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新闻记者身份的消解与重塑

2021-08-26顾小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记者全媒体互联网

顾小妍

【摘要】互联网发展对于记者身份存在的必要性发出了质疑。本文从信息掌控、内容生产和新闻传播三个方面论述了记者受到的挑战,并从产品思维转向、媒体职能拓展及延时生产跟进三个角度提出了重塑新闻记者身份的建议。

【关键词】记者;全媒体;互联网;新闻呈现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46

互联网环境对个人赋予了更多的身份,用户通过在公共社交媒体的个人主页上发表实时、接近性的信息,逐步成为互联网认证的“新记者”,传统媒体记者身份的存在意义遭到了挑战。但互联网用户并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其业务能力和媒介素养的不成形对于互联网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同样产生了冗余的噪音,记者在这个碎片化、多元传播的时代仍然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但记者是否还应坚持着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生产模式则有待商榷。

1. 互联网时代记者身份的困惑

1.1 环境信息传达:记者对信息传递的掌控力被消融

记者对于信息传递渠道的独占性被互联网的用户赋权所消解,记者通过被赋予的采编播权而建立起的合法性身份遭到瓦解。在互联网发展之前,记者在消除环境不确定性方面维持着一贯的导航作用,通过传递信息、挖掘新闻,将符合新闻价值的内容报道出来,以帮助受众解决、或排除可能性的困难。记者通过新闻信息的传递建立起受众对其的依赖关系,记者的职业价值中被认为包含着普世关怀,记者这一职业拥有着较高的地位和信誉。

而这一身份的建构却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遭到了瓦解,用户在互联网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身份与能量,完全参与到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之中,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未经过任何新闻相关的专业培训,与新闻记者共同分羹传播新闻而带来的流量与地位。甚至在诸多的新闻报道中,用户凭借着接近性而走在记者的前端、通过不同视角的呈现而补充了记者报道的局限,记者原本所被建构出“最快最真实的报道新闻”的身份特殊性被用户打破,记者对于信息传递中事实选择、报道视角的掌控力被消融,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发展中逐渐趋于被动。

1.2 新闻内容生产:独立采制转向技术协同

记者在内容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技术的依赖增强,以往新闻内容采制的主体本位向技术倾斜,技术报道新闻在诸多领域的新闻报道中甚至成为主角,记者身份存在的意义受到挑战。技术更迭至人工智能阶段之前,新闻报道中从简单的环境变化信息的传达到对新闻蕴含的深层意涵的解读都由记者进行生产,因而除了站在象牙塔顶尖具备着分析新闻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意义的记者之外,多数记者仍能在传递简单信息中找到身份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得到“社会的‘传声筒、‘减压阀”的殊遇。

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促使信息产制的工作由机器人写作承担。机器人写作对于财经、体育类领域的报道任务完全胜任,且对于一些特大型突发事件更加迅速的获取信息并进行报道,针对于庞杂的数据能更加准确无误的报道,并进一步梳理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早在2014年3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4.4级地震,《洛杉矶时报》的写作机器人从稿件撰写到发布仅用3分钟。信息传达的工作不再需要记者的参与,未能够有能力胜任深度报道工作的记者职业受到威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写作是否会取代人脑进行更深刻的内容报道,从而彻底代替新闻记者的存在意义,更有待深度思考。

1.3 表达形式呈现:多元化新闻场景搭建取代单一文字传播

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技术与内容结合搭建出了更具沉浸性、交互性的新闻场景,取代了以往单一元素下的文字传播,这对于记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关于技术上的要求。以往,记者通过“笔杆走天下”,利用文字报道辅以图片描述新闻现象、解读社会意义。记者倚靠文字功底提高报道的深入性,凭借报道所切入视角的独特吸引更多的受众。

随着VR、AR等技术形式的出现,新闻内容得以在技术的辅助下更加精彩呈现,交互性、沉浸式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阅读新闻信息时更具有浸入感,新闻报道通过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增加新闻真实感,从而提高了新闻真实性的可信程度。这对于记者而言是一种考验,记者需要在专业能力掌握的情况下学习技术表达相关的技能,并且还要在熟练运用技术的基础之上摆脱技术的窠臼,将它作为新闻内容更佳呈现的工具而非炫技、吸引读者的手段。另外,正如19年两会期间多家新闻媒体播出的《两会“小姐姐”vlog》系列中,新闻内容更倾向于对幕后花絮、美食的报道,而脱离了新闻报道的严肃性本身,使用多元手段所“还原”的新闻场景是否就具备更高的新闻真实性,以及这种多元呈现是否会导致读者偏离本来想要表达的新闻事实而转移关注点,都是记者需要在呈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的。

