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电融合媒体技术云平台的建设分析

2021-08-26王允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云平台

王允龙

【摘要】融合媒体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促进广电事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体现了融合媒体技术手段融入贯穿于广电事业发展的必要性。云平台属于当前时期背景下的全新融媒体平台,云平台在各个领域实践中的普遍运用有益于数据信息实现共享传递,合理节约了广电媒体的数据传输成本与资源。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云平台在广电融合媒体背景下的技术实现思路,创新广电融合媒体的技术手段措施。

【关键词】广电融合媒体技术;云平台;建设实践要点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26

与原有的广电媒体传播路径方式相比,建立在云平台支撑基础上的广电融合技术手段更加可以达到准确传递广电节目内容的目标,对于广电媒体受众的互动参与权利给予了更多保障。由此能够判断得出,广电融合媒体技术在根本上符合了当前时期阶段的广电工程创新发展趋势。广电部门的技术人员对于云平台模式应当深入了解学习,确保做到正确运用云平台的技术保障支撑手段,提升广电媒体融合的实施成效性。

1. 广电融合媒体技术云平台的总体建设思路

广电融合媒体的云平台基本建设思路应当包含创新与突破既定节目采编播模式,紧密结合融媒体环境背景下的广电节目编排与播出需求,重构广电媒体传播的路径与渠道。广电部门人员在优化设计广电云平台的实践中,应当充分展现节目传播覆盖领域扩展的基本宗旨目的,融合多元化的媒体传播路径。在此基础上,广电管理部门对于云平台的融合媒体平台应当致力于媒体运营质量优化与提高,重构广电节目传播中的融媒体管理运行机制。

目前由于受到网络智能化的融媒体技术冲击影响,因此决定了广电传播媒体面临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挑战。云平台在客观上允许了广电部门人员运用网络智能化手段来实施节目采编、节目录制播放、数据信息存储的关键业务环节,切实保证了广电传播媒体能够达到融合性更强的良好节目传播效果,对于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广电媒体受众需求予以满足。云平台融入广电节目传播领域的举措深刻体现了媒体融合的价值意义,有效维护了广电传播数据的安全性[2]。

2. 广电融合媒体技术云平台的组织体系架构

2.1 云平台PaaS层

云平台PaaS层重点包含统一管理平台各类基础设施的功能,并且涉及到集成管理以及统一提供广电媒体受众的各项服务工作。在集成化的云平台运行机制支撑下,融合媒体平台具备良好的二次开发功能与特性,充分体现了可扩展的平台技术优势。在目前的现状下,云平台PaaS层已经具备了转换音频与视频编码的重要功能,对于实时性的广电节目播出过程能够进行审核校验,切实保障节目播出过程的稳定安全性。

2.2 云平台IaaS层

云平台IaaS层重点包含基础设施环境,运用统一化的平台运行基础设施环境来确保广电传媒系统的软硬件都能满足安全性能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于云平台IaaS层应当划分为各个不同的资源存储层,其中涉及到网络资源、系统计算资源以及用户信息资源的安全存储过程。云平台能够运用虚拟化的路径方法来实施系统安全运行防护工作,充分保证了系统各个时间段的负载均衡性。在智能化的广电媒体平台运营管理模式下,分布式的服务器数据信息存储功能将会得到最大程度实现。

2.3 云平台SaaS层

云平台SaaS层包含多种类型的系统应用软件,因此具有面向广电融媒体用户的显著特征。云平台可以提供广电节目播出与运行必需的各种基础资源,依靠智能化的平台部署与资源调度方式来保证广电节目的正常播出过程实现。在目前的情况下,云平台SaaS层重点应当包含移动采编软件工具、自动化的指挥调度软件工具、全媒体的网络资源信息库等,确保对于广电新闻的信息内容予以现场生产制作处理。

下表为广电融合媒体技术云平台的各个关键组成部分特征

3. 广电融合媒体技术云平台的建设实践要点

在目前的现状下,整体性与综合性的云平台规划建设工作举措已经得到全面深入推进。具体在设计与建构云平台的全新技术体系架构时,关键实施思路就是要保障广电节目的良好播出质量,对于实时性的广电数据传递共享过程应当确保满足安全性能标准。近些年以来,专属云、私有云以及公有云的多种云平台体系结构都已得到普遍运用,从而有力支撑了广电融媒体传播路径渠道的丰富扩展。

具体在建设融合媒体的广电云平台体系架构过程中,关键应当包含如下的建设实践对策与思路:

3.1 确保平台性能可靠与安全

具有传输穩定性以及安全性的云平台系统必须要得到广电部门重视,融合多种网络传播媒介的广电云平台系统应当达到可靠与安全的基本实践标准。在此基础上,平台规划设计人员应当将冗余备份技术、平台安全防护管理、访问身份自动验证、网络防火墙等专业技术手段融入贯穿于平台规划过程,旨在严格确保云平台的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优化利用现有的广电融媒体资源,切实杜绝广电节目的数据信息篡改或者丢失后果。

3.2 扩展现有的平台覆盖领域规模

广电云平台本身应当具备可扩展的特性,确保达到最佳的云平台信息数据容纳能力。云平台的体系架构必须要达到可扩展性以及弹性标准,运用融合多种网络媒体的思路措施来规划设计现有的广电传媒平台。在目前的现状下,广电传媒领域整体表现为事业发展、媒体融合、技术创新以及产业运营模式创新倾向,因此决定了广电云平台的覆盖领域应当得到扩展,完善现有的广电基础设施运行流程监控以及设备安全管理机制。

对于广电媒体传播的全面实施过程而言,完善建设云平台的基本实施要点应当体现在提升平台运行效率,充分确保平台信息共享与互动过程的开放性。在云计算的体系框架范围内,平台设计人员对于标准化的平台接口应当确保其满足适配性要求,并且还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服务模块协议来实现平台优化设计目标。在互联互通的广电传输媒介平台支撑下,具有易用性与美观性的平台门户界面更加容易得到受众喜爱,充分满足了广电媒介传播的新颖性需求。

3.3 增进广电媒体平台模式下的受众互动参与

广电媒体平台在传播广电节目内容的全面实施过程中,广电媒体受众应当确保达到有序参与的程度。然而在目前的现状下,广电传播媒介的实时性与互动性仍然有待实现优化提高,旨在完善与丰富广电受众群体的互动参与体验。广电云平台应当连接于指挥调度系统,运用统一调度策划的思路方法来完善广电节目播出各个环节,对于受众的实时参与权利给予更多保障。

例如对于广播电视的直播节目而言,总体性的完善优化思路应当体现为增进受众互动。广播电视部门人员针对融媒体的云平台技术手段应当积极加以探索利用,拓宽媒体受众在节目直播全过程中的参与渠道路径。近些年以来,广播电视受众已经能够灵活选择各种网络终端平台来反馈节目直播改进建议,有效帮助了广播电视部门合理创新与优化现有直播节目内容。广播电视的直播节目如果停滞于枯燥乏味的单一内容模式,那么受众将会感到厌倦与无趣,很难达到激发受众参与热情的目标。广电部门针对单一节目播出模式应当积极进行转变,不断完善现有的云平台建设思路方法。

云平台的网络信息化传播渠道媒介应当运用于创新直播节目内容,运用多元化的直播节目外在表现形式来吸引媒体平台受众,确保网络媒体受众能够拥有更为丰富的节目直播过程体验。广播电视台的节目采编人员应当侧重于选择贴近受众生活场景的直播节目内容,善于捕捉基层民生信息与动态,增进与受众的沟通互动。节目采编人员对于新颖的生活化内容应当充分融入到节目直播环节,从而达到明显增强直播节目吸引力与生动性的目的,转变广播电视受众对于直播节目的印象。广播电视的媒体受众只有在全面参与节目直播反馈的基础上,广播电视部门人员才能准确了解受众真实需求,据此实现改进与调整直播节目内容以及播出形式的目的。

4.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广电融合媒体实践过程中的云平台技术手段占据重要地位,云平台的数据信息存储以及交互传输技术手段可以确保广电节目信号安全平稳传递,对于广电节目的信息传输以及数据存储安全性给予全面保障。具体在实践中,广播电视部门人员针对云平台以及融媒体技术应当展开深入探索,切实保证云平台传输性能的可靠与安全性,扩展现有的平台覆盖领域规模,增进广电媒体平台模式下的受众互动参与性。

参考文献:

[1]钱舒,虞劼.媒体融合时代“智慧广电+”的思考和实践[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6):158-159.

[2]谢辉珍.城市电视台广电云平台的实践与应用探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46(11):46-52.

[3]楼昶,乌奕曙,郑军.基于有線电视网络的智慧文化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46(08):58-61.

[4]陆丹.基于MS-OTN技术构建的广电融合传送网络[J].电子世界,2019(15):11-13+17.

[5]张鹭.云技术下广电媒体的深度融合与智慧化转型——以“中国蓝云”为例[J].传媒,2019(14):64-66.

[6]洪蔓,余竹敏.广电融合媒体技术云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广播电视信息,2018(10):142-146.

猜你喜欢

云平台
“云平台+大数据”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
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
基于云平台MapReduce的Apriori算法研究
Docker技术在Web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云环境下混合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体域网的移动医疗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