导的“鸡娃”式教育

《小舍得》中最被热议的当属田雨岚的“鸡娃”式教育,作为典型的分数论者,不断地给儿子颜子悠学习施压,报名各种补习班,期望他能够考取翰林中学。从人物形象来看,田雨岚的性格强势自我、控制欲极强,这与她的个人成长环境分不开,田雨岚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她骨子里有股好强的劲头。在家庭中她是唯一的话语主导者,在工作中是有着十足拼劲的市场经理,是当前育儿剧中典型的职场“虎妈”形象。她将儿子视为自己的唯一希望,必须完全按照她的安排学习和生活,儿子的学习成绩也是她与南俪争锋的最大资本。而与之形象相反,丈夫颜鹏是典型的“猫爸”形象,作为“富二代”颜鹏从小家境优越,在父母溺爱中长大,因此也造就了他懒散的性格,对家中琐事和孩子的教育问题放任不管,任由田雨岚一人主导。儿子颜子悠从小在母亲的强势控制下成长,性格沉稳寡言,缺少同龄孩子的青春活力,每日面对的是习题和试卷。小小年纪的他在母亲的控制下只能放弃唯一的爱好——足球,奔波于各个补习班,对于母亲的这种强势不敢拒绝。剧中塑造了这样一组母亲强势主导的亲子关系,三个人物形象也随着剧情的发展愈加深入,为之后的关系崩溃埋下了伏笔。

1.2 高压关系的全面崩溃

剧中大部分时间颜家三口都是处于这样一种高压的亲子关系中,但随着剧情走向,颜子悠最终无法再忍受这样的家庭氛围,与母亲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剧中设置了两次大的冲突,一次是家长会中,颜子悠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控诉母亲“不爱自己,爱的是自己的成绩”,无法接受此情此景的田雨岚只能独自一人痛哭流涕。然而这次冲突并没有改变这种严苛控制式的亲子关系,编剧随即呈现了第二次更为激烈的矛盾冲突。最终颜子悠在母亲长期的高压控制下渐渐出现了心理问题,他时常幻想出一个同龄玩伴与自己共同面对生活问题。剧中按照传统的矛盾设置和解开矛盾的团圆式叙事模式,这一次的矛盾冲突彻底击垮了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田雨岚最终认识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颜鹏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长期缺位,与妻子一起帮助儿子回归自我,给与孩子必要的自由,重新建立了健康和睦的亲子关系。

剧中这组亲子关系的叙事水到渠成,通过矛盾冲突的设置,一次次纠正了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反映了当前社会中比较典型的由母亲一方主导而父亲缺位的“丧夫“式亲子关系,深刻折射了社会家庭关系中的痛点和热点。剧中亲子关系的崩溃也警醒着父母,应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综合成长,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2. 温和自由的平等式亲子关系

2.1 “猫妈“与”猫爸”的素质教育

与田雨岚家的氛围完全相反,南俪、夏君山和女儿夏欢欢、儿子夏超超组成的一家四口是一個和睦温情的“二胎“家庭,剧中着重在探讨与女儿夏欢欢的亲子关系。南俪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她与夏君山是一组典型的中产阶层的年轻父母形象。在工作中南俪是一位雷厉风行的职场女强人,这却并没有影响她在家庭中的”猫妈“形象,尽量陪伴儿女,与之积极沟通,努力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与颜家不同,丈夫夏君山并未缺席孩子的成长教育,他与妻子共同承担抚育儿女的点滴,并与南俪秉承了一致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给孩子一个快乐和自由的童年。夏君山虽为”猫爸“,但是他与颜鹏的态度完全不同,为家庭关系和儿女的教育问题积极付出,还主动承担了辅导孩子功课的重任。两人对待孩子有着较为佛系的教育理念,生活中与女儿保持平等沟通的状态,还尊重女儿的个人爱好,努力培养夏欢欢的文艺才能,不以分数论长短。而女儿夏欢欢是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虽然在班级成绩并不突出,但是拥有主持、歌舞等各种才艺本领,并且一直是班级的班长。与颜子悠相比,夏欢欢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下成长,性格天真活泼,有着健康快乐的童年,但无形中也滋生了她好胜心强的性格,为之后亲子关系的转变做了铺垫。

