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线面策略下益阳古道街公共空间改造策略探讨★

2021-08-26黎邦众熊雅倩

山西建筑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古道街道装置

黎邦众 熊雅倩 彭 娇 曾 磬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0 引言

我国城市发展正从传统的增量空间扩张向存量空间优化逐步转型,其中社区更新是自下而上重现城市活力的重要环节。随着历史街区自上而下大规模的改建和再开发的不断,领导者和规划设计者仅把注意力放在街区的物质环境上,导致越来越多的历史街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失去了活力和竞争力而衰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空间的建设也成为了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1]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功能的滞后、环境的破坏以及当地特色文化的消失已成为其存在的重要问题。能否保护好所剩不多的历史街区,并通过改造设计使其公共空间适应“共享时代”下城市的发展,以“共享”为目标促进人们的交流与参与,解决公共空间资源紧张的问题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们往往从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来认识城市本身,公共空间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可以成为城市非常有特色的场所,甚至成为城市的明信片。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公共空间的概念做出一定的界定。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形态》一书中提到:“公共空间分为郊区公园、市内公园、广场、线性公园、运动场和球场,以及荒地和儿童游乐园”“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活动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2]国内学者也对公共空间提出了相关论述,王建国院士在《城市设计》中提出:“公共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如道路等)、公园、娱乐空间等”。公共空间的相关论述相当之多,可将其概述为之,室外自然形成或者人工营造的供人使用的场所[3]。

从巴黎圣母院因失火而进行重新复原,到国内北京大栅栏胡同更新、上海里弄改造、成都太古里规划等等,旧城更新案例参差不齐,成为近年的热点问题。但从策略上来看大多分成两类:一类是以面状肌理层面的修复模式,另一类则是以点状激活已有环境的更新模式。总的来说,对于目前旧城公共空间更新修复研究已具有一定的实践及理论基础,且对城市面貌改善与城市活力激发助益匪浅。且是目前激发城市活力的一方面。

2 古道街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现状分析

2.1.1 现状概括

古道街位于益阳市资阳区大码头历史街区内,街道主入口处在人民路与步行街的交叉路口处。该街初始定位为仿古商业步行街,总长约300 m,主街路面宽度22 m,由一个中央休闲广场和两条支路组成,街道入口处建有镶嵌楹联的古典牌坊,建筑立面借鉴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的古典风格,主要仿古建筑为马头墙、古典格窗与护栏、骑楼牌坊柱(见图1,图2)。西部为老旧住宅区,东部临鹅羊池农贸市场。笔者在实地探访过程中发觉,街道活力甚至不如周边农贸市场与鹅羊池广场,街面冷清,鲜有人影。

2.1.2 发展机遇

古道街临近明清古巷历史风貌街区,明清古巷目前仍然处于改建当中,在规划中明清古巷是作为地方特色历史街区景点进行开发。第三产业的开发将带来大量外来人流,为当地商业发展提供机遇。而古道街的西入口紧邻景区,多样的外来人群必然由此带来丰富的消费需求。

2.2 问题分析

2.2.1 街道空间对外内向消极

造成街道内向性的原因主要有多层居民楼的屏障和街道中央目前作为停车场使用的功能定位。街道外部的居民楼将街道主要的空间包裹在内,空间过于内向,与应该呈现的商业开放性不符。与临近的鹅羊池广场仅仅存在视线上的联系,而没有一定的引导,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都不太会意识到这里有一条这样的仿古商业街。而随着拥有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这部分地区的停车需求也随之上升。但是停车空间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以至于内向性的古道街便成了设置停车空间的最佳选择。

目前的街道位于层层居民楼之内,形成环抱的内向街道,与最初的开放的商业型街道相差甚远。这一点也不利于街道内的店面招商引资,而街道内的空间更多的是被社区内的居民使用,以及满足停车的需求(见图3)。

2.2.2 街道内部空间层级混乱

街道内部空间消极主要是功能使用无序导致空间层级混乱。原本宽敞的步行街道,中央被车辆占据,进一步被划分成两侧狭窄的人行道,原有步行街的尺度缩小为仅作为通过的步道尺度,停留驻足的感觉大大减少,不利于人进行活动。两侧的商家对骑楼下过道不同程度地侵占进一步缩小了步行尺度,临街过渡空间也被占据,空间的划分愈加不明确(见图4,图5)。同时两侧街道界面的延续感被大大小小的加建设施、广告牌、防盗网、绿植所破坏,导致两侧街道界面显得杂乱,降低了街道的引导性,空间逐渐消极。根据笔者团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当地居民认为导致街道步行体验不佳的原因中缺少坐歇设施与被机动车占用最高,分别为52.32%,47.02%(见图6,图7)。丰富的尺度感是传统街道最有魅力之处,让人与多层级尺度的空间产生关系。如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中所述,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第二次轮廓线”[4]。随着第二道轮廓线逐步的增加,原有清晰划分街道的第一道轮廓线逐渐模糊,因此人对街道的印象也不再清晰。

2.2.3 街道商业属性与社区属性的平衡

目前街道内的商业业态以及功能都是对于社区人群的适应,社区性质占据大多数。之后由明清古巷带来的多样人流,将对古道街商业业态的多样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古道街必然存在着平衡商业属性与社区属性的要求。在保留社区属性的同时还需适应即将到来的商业需求,这一点是在更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

