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考察

2021-08-25李小尉

关键词: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实践

李小尉

[关键词]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历史;实践

劳动、劳动者等相关的词汇,原是近代日语翻译传入中国,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前期传播过程紧密相关。1918年11月,蔡元培在演讲中,为了向参加一战的中国劳工致敬而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使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首次进入了中国的社会公共视野。有学者指出:“不少知识分子和底层劳动群众开始用‘劳动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作用,并以‘劳动为核心建立起自身的身份认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国内日益广泛传播,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申报》等杂志报刊上,陆续刊登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和劳动教育思想的文章,例如《劳动教育之理想》《苏维埃的教育》《劳动教育问题》《苏维埃的平民教育》等。这些有关劳动及劳动教育的译介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解读“劳动价值”提供了核心理论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社会建设与发展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并展开了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单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观,到吸收、借鉴、改造、创新劳动教育观,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史道路。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指出“劳动教育能够发挥独特的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力量。”可见,厘清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脉络,既有历史价值,也有资鉴意义。

一、学习与思考:改革开放前的劳动教育(1949—1978)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被中国社会各界所关注,有关苏联劳动教育的思想理论在报刊上广为传播。1950年,钱俊端在讲话中提出“要把劳动教育作为贯彻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重要内容。1950年3月蔣洪举节译的《苏联的劳动教育》一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不但介绍了苏联教育学家A.C马卡连科、凯洛夫的劳动教育理论,还从劳动教育培养劳动价值观、丰富劳动知识、塑造青年道德面貌、培养劳动精神等角度,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我国的教育部门也从思想与实践两个角度进一步宣传劳动教育。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基层干部和宣传员,通过报刊、广播对青年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阶层民众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另一方面,很多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贯彻劳动教育,使学生学习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有的学校还在课外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访问劳动模范,请劳动英雄作报告,和劳动青年联欢、阅读有劳动教育意义的读物、参加体力劳动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之后,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尚无法吸纳这么多的毕业生走上就业岗位。因此,党和政府在就业指导思想上,将劳动教育视为“实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在工作实践中,劳动教育则成为解决升学与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的政治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与理念也日益发生了“左”倾偏差,在实践中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将劳动教育日益发展成具有突出思想改造含义的行为准则。这种倾向,在时任教育部长陆定一发表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里集中体现。该文指出,毛主席提出:我们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就是指“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又红又专的人,就是工人化的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化的工人”,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该观点由于得到了毛主席的赞同与支持,一度被理论界、教育界奉为圭臬,形成具有突出思想改造与政治含义的劳动教育理论。

第二,在工作实践中,党和政府日益把劳动教育作为解决升学与就业难题的重要手段。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就业问题就面临难题,在经济生产尚未恢复与发展的条件下,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1953年,我国的中小学毕业生升学与就业的困难就较为突出。1954年,中共中央将中小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因归结为“由于过去几年中央教育部对中、小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有忽视劳动教育的倾向”。也就是说,由于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轻视劳动、忽视劳动教育的情况,才使人人都希望就业而不希望回到农村参加生产。因此,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劳动,接受劳动教育。从而,党和政府通过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引导无法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第三,在理论上,将劳动教育视为解决理论脱离实际、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曾尖锐批判当时学校教育中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他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粱、寂、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这段尖锐的批评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理论界、教育界开始反思学校教育中的忽视劳动及劳动教育的问题。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指导思想,逐渐从最初的学习、吸收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和苏联的劳动教育制度的层面,发展到思考并探索如何将劳动教育与我国教育事业相结合的层面。这一过程中,党的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受到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与极左思潮的影响,随后一段时间我国的劳动教育被日益错误解读成“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读书无用”的极端思想,导致了当时党的劳动教育指导思想出现明显的偏差。

二、吸收与借鉴: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1978—200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重新思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阐释途径。正如邓小平所说:“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党和政府制订的教育规划,也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与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起来。

(一)从德育角度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向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方面转移,我国的劳动教育也逐渐摆脱了教条化、政治化的宣传,开始侧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增进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劳动教育也日益转化为对青年学生开展的“德育”内容之一。1981年,教育部长蒋南翔在会议上强调:“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劳动观点,增进他们对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从内心克服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点。这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去学生参加劳动太多是不对的,但现在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劳动,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围绕着青年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观点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1988年,党中央正式在《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勤俭节约、艰苦樸素的精神,尤其要认真纠正当前一些学校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因此,虽然学术界、教育界仍围绕教育方针和劳动教育的阐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赞同“劳动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同等重要,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应该明确体现”这一观点。