2.2 关系激进后的矛盾频发

在剧中的中后段,原本温和的亲子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女儿夏欢欢因考试失利而丢了新一学年的班长职位,便主动提出参加补习班的要求,在其百般央求下,南俪、夏君山也改变了原本的观念,千方百计地将欢欢送到补习班,并在田雨岚的影响下开始狠抓欢欢的成绩,夫妻二人轮流转换角色为其学习成绩施压。然而欢欢的成绩并没有转变,反而渐显了学习上的松懈态度,田俪意识到了此前对其成绩的过于疏忽,原本的“猫妈“形象也在此彻底”黑化“成了严母,对欢欢的学习严加管教和控制,甚至连小儿子超超也一并送到补习班。由此引发了多次矛盾,家庭原本的和谐被彻底打破,甚至影响到了夫妻二人的婚姻关系,最终以夏欢欢在疫情期间的离家出走,结束了这种激进的亲子关系。家庭重新回归原本的轨迹,南俪和夏君山决定继续给欢欢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编剧为这组亲子关系献出了较多的笔墨来刻画,为其设置了最多的影视冲突和剧情转变,将原本的“猫妈“、”猫爸“的平等沟通式关系彻底打破,重塑成了严母掌控下的畸形亲子关系,并随之展示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最终又让它回到了最初的和谐的亲子关系。通过这样颇为曲折的亲子关系塑造,让父母意识到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可贵,应尊重孩子的天性,还给孩子应有的快乐童年。

3.  父母缺位下的“散养”式关系

3.1 疏离的父母与“懂事”的孩子

剧中与夏家和田家作为参照的是米家的亲子关系,这组家庭也被观众称为是最符合“寒门”阶层的家庭。米桃父母是典型的从农村来的外来务工者,为了供米桃和妹妹读书,米桃妈妈辗转在多个家庭做钟点工,而父亲则经营着一家水果店并兼职送外卖。夫妻二人老实本分,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是最底层的一批劳动者,也因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时常会对米桃进行一些打骂教育。米桃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缺乏交流沟通,未真正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整日念叨着的也是自己的辛勤付出,要米桃努力学习改变家庭状况,这份沉重的爱也让米桃拥有了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懂事”。而米桃虽在学校中成绩优异,却始终与大城市有种疏离感,性格较为内向寡言,因见到了夏欢欢家庭的优越,而产生了深深的自卑,但“懂事”的米桃无法与父母言说。米桃的成长过程中是长期与父母分离的,是当下农村家庭中常见的父母缺位下的“散养”式亲子关系。在外人看来这对辛勤的父母培养出了一个优秀且懂事的孩子,实际亲子关系也在暗中分崩离析。

3.2 良好亲子关系的继续探索

米桃在長期压抑的家庭氛围下,一直以懂事乖巧的形象存在,直到与欢欢的矛盾。因母

亲偏向于欢欢而责怪自己,米桃无法再承受长期的自卑和无力感,崩溃哭喊“为什么别人不用懂事,自己却要懂事“。原著中米桃最终得了抑郁症,被送回老家休养。剧中编剧为了圆满式结局修改了情节,米桃父母与米桃进行了深度沟通,通过道歉抚慰了孩子受伤的心灵。至此的剧情能看出,米桃家庭正在重新尝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组亲子关系以较为沉重和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下农村家庭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和泪点,至于如何改善因家庭条件问题及父母长期缺位而产生的不良亲子关系,剧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交代,这也是当下社会需要探讨的问题。

4. 结语

现实题材电视剧一直是中国电视剧的主流创作题材和核心写作内容,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育儿剧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新晋“香饽饽“,它以育儿这一现实议题为核心,既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育儿现实,又能起到引领社会价值的作用,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小舍得》中三个家庭的条件和教育方式都有很大的差距,也因此造成了不同的亲子关系。该剧从人物形象和叙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反映了当下中国家庭的真实现状,既道出了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又通过化解矛盾冲突的叙事方式给出了解决方案,对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在今后的育儿剧创作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更自然真实地展示亲子关系,不以制造焦虑和夸大矛盾作为唯一的收视热点,达到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和谐统一,以积极向上的剧情传达出更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导社会树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M] ,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2001:90-91.

[2]呼和.新世纪我国育儿剧的教育理念呈现与文化审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4):71-72.

[3]刘彬彬,胡蓉.谈我国育儿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瓶颈与突破[J].当代电视,2017(02):14-15.

[4]王晓娟.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维度和新特征[J].当代电视,2021(04):56-59.

猜你喜欢

育儿矛盾家庭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