3 策略探讨

3.1 节点触发:装置嵌入、社交吸引

通过嵌入微型“城市插件”,吸引公众参与与互动。公众行为不断激发街道的精神活力并渗透整个街道,创造街巷记忆,塑造街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如设计公司ENORME Studio寻求城市环境与居民生活和谐统一,利用可再生能源,设计公共空间装置mountain to the moon,以公共会面功能服务于城市居民。市民可以利用此能源对设备充电,还可以进行休闲、辩论、创作,共同开创探讨未来的城市生活。

“具有丰富象征性的传统建筑与城市,是以私用功能和公共功能的最大可能的接近和对话为基础的。”[5]除了通过装置、艺术品展示等吸引受众驻足参与街道公共空间之外,还需要促进建筑私有空间与街道公共空间的交流。在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设置高度在0.3~0.5,宽度为0.4左右的舒适的休息座椅,并保持净宽3 m的人行区域,以便于停留和社交,以人的行为活动吸引人,并为其进入街道空间提供安全感。

3.2 线性重构:环境引导、权属分明

环境构成元素如铺地、尺度、绿化、指示牌、路灯、色彩等可以对空间作出限定与引导,聚合每一个单元的构成要素进行线性的限定和引导,塑造空间印象。由Studio Precht设计公司设计的距离公园,通过淡红色的花岗岩碎石铺面组成的小路以及形成空间边界的90 cm的树篱,对空间进行限定和引导。协调统一的铺地和绿化使得空间界限分明,又能保证其公共共享特征。沿着小路延伸的树篱高低不一,给予公众不同的尺度体验感。

同时,利用铺地、绿化等应对车行侵占人行道问题,合理组织车行,确保人行安全和人行畅通。在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中,为重塑旧城公共空间,拆除了花样繁杂的装饰性铺地,通过山东白麻、福鼎黑两种色彩分明的石材及高差,清晰的划分出人行、车行通道和广场休闲空间。整体色彩与建筑、室内内外统一,简洁有力。

3.3 面状激活:功能更新、肌理织补

应对街道业态单一问题进行功能更新,考察不同人群需求,兼顾内外、男女、老少,创造多功能复合公共空间。除此之外,在城市街区更新过程中,使用当地材料、重塑历史场景、修补历史风貌,有机地保留历史记忆,延续历史文脉。

在深圳南头古城特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中,除了居住、商业,还容纳了展示、创意工厂、剧场、植物楼等多种功能空间。在建筑立面改造上,书院广场北NT134,132AB,高度4层~9层,用简洁的体块和干挂墙板对比传统建筑语言。NT129则采用轻改造策略加入琉璃花格砖,还原建筑原始风貌。

4 改造方案

4.1 点线面的重构:古道街更新方案设计

4.1.1 方案概述

基于古道街现状问题,组织一个点线面的系统更新方案。通过线性轨道将两侧空间秩序进行重新规划统一,解决权属划分不清问题;置入可活动装置,在已有的两侧的高度之上,新增一个更接近人尺度的使用空间,由此还原传统街道最具魅力的多尺度体验;由于装置的多种可能性,由固定两侧街道界面与不断变化的装置之间存在的围合关系也是多样的,由此创造了多种图底关系与不同开放程度的公共空间(见图8,图9)。而正是这些空间与实体的辩证虚实之间存在着使用的多种可能性,为古道街区在面对商业发展与社区维护的矛盾之中成功转型提供了可能。

4.1.2 方案分析

点系统是由一个可活动装置组成并散落在街区的固定位置,并能根据需求进行拆解使用。线系统是一个轨道系统,为装置移动提供路径,同时对装置的使用方式有一定的控制。而面系统则是在装置不断变化之中形成的多样的公共空间,由点和线共同控制。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控制的,都是对空间使用的适应(见图10~图14)。

4.2 装置使用可能性分析

古道街是一个面向全体市民开放的历史街区,装置内的活动将主要由公众的意愿来确定。基于公众意愿,对装置自主的进行相应的拆分收拢或合并扩大的使用。此外,管理者也可以及时根据公众的反馈来及时更新,这符合当今高速更新、发展的时代需求(见图15,图16)。当街区人流较少,处于冷淡期时,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此时,装置可以作为街区中具有仪式感的通达空间或便民的休憩设施,引人驻足,激活街区活力(见图17);当街区人流较大,处于高峰期时,装置处于被使用状态。根据装置的拆与合,可以为街区内原本就有的售卖、展示和戏曲等特色活动提供更良好的空间与环境(见图18)。以特色售卖为例,不同单元模块组合,扩大交易,此外也能创造商贩之间更多的交流(见图19)。

5 结语

拥有权到使用权的转让是共享时代的内涵。笔者从“共享”的层面上认知城市公共空间,选取益阳市资阳区历史街区古道街为研究对象,以纵向过程研究方式考察其历史演变,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查找等方法,总结出街道内向、层级混乱等问题。并鉴于周边历史文化遗产明清古巷改建开发,提出当前偏向社区属性的古道街,未来或将拥抱第三产业带来的庞大人流与商业发展机遇。由此,街道新旧属性的平衡将成为一个新挑战。用点、线、面的策略进行历史街区街道公共空间的更新,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城市更新思路。关键在于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城市环境背景之下,深入了解当地城市生活与当地居民互动情况,挖掘历史街区街道空间的空间价值,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寻根与再生。同时,城市更新过程会不断演进波动,增加对可预见未来时段的考量,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做出长远规划。

猜你喜欢

古道街道装置
走古道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倒开水辅助装置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轰趴装置指南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