(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将劳动教育融人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均越来越需要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就是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可见,要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合格人才”,必然需要教育事业进一步贡献力量,需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政治思想坚定的综合型人才。1986年,彭珮云首次提出“把德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式形成了“五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这一观点,虽然强调了‘德育”,但是,该观点也为劳动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劳动教育正式成为“五育”之一,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新定位。

(三)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推动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教育成为“五育”之一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后,其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劳动教育不再特指让学生参与体力劳动,而逐渐转变为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并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及社会实践。1999年中共中央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中提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此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小学开设了劳动技术课程,并针对学生年龄设计了相应的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体验等活动。可见,劳动教育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普及“劳动技术”“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被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重要方式。

三、理论与实践:劳动教育理论发展(2000-2012)

进入21世纪,劳动教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进一步发生了变化。从社会层面来看,越来越多从小衣食无忧、生活优渥的青少年,养成了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自我服务能力较差的毛病。还有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只需要学习,没必要参加劳动,更助长了这种风气。此时,劳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劳动教育是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让青少年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方法。要想将广大青少年培养成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缺乏劳动教育是不行的。正如江泽民所说,“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只有将劳动的伟大价值、劳动的重要意义作为德育内容教给中小学生,并从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方面增强锻炼,才能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劳动价值观。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和强调劳动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大方针。2001年,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虽然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劳动教育在实践层面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应用、信息技术、职业技能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但是,通过多元形式的劳动教育,培养广大青少年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2010年,在党和政府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重申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等指导思想。显然,该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推行,必将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在更大范围的普及与深入,也是推动劳动教育从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的重要保障。

四、立德与树人:劳动教育理论的创新发展(2012一至今)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围绕着解读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诸多蕴含深刻理论的宝贵观点。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劳动与劳动教育已经升华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解读劳动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中,通过“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等经典论断,确定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这些关于劳动的经典论述,仍然具有时代价值。

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肯定劳动与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要“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归根结底,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只有辛勤劳动,才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让全体中国人实现幸福生活。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价值的理论解读,进一步升华了劳动的重大意义,也推动了劳动教育理论迈上一个新台阶。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当今世界,人类所享受的一切物质成果、文化艺术成果、信息科技成果,无一不是人类辛勤劳动的成果。因此,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根本途径就是要靠劳动。为了突出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视,在2019年7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党中央首次在正式文件中将“劳育”提高到与其他“四育”对等的高度,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肯定与重视。

(二)弘扬劳动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学习并弘扬中国人民的刻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努力践行并探索新时代求真创新的劳动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学习并践行新时代的劳动创新精神,不仅要挖掘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而且要让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们积极主动地向全社会传播正能量,宣扬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树立劳动的榜样,推动全社会形成“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的蔚然新风。教育各级部门要通过学校课程、家庭引导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各级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也要在全社会通过多种文化、娱乐、传媒等渠道,宣传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弘扬劳动精神,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要教育培养儿童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参加劳动实践来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知识。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教育他们学习劳动模范的精神,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信念。对中青年群体,要通过多种途径弘扬正能量,明确宣传“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培育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新风”。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显然,只有青年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才能将思想转化为力量,推动中华民族走在时代前列。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勞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只有构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形成健康的劳动环境,才能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形成“全社会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就要坚决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从我国的社会环境来看,要推动全社会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风气;从行政与组织环境来看,党和政府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努力构建和谐劳动环境,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五、结语

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所弘扬的劳动与劳动教育,主要指“体力劳动”或农业生产劳动,并逐渐向侧重“对受教育者传授热爱劳动和通过劳动求生存的观念,使他们初步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教育活动”方向转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劳动与劳动教育的认识有了理论上的深化。概括来说,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劳动观念,培育学生树立起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抵制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二是劳动技能的培养,主要表现为青年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而将劳动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近年来,针对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加强劳动教育,并从多个角度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首要的劳动教育,是要培养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劳动的重大意义,即“通过劳动砥砺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塑造人格,通过劳动提高综合素质”。从这一角度来看,劳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未来衡量我国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劳动水平的一项关键指标。

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网络与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内涵均随着时代发展而有了新的变化。如今,劳动教育不再强调“体力劳动”或“劳动技术”,而是要发展“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劳动,不再仅仅是脑力或体力劳动,更是人类与物质世界之间建立的链接途径,劳动教育更不仅仅是理论或劳动实践的体验,而是培育人类自身主体价值、创新能力的方法。因此,只有切实把劳动教育贯彻到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中,才能激发他们学习创新的潜能,培养他们成长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实践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