2. 全媒体记者的权衡与考量

2.1 产品思维转向:提升新闻内容可读性

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新闻内容传播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而应将内容视为产品,以提升新闻可读性为目标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新闻被认定为是产品,则需要注意新闻报道不再是单一的信息采编,而是集内容采制、渠道运营、用户反馈为一体的全流程生产模式,记者应从以信息报道为终极使命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以新闻产品化来要求自身在报道过程中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读性,才能够推动生产链的正常运转。

在包含了受众反馈的全流程生产模式下,用户是报道内容的参与者,而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用户角色的变化影响着记者角色与功能的定位。以往记者承担的“把关人”角色决定着受众每天看到的内容而在智能媒体环境下,信息思维向产品思维转向,记者成为复合型的产品生产者,传统的“撒网”式传播转变为更为精准的互动式传播。而用户作为新闻产品的终极服务者,是产品链的核心,记者更加应注意结合技术手段,通过沉浸性、交互性产品的制作,增強新闻内容的可读性,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加强专业报道技能。

2.2 媒体职能拓展:发展智库型媒体业务能力

用户加入到新闻报道的生产者行列中之后,记者作为新闻报道者而搭起的身份壁垒被推翻,但信息传播渠道仍然狭窄,记者对于新闻报道的界定可不再局限于信息传递,而发展智库型业务。“智库”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流行词汇,它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智库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目前,智库已在各个领域都相继建立,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积极帮助。记者也应向智库智囊的角色靠近,针对细分对象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新闻产品,发现并推动问题的解决。

机器写作取代了部分简单信息生产记者的身份,换个角度来说,其实也将专业记者从简单重复的信息生产中解放出来,为进一步生产深刻的新闻内容提供空间与时间。记者向智库转型,可通过生产预测性和对策性的信息等更有针对性的新闻产品发现并推动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四川凉山大火事故的报道”中,新华社瞭望智库等功能性媒体已经从报道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内容中跳脱出来,转向协助政府维持舆论的稳态,通过专业的报道策划与对问題深度的阐释剖析促进有关主体解决问题。

2.3 延时生产跟进:重塑专业新闻可靠性

允许新闻生产的延时化,将对新闻的验证纳入到生产流程过程中,实际上是后真相时代重塑新闻专业性的有效手段。新闻生产流程往往结束到新闻呈现这一步骤。随着用户主体性上升,交互成为提升新闻报道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新闻生产逐步考虑受众的反馈、需求,发展强互动、高沉浸的新闻产品。但当碎片化新闻时代来临,情绪大过于事实真相而对用户起作用,反转性新闻成为高频率发生的事件,记者的新闻生产将不应该局限于交互性的层面,而是通过跟进新闻报道的发展,延时新闻生产的流程,进一步对已报道的新闻结果进行验证,重塑新闻业的可靠性。例如,大量由慈善机构和NGO组织牵头的事实核查类新闻出现,用以协助专业媒体确定信息的可靠性。而随着专业新闻的重塑,这样的职责也必将回归主流媒体。

3. 反思

互联网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记者的新闻生产流程及新闻报道的定位不再适应于新媒介环境。以往记者的工作重心倾向于采访与写作,但在社会全媒化发展的情况下,记者职业在扎实写作的基础上,又更加强调媒体性。这种媒体性既体现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对于新兴媒体技术的运用,如传感器、无人机、大数据等协助新闻要素的采集,保证新闻内容报道的准确性,并探究如何在极端条件下完成数据收集;又体现在新闻内容报道中借助媒介技术进行更加沉浸、交互性的内容呈现,如VR、AR,提升新闻可读性和还原真实感。

而在重塑新闻业的职业壁垒上,记者又应突出其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与UGC新闻相区分开来。通过将工作职能向智库型媒体、事实核查类媒体拓展,记者将重新建立新闻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也将会向社会及大众证明新闻业存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意义,强化记者在互联网时代身份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李觅.从“新闻采写”到“产品生产”:智媒趋势下记者思维的转向[J].科技传播,2020,12(09):80-81.

[2]蔡雯,翁之颢.专业新闻的回归与重塑——兼论5G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具体策略[J].编辑之友,2019(07):5-9+22.

猜你喜欢

记者全媒体互联网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